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宋朝那些事
我在宋朝那些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在宋朝那些事 > 第24 章 禁军教头

第24 章 禁军教头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宋朝那些事
作者:
鬼老七
本章字数:
4766
更新时间:
2025-01-12

马蹄声急,如骤雨敲打着大地,我们一行人策马狂奔,直往皇宫奔去,身后扬起的尘土,仿若一条黄龙蜿蜒升腾。沿途的街景透着说不出的萧索,原本热闹的店铺门窗紧闭,门板上似还残留着店家匆忙落锁时的慌乱痕迹。偶有几个行人匆匆闪过,也都是神色慌张,脚步踉跄,仿佛身后有恶煞追赶。这风云的翻覆速度,实在超乎想象,虽说早有预见,也暗中筹备应对之策,可谁能料到,对方竟如此雷厉风行,眨眼间便将局势搅得这般天翻地覆。

我抬眸远眺皇宫方向,隐隐约约,似有嘈杂的喊杀声裹挟着战马的嘶鸣,顺着风断断续续地传来。再看那皇宫上空,沉甸甸的乌云汹涌翻滚,好似一幅浓稠的墨画,肆意铺展,预示着一场血雨腥风已然迫在眉睫,蓄势待发。

待靠近皇宫,眼前的景象令人心头一紧。皇宫前的广场上,密密麻麻挤满了人,成千上万的士兵手持长戈,寒光闪烁,泾渭分明地分列两边对峙着。气氛紧绷得好似一张拉满的弓,只需一丝火星,便能引爆。

皇宫门前一位身材挺拔,英姿飒爽的将军勒马而立,宛如一座冷峻的山岳。他头戴红色缨盔,身披玄色重甲,手执一柄丈八蛇矛。矛尖斜指大地,入土三分,仿佛在宣告着主权。面庞线条硬朗,犹如斧凿刀刻,双眸深邃似渊,幽暗中藏着锐利锋芒,高挺鼻梁下,薄唇紧抿,自带不怒自威的肃杀之气。颇有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我看了不禁心中暗赞“好威风的猛将。”

跟他对峙的是三名男子,都骑着高头大马,也是一身戎装,各自手执长枪短剑。我认得其中一位是武松。只见他剑眉紧锁,正对着那守卫皇宫的猛将急切说着什么,只是距离稍远,话语被风声搅得模糊不清。天空中只传来一句“尔等莫要多言,请速退。我林冲誓死捍卫皇太后皇后安全。”

这时,包大人猛地一声断喝:“住手,都住手!”声如洪钟,震得四下里的空气都微微一颤。我们护着包大人策马疾行,来到皇宫大门前。两边人马瞧见,只是微微欠身施礼,看得出,他们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心怀敬意,可眼下剑拔弩张的形势,谁也没轻易下马。

包大人身姿矫健,飞身下马,几步走到武松一伙面前,毫无预兆,左膝一弯,跪地拱手,朗声道:“参见晋王殿下。”展昭和公孙策等一众随从见状,纷纷利落下马,跟着参拜。我却稳坐马背,冷眼旁观,这个晋王身着玄色蟒袍,袍上金线绣成的蟒纹张牙舞爪,霸气四溢,腰束嵌宝石的犀角带,头戴束发金冠,中央那颗鸽蛋大的夜明珠散发着幽冷光泽,再瞧他那张脸,圆润得好似中秋满月,泛着油光,透着养尊处优的富态。双下巴叠了好几层,将脖颈遮得几乎不见。眉毛短粗稀疏,像是随意撒在面团上的两撇墨点;一双小眼被肥肉挤得眯成缝,尽是沉溺酒色后的浑浊。我心中不屑。什么晋王,分明就是包藏祸心的乱臣贼子!

