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太子妃一事告一段落,刘彻的目光,落在了场上唯一一位他不认识的萧何身上。
“店家,不知这位是?”
“老刘,这位是刘盈时期的萧何萧相国。”
在张泊介绍完后,萧何立刻朝着刘彻拱手行礼。
“萧何参见孝武皇帝陛下。”
尽管这是萧何第一次见到刘彻,但是历经世事的萧何,仅从刚刚这位孝武皇帝与众人的交谈,就已经察觉到了这位孝武皇帝的非凡之处。
面对着萧何的招呼声,刘彻微微点头。
对酂侯萧何,他还是比较敬重的。
尽管酂侯萧何位列他大汉开国功臣之首,功勋卓著,但是他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谦虚谨慎。
这点倒是与卫青很像。
另外,萧何更是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
在大汉建立后,并未贪恋权势,甚至自污名节。
也正因为如此,在酂侯萧何离世后,他的子孙后代在大汉都获得了不错的待遇。
像他元鼎一朝,有一人名为萧寿成,其乃是萧何的玄孙,他继承了萧何的酂侯爵位。
至于为何刘盈会将萧何带来此地,刘彻也猜到了一二。
刘盈目前所在的年份是汉十四年,也就是汉惠帝二年。
在这一年,酂侯萧何离世。
而刘盈将萧何带来后世,目的大概就是尝试为萧何延寿。
见刘彻沉默不言,刘庄在等待一会儿后,朝着刘盈询问道。
“孝惠皇帝,不知你来自何年何月?”
“我来自汉十四年八月。”
“汉十四年……”
作为刘氏后裔,刘庄清楚地知道汉十四年是哪一年。
太祖皇帝于汉十二年离世,也就是说,汉十四年,是太祖离世的第二年。
意识到这一点后,刘庄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惋惜之色。
可惜……
未能见到活着的太祖一面。
但紧接着,刘庄便意识到了一件事。
既然刘盈一朝,太祖已经离世,那掌权的岂不是吕雉?
不过,还未等刘庄继续思考下去,他的思绪就被刘彻打断了。
“刘庄,你询问刘盈的年份,可是为了打听一番太祖之事?”
刘彻瞬间就猜到了刘庄的想法。
因为他当初见到刘盈时,问出了与刘庄一样的问题。
“是,孝武皇帝,可惜太祖……”
刘庄无奈地摇了摇头。
“关于这点,你不用担心,尽管汉十四年的太祖已然不在,但始皇二十九年的太祖可还健在。
是吧,嬴政?”
被刘盈这么一提醒,刘庄原本有些惋惜的神色瞬间恢复如初。
对啊,他怎么将这件事忘记了。
始皇二十九年的太祖也是太祖。
可是……
听孝武皇帝的意思,嬴政似乎也知晓了太祖的存在。
但嬴政为何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要知道,太祖可是将嬴政一手建立的秦朝给灭亡了。
以历史上嬴政的性子,知晓此事后,肯定恨不得将太祖杀之而后快。
现在又是怎么回事?
考虑片刻,刘庄决定暂时将这个问题咽入肚中。
等到与孝武皇帝独处的时候,他再询问孝武皇帝这个问题。
见刘彻提及自己,嬴政没好气地说道。
“嗯,预计再过两三月,你们就能见到刘邦了。”
两到三月,便能见到太祖了?
刘庄的脸上,立马露出了欣喜之色。
“不过,与两三个月后刘邦来此相比,大概明天,就有一位你们汉朝的熟人来这了。”
回应完刘彻的问题,嬴政补充道。
“汉朝的熟人?”
听着嬴政煞有其事的话语,刘彻与刘庄均是一头雾水。
“嬴政,你口中的熟人应该是算是我汉朝一方吧。”
“废话,不然我难道还将大秦人带给你认识吗?”
