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很快便到了岩宏关城门下,守城的士兵在城墙上,对着几人喊到:城下是何人所带军队。
穆将军的亲卫统领,丁元对着城墙上骂道,瞎了你的狗眼,你没看到玄守将军在这吗? 还不速速打开城门!
守城的士兵丝毫不敢耽搁,可他也不敢私自打开城门,因为他压根就没见过穆将军,一同上巡的兄弟都没见过,不敢确认,校尉说过最近蛮兵开始在燕山关外集结,巫蛮国应该会有大动作,进关,出关的每一人都要严家管控。
于是那守城士兵赶忙跑去通知校尉。校尉一听玄守将军到来,心中一惊,急忙奔上城来查看。只见城下众人虽人数不多,可军容整齐,气势不凡,为首之人器宇轩昂,确有大将风范。
校尉抱拳行礼,高声说道:末将未曾得见将军真容,还请将军海涵。但如今形势紧张,巫蛮国异动频频,末将职责所在,不得不谨慎行事。若将军真是玄守将军,还请出示信物。玄守将军微微点头,拿出一枚虎符。校尉命人用吊篮将虎符取上城来仔细查验,确定无误后,才下令打开城门迎接众人进城。
进城之后,校尉李晓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手底下的士兵也是一样,末将岩宏关守城校尉李晓见过,玄守将军,穆将军连忙扶起李晓,轻声道:李校尉尽职尽守,本将军甚是欣慰,快快请起。李晓站起身来,脸上带着几分敬畏。玄守将军环视四周,沉声道:如今巫蛮人在我大衍朝边境,集结军队,此时乃危机四伏之时,李晓在这一点上你做的很不错,仔细查验,确定出入关口的人数,以及身份,三变之役便是前车之鉴,我们不可再犯同样的错误。
三变之役,发生在大衍朝一百七七年,也就是上任皇帝在位期间,巫蛮国集结军队四十万,在巫蛮国大将军图隆的 的亲自带领下,四十万巫蛮士兵从燕山关左、右,中,三个方向发起攻城,反观大衍这边武圣罗大将军手中将士只有十万于众,四十万,打十万,无异于是轻轻松松,虽是守城之战,可四十万人,哪怕是用尸体垫也能垫出一条路来,其为第一变,巫蛮国突然攻城。
在罗卫的统领之下,硬生生的守了半个月,巫蛮国损失惨重,近十万人死在了城下,巫蛮士兵不止一次攻上城门,可都被击退,在攻城的第三天,巫蛮国的投石车,床弩,便已运到战场,对着城内便是,狂轰乱炸,以至于在城内找不出一间完完整整的房屋,罗将军把全城的百姓集结起来,小孩妇孺皆是,各自分工明确,妇孺洗衣做饭,照顾伤号,小孩烧火,烧油,烧水,大一点的孩子都在预备队中待着,随时准备上到一线,燕山城中满目疮痍,能找到所有物资都堆在一起,用来守城,半月时间城门上的面孔换了一副又一副,可没有一人心中感到害怕,早已视死如归,何来害怕一说,十万人也已损失一半,城中能找的,能用到东西,已经见底,最重要的是粮食,只能再维持三天,十来天的战争,打空了燕山城三年的积累,罗将军也知道在这样下去城门失守是肯定的,于是在攻城的第十七天晚上,罗将军乘着巫蛮人休息时发起奇袭。
巫蛮大将军,图隆对拿下燕山城,势在必得,图隆本就不是一个有真才实学之人,只是仗着自已是巫蛮国皇室身份,来到战场镀金,图隆的父亲是巫蛮国,皇帝的亲弟弟,兄弟二人不似其他人一般勾心斗角,皇帝很喜欢这个弟弟,本就一胞所生,从小一起长大,在他争夺皇位时自已这个弟弟也是出了不少力,于是受父亲庇护的图隆得到了这次机会,巫蛮国对燕山关内的军队数量早有了解,于是派了四十万士兵前来攻城,后勤补给就没断过,这样的战争你在帅位栓条狗都能赢。
可图隆不光是没脑子这么简单,还极其的自信,这是战场,他居然只安排几十人巡逻,探子,暗哨更是没有一处,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样的士兵,巡逻的几十人,也没有尽职尽责,一伙打着瞌睡,一伙人聚在一起赌博,就这样罗将军打开城门带着燕山城内全部战力小心的向着巫蛮大营袭去,可罗将军不知道的是早在三天前,大衍朝李云将军带着五万衣衫不整,自由散漫的士兵过了岩宏关,李云没有任何调令,可看护岩宏关的将领知道来人是李云后,亲自打开了城门,没有查看任何文书,就这样李云大摇大摆的带着五万士兵向着燕山关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