林宇因守护玉雕声名远扬,前来求助鉴宝之人愈发增多,可他未曾有半分懈怠,始终坚守在 “博雅轩”,守护着一件件承载历史的珍宝。
一日,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一位身着黑袍、身形佝偻的老者,在旁人搀扶下,缓缓走进店内。
老者面容憔悴,眼神却透着几分执着与期盼。
“林师傅,求您救救老朽!” 老者声音沙哑,颤抖着双手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锦盒,“这是我家祖传之物,近日家中变故连连,急需钱财周转,本想将它变卖,可又怕不识货被人坑骗,听闻您眼力过人,还望您帮我看看这玉玺究竟价值几何。”
林宇赶忙起身相迎,接过锦盒,轻轻打开。
只见一方古朴的玉玺静静躺在盒中,玺身以和田青玉雕琢而成,玉质温润,却透着一股历经岁月沉淀后的厚重。
玺钮雕刻成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双目圆睁,仿若在守护着什么,狮身毛发根根分明,雕刻工艺精湛绝伦。
底部篆文规整,虽历经沧桑,字迹依旧清晰可辨,透着王者之气。
林宇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玉玺,仔细端详。
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他初步判断这玉玺年代久远,从玉质、雕刻风格到篆文特征,诸多细节都表明它极有可能来自汉朝,若为真品,其历史价值不可估量。
他取来专业工具,检测玉质的硬度、密度,又用放大镜观察玺钮与篆文的细微之处,心中愈发肯定这玉玺的不凡。
正当林宇全神贯注研究之际,店外突然传来一阵汽车轰鸣声,紧接着,一群身着制服的人匆匆闯入。
为首的是个神情冷峻的男子,自称是文物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求暂扣玉玺,理由是怀疑其来源不明。
林宇心中起疑,这些人行为举止透着一股急切与蛮横,出示的证件也似乎有些模糊不清。
他镇定自若地说道:“各位,要暂扣文物,需按正规流程,我得先核实你们身份。”
男子脸色一沉,不耐烦地回道:“林宇,别耽误事儿,这是上头命令,赶紧交出来。”
说罢,手下人便欲上前抢夺。
林宇哪肯罢休,他深知这玉玺事关重大,绝不能轻易交予不明来历之人。
环顾店内,他看到墙角有一尊高大的佛像,佛像背后有个暗洞,是早年师傅为防万一预留的藏宝地。
他抱紧玉玺,佯装朝店后躲避,待靠近佛像时,迅速将玉玺藏入暗洞,而后顺手拿起一件古玩赝品,朝来人扔去,趁乱与他们周旋起来。
混乱中,林宇瞅准时机触发警报,尖锐的警笛声瞬间响彻四周。
那群人一听,神色慌张,匆忙逃窜,临走还恶狠狠地撂下狠话:“林宇,你这是妨碍公务,等着吃官司吧!”
待风波平息,林宇安抚好老者,重新取出玉玺,在灯光下继续探究。
他发现玺身侧面有一行极小的刻字,像是某种古老的符号。
林宇凭借扎实的古文功底与对历史古籍的钻研,经过一番艰苦探寻,终于解读出这是一段与玉玺来历相关的暗记,提及它曾是汉朝某位藩王的印信,后因战乱流落民间。
老者听闻,又惊又喜,对林宇感激不尽。
林宇深知这玉玺珍贵非凡,且危险重重,决定暂为老者保管,同时联系警局的老友,拜托其调查这些 “工作人员” 的真实身份。
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发现这竟是一个伪装成公职人员的文物犯罪团伙,他们妄图骗取珍贵文物,再走私海外谋取暴利。
然而,警方行动尚未收网,危机再度降临。
深夜,林宇在店内值守,突然听到屋顶传来轻微响动。
他警惕起身,手持棍棒,只见几道黑影破窗而入。
为首的正是白天那个假文物管理人员,他还不死心,带着几个更凶残的同伙前来盗取玉玺。
林宇屏住呼吸,待他们靠近暗洞时,猛地跳出,大喝一声,与他们展开殊死搏斗。
打斗间,他碰倒了店内的一个书架,书籍散落一地。
好在书架倒地的声响引来了附近巡逻的警察。
假文物管理人员等人见势不妙,妄图突围,却被赶来的警察前后夹击,最终全部落网。
经此一役,玉玺安然无恙,后经专家深入研究,其背后那段被尘封的汉朝历史逐渐清晰,为汉代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林宇因护宝再立奇功,成为长安城里的佳话,可他明白,守护古玩之路任重道远,新的鉴宝征程已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