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就进了吉祥街,这间名叫烟雨楼的茶楼。
一进门,小二就热情地迎了上来。
见是一位穿着打扮贵气的夫人,带着三个丫鬟,小二笑得更热切了。
这些有钱的夫人除了喜欢喝茶,还喜欢他们茶楼的各式点心。
通常除了叫上些,在这里配着茶一起吃,走时还会买上些带回家去。
“这位夫人,里边请!雅间在二楼,请跟小的来!"
根据小二的经验,这些夫人通常都喜欢坐在临街有窗的雅间。
边喝茶吃点心,边看街景。
常年住在深宅内院的女眷,出门最喜欢看街市上的百姓生活。
茶楼里布置的倒很雅致。
正对大门挂着紫檀木雕刻的“烟雨楼”三个大字。
看到这三个字,端玉贵太妃想起来了,这是她外祖家的产业。
她外祖家经营茶叶生意,在苏城和杭城一带都有自己的茶山。
有自己的种茶,制茶,售卖一条龙生意。
烟雨楼这个名字一听就很江南。里面卖的应当都是,外祖家里自家产园产的,南方茶叶。
一楼大厅虽是散坐,也用竹制屏风一席一席隔开的。这样每桌客人之间,彼此可以互不打扰。
大厅一角,有位年轻书生打扮的人,坐在那弹奏古琴。谈的正是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觅知音。与这茶楼倒也应景。
来茶楼里的人大多是会友或者自己一个人坐着品茶发呆的。
要不就是像他们一样的,出来逛街逛累了的夫人小姐,进来歇歇脚。
跟着小二到了二楼,选了一个临街有窗的雅间。
雅间门口挂着“风荷”二字,再看左边雅间是“春晓”,右边是“秋月”。
这是用杭城十景取的名字。果然很有江南的意境。
端玉太贵妃又开始想念江南的美食美景了。
心中想着,什么时候能去江南走一走,看看外祖他们。
上一次去游江南,还是十四岁那年,和母亲去给外祖母祝寿。
之后进宫了,就再也没有见过江南的烟雨。
小二开门的声音将她惊醒。
“夫人,请!”
主仆四人跟着小二一起进雅间里面。
里面布置的也很有风雅。进门一道屏风,正好挡住门口的视线。
屏风上画的正是杭城十景之曲院风荷。是以这间雅间叫“风荷”。
端玉贵太妃看着屏风上画的景色,问那小二:“隔壁是不是苏堤春晓和平湖秋月?”
小二回答:“正是,夫人莫不是江南来的?听我们掌柜说我们烟雨楼的雅间,用的名字是著名的杭城十景。”
“那倒不是,只是去过江南。”
绕过屏风,走到雅间里面,才看清全貌。
临窗放着的茶桌,配的是大圈椅。每一个圈椅上都放着锦面绣垫。可垫可靠背。
茶桌上的青色小瓷瓶里养着绿植。
一侧靠墙放着张软榻,软榻的小几上放着围棋。
另一侧则是放了张古琴。古琴背后的墙上挂着字画。
整个空间布置的清雅简洁。让人感觉待着很舒服。
倒是个与友人品茗对弈的好地方。累了还能站在窗前看看街景。
端玉贵太妃点了两壶茶,一壶龙井,一壶碧螺春。
又在小二震惊的目光中点了二十四样点心。
那小二震惊之后问道:“这位夫人是不是点的太多了,是要包好一部分带回家吗?
带回家的那些可要晚点上来,这些点心都要趁着新鲜的时候吃。出炉的时间久了口感会差一些。”
“不是带回家,是要在这里吃的。”
【乖乖,这位夫人看着不也不胖啊,怎地胃口这么好。平常一些夫人来,点个四盘,八盘顶天了,谁还拿点心当饭吃不成。】
端玉贵太妃:所以本宫这是给红绫背锅了。
很快,那小二就带着人将两壶茶,和其中八色点心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