那被称作晋王的男子微微昂首,一脸慷慨激昂:“包大人请起,如今朝堂上奸臣当道,皇宫内妖人横行,彼巧言令色,谄媚主上,以伪善之貌蔽圣心,致令圣上偶有行差踏错,失却往日贤明。乃至为奸人所害。吾等食国之禄,当忠国之事。今不忍见祖宗基业毁于宵小,遂振臂而起,聚忠义之师,誓要涤荡这污浊朝堂。非为一已之私,乃求还盛世以荣光。”说着,他眼神有意无意朝我这边扫来,那眼神中的敌意与轻蔑几乎要溢出来,好似在宣告,我便是那谄媚害主的首恶,不但要拿我祭旗立威,还要堂而皇之夺下皇位。“本王素来敬重包大人,林将军赤胆忠心,请两位大人能够认清形势,助我一臂之力,立不世之功。”言语间,志得意满,仿佛皇位已在囊中,唾手可得。他脸上的肥肉随着话语微微颤动,那贪婪和野心暴露无遗。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仿若众人都已是他的臣民,只等叩拜臣服。

我冷哼一声,正欲开口驳斥,包大人已抢先说道:“晋王殿下,此事关乎重大,切不可仅凭一腔热血仓促定论。如今圣上身在何处尚未明晰,宫中局势混沌不清,贸然举事逼宫,稍有差池,便是祸及万民的大乱啊。还望殿下暂息兵戈,容老臣进宫彻查一番,厘清是非曲直,再做定夺不迟。”包大人言辞恳切,试图稳住这一触即发的局面。他深知,一旦开战,这繁华京城将陷入炼狱,百姓流离失所,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晋王却微微蹙眉,似有些不耐:“包大人,事到如今,还有何可查?证据确凿,奸人就在眼前,多耽搁一刻,便是给那些心怀叵测之徒多一分喘息机会。本王心意已决,您若愿携手,自是再好不过;若执意阻拦,恐也难挡这顺应天理的大势!”说罢,他手中缰绳猛地一紧,胯下骏马像是感受到主人的戾气,刨蹄嘶鸣,躁动不安。

两边士兵听闻,不自觉握紧了手中兵器,金属摩擦声此起彼伏,大战仿佛下一秒就会打响,紧张的氛围几乎要令人窒息。阳光彻底被乌云遮蔽,天色暗了下来,整个广场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昏暗中,似是黑夜提前降临,要为这场血腥厮杀铺上幕布。

“包大人,林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当今皇上昏庸无能,不理朝政 之事,终日留恋青楼烟花之地,以致遭遇不测,使圣朝蒙羞。幸得圣明晋王殿下挺身而出,带领我等拨乱反正。还我朗朗乾坤,保江山永固。晋王殿下身为先皇骨血,血统纯正,承继大统本就名正言顺。两位大人何不共襄盛举,拥晋王登上大位,创立不朽之功业。”武松也在旁边煽风点火。

“武大人,怎可说此等大逆不道之言,皇上至登基以来,勤政为民,四海晏清,深得民心。即使偶受诱惑,附庸风雅,实非大过。今圣上蒙难,下落未明,正是我等忠 心护主,佑我社稷之时。岂可同室操戈,行逼宫篡位之逆行。还望晋王殿下,各位同僚三思,悬崖勒马,速速退去。我自会向皇太后禀明实情,祈请宽容。”包大人压抑着怒火,言辞铿锵有力,他眼中的忠诚仿若燃烧的火焰,要将这谋逆的念头焚烧殆尽。

“哈哈哈,今日之事如上弦之箭,不得不发了。你看我身后这三万将士,今已把持皇城四处城门。这小小皇宫已如铁桶围住。尔等莫要螳臂挡车。包拯,我敬你是三朝元老,故而好言相劝,共襄盛举,无奈你执迷不悟,那就莫要怪我翻脸无情了。来人,把包拯,林冲一干人等统统给我拿下。”

晋王一声令下,身后的士兵齐声呐喊,向前涌动,一时间,喊杀声震彻云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