隶属于汉朝一方……不和太祖一道……能够引起他的重视……
只消片刻,刘彻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嬴政,你说的莫不是张良。”
先前,刘彻就已经知晓,嬴政将会大量任用他大汉开国之人。
所以,结合着嬴政的条件,刘彻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
见刘彻一语道破来人的身份,嬴政无语地撇了撇嘴。
早知道他就不和刘彻说这么多了。
这下好了,刘彻一下子就猜到了来人是谁。
属实无趣。
“没错,就是张良。”
得到了嬴政的肯定答复,一旁的刘庄面露疑惑之色。
他有些摸不透嬴政的想法。
按理来说,如果嬴政知晓了留候张良的存在,那肯定是因为提前查看了史书。
可是,查看了史书的嬴政为何会如此平静地和孝武皇帝谈及张良一事。
要知道,留候张良在始皇二十九年,可是刺杀了嬴政。
刘庄百思不得其解。
见果真是张良,刘彻神色不变地说道。
“嬴政,你将张良带来此地,莫不是想要借此让张良投靠与你?
我劝你还是省省心吧,你看过史书,不会不知道张良与你的仇怨。”
刘彻啧了啧嘴,对嬴政的想法提出了异议。
此时的刘庄,也从刘彻的只言片语中理出了一条清晰的脉络。
嬴政竟然想拉拢与他有着灭国之仇的张良。
这想想也不可能嘛……
“刘彻,我反正也是实验一番,成功了,就获得你汉朝的开国功臣张良一位,失败了,也没啥损失。”
“我觉得你这件事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刘彻直接给嬴政泼了盆冷水。
见刘彻如此笃定,嬴政的脸上露出了一抹似笑非笑的神色。
“刘彻,话可不要说得这么绝,这次,可是有你们汉朝之人的帮忙呢。”
汉朝之人的帮忙?
刘彻的脸上写满了疑问。
刘庄今日才来,他也是今日才知道的此事,那有能力帮忙之人……
刘彻的目光瞬间锁定了一旁的刘盈。
感受到刘彻的眼神,刘盈满脸的歉意。
“孝武皇帝,孝明皇帝,此事与我有关,因为始皇陛下说了,如果留候不投靠与他,他就会将留候处死。
而为了不让秦时的留候出事,我便答应了始皇陛下,去将我那一朝的留候请来后世,劝说秦时的自己。”
这……
刘彻与刘庄的脸上均是浮现出愕然之色。
他们没想到刘盈竟然会这般行事。
不过很快,他们又迅速地接受了这件事。
刘盈做出这种事,可一点都不奇怪。
“刘盈,汉十四年的张良可知晓此事。”
刘彻很好奇,如果张良知晓了刘盈的打算,会不会帮助刘盈,去劝说秦朝的自己。
“留候已知晓此事。”
“那他就这么同意了?”
面对着刘彻的质疑,刘盈沉默片刻后,点了点头。
刘彻很是疑惑。
按理来说,张良应当不可能会同意此事啊。
可现在刘盈都这么说了。
奇了怪了,刘盈究竟是怎么说得动张良的。
在刘彻思考的时候,场上一时安静了下来。
见无人说话,张泊这时候也招呼众人坐下。
这还是农家乐中第一次来这么多人,以至于矮凳都不够用了。
于是张泊前往屋内,搬出了几条长凳。
原本,嬴政是坐在矮躺椅上的。
但是,在见到刘彻坐上长凳后,他立马也换成了长凳。
至于原因……
嬴政发现,坐在长凳上的刘彻,比坐在躺椅上的他高了一大截。
他可不想屈居于刘彻之下!
而在经历了嬴政的换凳风波后,众人也都坐了下去。
“刘庄,既然你来到了后世,不知你可有问题要询问店家。”
刘彻朝坐在身侧的刘庄问道。
“孝武皇帝,我确实有些问题要询问店家。
但在这之前,我听孝惠皇帝提到,他那一朝目前乃是汉十四年。
这意味着吕后开始执政。
我们是否应当做些什么,来阻止将来发生的诸吕之乱……”
见刘庄提及诸吕之乱,刘彻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现在诸吕之乱不是什么问题了。
因为既然始皇二十九年的太祖还健在,那只需要将始皇二十九年的太祖皇帝带去汉十四年即可。
有太祖在,想来诸吕之乱也不会发生。
甚至于,刘盈都已经做好了退位让贤的准备。
“这……”
刘庄万万没想到,前往其他朝代还能够这么玩。
“况且,不还有着萧何萧相国吗?”
刘彻话锋一转,目光直直地望向了坐在刘盈身旁的萧何。
“不知萧相国可曾听闻诸吕之乱?”
萧何刚想起身回话,刘彻便示意他坐下。
于是萧何坐在矮凳上说道。
“回孝武皇帝陛下,臣知道此事。”
昨日晚上,陛下将带他来后世的目的,一五一十地告知了他。
除了帮他治疗病症以外,陛下也希望他帮忙解决诸吕之乱。
而他也是从那时候起,才获悉了有关诸吕之乱的内容。
他没想到,历史上的太后,竟然会做出如此多的荒唐之事。
见萧何知道此事,刘彻开门见山地说道。
“那不久后,还需要萧相国在此事上多多费心。”
“此乃臣之本分。”
尽管萧何平日里已经尽可能的低调行事了,但是为了陛下,为了太祖,为了大汉的江山,他还是愿意拼一拼的。
见萧何这么说了,刘庄也微微松了口气。
这意味着对大汉影响深远的诸吕之乱不会发生。
虽然这会导致孝文皇帝无法登基,但是与之相对的,太祖活出了第二世。
这时的刘庄才开始考虑起自己的问题。
“店家,不知我儿刘炟,可否算是明君。”
通过先前的聊天,刘庄从自己以及孙子刘肇的谥号,推测出两人在位时应该都建立了一些功绩。
但是,对于目前自己的太子刘炟,他还是两眼一抹黑的状态。
他就怕他的这位太子将来成为一位昏君。
“关于这一点,刘庄你大可放心,你的儿子刘炟在位时勤政爱民、虚怀纳谏、轻徭薄赋……他完全可以称得上一位明君。
你从他的谥号“孝章皇帝”便可看出一二……”
孝章皇帝……
谥法有云:法度明大曰章,文教远耀曰章……
看起来,确实符合店家所言。
刘庄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中也大感欣慰。
“而他与你执政的那段期间,被后世称为‘明章之治’,这是能够与前汉时期的‘文景之治’相提并论的盛世。”
明章之治……
刘庄的脸上,肉眼可见地涌现出一抹笑容。
按照店家这么说,目前看来,他后汉较之前汉,也差不了多少。
父亲光武帝,他孝明皇帝,炟儿孝章皇帝,以及他的孙子孝和皇帝。
连续四任明君,虽然较之前汉的七位明君有所差距,但是他可还没有询问之后的皇帝呢。
如果之后再出些明君,那说不定也能够与前汉比肩。
“不过,虽然刘庄你的太子刘炟是一位明君,但是他的皇后不怎么样。”
一听张泊谈及皇后,刘庄原本脸上欣喜的神情迅速收敛。
他先前还在为炟儿选择太子妃,结果现在就爆出炟儿的皇后有问题?
这皇后,莫不是也是他选的?
“不知这皇后是何来历?”
“其乃是曾经大司空窦融的曾外孙女。”
“窦融?窦氏?”
只一瞬间,刘庄的脑海中就想到了孝文皇帝的窦皇后。
他刘氏,竟然又娶了一位窦氏作皇后。
而且,这位窦氏似乎与孝文皇帝的窦氏那般,令人诟病。
“店家,不知炟儿的这位窦皇后问题何在?”
“她做的事情有很多,其一,因为她没有子嗣,于是她便将其他贵人的子嗣抢到手中,并将那位贵人杀害。
而那子嗣,就是将来的汉和帝刘肇。
另外,当时的太子之位并不是刘肇的,可在这位窦氏的挑拨离间之下,最终刘炟废除了原先的太子,转而立刘肇为太子。
而原先太子的母亲也被窦氏杀害。
在她身为皇后的期间,后宫的四位后妃都遭受了她的毒手。”
随着张泊的讲述,刘庄的眉头深深皱起。
这窦氏的行事风格令他颇为厌恶。
他当初是怎么会选择这玩意成为太子妃的。
而且……
炟儿在干嘛?
这窦氏如此扰乱后宫,竟然还不加以惩处。
“其二,在汉章帝刘炟逝世后,她临朝称制……”
“等会儿,店家,你说什么?这窦氏也临朝称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