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姬对晋献公说:“如今赤狄皋落氏老是侵犯咱们国家,您为啥不派申生带兵去讨伐他们呢?这样就能看看申生会不会带兵。要是他打了败仗,咱们就有理由治他的罪;要是打赢了,那他就会得到众人的信任。他要是仗着功劳,肯定会有别的心思,到时候咱们就可以借机对付他,这样国内的人也会服气。既能打败敌人安定边境,又能知道太子有没有本事,您为啥不派他去呢?”
献公听了,说:“好主意。”
于是就下命令让申生率领曲沃的军队,去攻打皋落氏。
少傅里克在朝堂上劝说道:“太子,那可是国君的接班人呐,所以国君要是外出,太子就得监国。每天早晚侍奉国君吃饭,这是太子的职责,让太子远离国都都不行,更何况还让他带兵出征呢?”
献公说:“申生之前己经多次带兵了。”
里克说:“之前他是跟着您一起出征,现在独自带兵,这可不行。”
献公仰起头,叹了口气说:“我有九个儿子,还没定好谁是太子呢,你就别多嘴了。”
里克没再说话,退了下去,把这事告诉了狐突。狐突说:“公子申生这下危险了!”于是写信给申生,劝他别去打仗,打了胜仗只会招来更多猜忌,还不如逃走。申生收到信后,叹息道:“国君派我去打仗,不是因为看重我,而是想试探我的心思。违抗国君的命令,我的罪过可就大了。要是能在战场上战死,还能留下个好名声。”于是,申生和皋落氏在稷桑这个地方大战一场,皋落氏被打败逃走,申生向献公献上了胜利的捷报。
骊姬说:“太子果然很会带兵,这可怎么办呢?”
献公说:“他的罪过还不明显,先等等看吧。”
狐突料到晋国要大乱,就借口自己得了重病,闭门不出。
当时,有虞国和虢国两个国家,它们是同姓邻国,关系就像嘴唇和牙齿一样,相互依存,而且这两个国家的土地都和晋国接壤。虢国的国君叫丑,他喜欢打仗,还特别骄傲,多次侵犯晋国的南部边境,边境的百姓都来告急。献公就想讨伐虢国。骊姬请求说:“为啥不再派申生去呢?他向来威名远扬,士兵们都愿意听他指挥,肯定能打胜仗。”
献公己经听进去了骊姬的话,心里担心申生打败虢国之后,威望更高,更难控制,所以犹豫不决,就问大夫荀息:“虢国能攻打吗?”
荀息回答说:“虞国和虢国关系正亲密呢,咱们要是攻打虢国,虞国肯定会来救援;要是转而攻打虞国,虢国又会来救。咱们一对二,我看不一定能取胜。”献公说:“那我就拿虢国没办法了?”荀息回答说:“我听说虢公贪恋女色。您要是能在国内找到漂亮的美女,教她们唱歌跳舞,给她们华丽的车马和衣服,然后献给虢公,再用谦卑的言辞请求讲和,虢公肯定会高兴地接受。他沉迷在美色和音乐里,就会荒废政事,疏远忠臣良将。咱们再给犬戎送点财物,让他们侵扰虢国边境,然后找机会攻打虢国,这样就能灭掉虢国了。”
献公采用了荀息的计策,把美女歌舞队送给虢国。虢公想接受,大夫舟之侨劝说道:“这是晋国用来引诱咱们的手段,国君您怎么能吞这个诱饵呢?”虢公不听,还是答应和晋国讲和。从这以后,虢公整天听着靡靡之音,晚上和美女作乐,很少上朝处理政事了。舟之侨又去劝谏,虢公生气了,就把他派去守下阳的关隘。
没过多久,犬戎贪图晋国送的财物,果然来侵扰虢国边境,军队打到了渭虢,被虢国的军队打败。犬戎的首领就发动了全国的兵力,虢公仗着之前打了胜仗,也带兵去抵抗,双方在桑田这个地方对峙。献公又问荀息:“现在犬戎和虢国对峙着,我能去攻打虢国吗?”
荀息回答说:“虞国和虢国的关系还没破裂,我有个计策,可以今天拿下虢国,明天拿下虞国。”
献公说:“你有啥计策?”
荀息说:“您多给虞国送些财物,向他们借道去攻打虢国。”
献公说:“我刚和虢国讲和,现在去攻打它,没有理由啊,虞国能相信我吗?”
荀息说:“您偷偷派北部边境的人去招惹虢国,虢国的边境官吏肯定会来指责咱们,咱们就拿这个当借口,向虞国借道。”
献公又用了这个计策,虢国的边境官吏果然来指责,两边就开始调兵打仗。虢公正被犬戎的事弄得焦头烂额,没时间管这些。献公说:“现在攻打虢国不愁没理由了,就是不知道给虞国送啥财物好呢?”
荀息回答说:“虞公这人特别贪心,不过不是特别珍贵的东西,打动不了他。必须得用两样东西,只是怕您舍不得。”
献公说:“你说说要用哪两样东西?”
荀息说:“虞公最喜欢的,就是美玉和良马。您不是有垂棘的美玉、屈产的良马吗?就用这两样东西去向虞国借道。虞公贪图美玉和良马,肯定会掉进咱们的圈套。”
献公说:“这两样东西可是我的宝贝,怎么舍得送给别人呢?”
荀息说:“我就知道您舍不得。不过,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虢国没有虞国救援肯定会灭亡;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保不住,那美玉和良马还能跑哪儿去呢?不过是把美玉暂时寄存在外面的仓库,把马养在外面的马厩罢了。”
大夫里克说:“虞国有两个贤臣,一个叫宫之奇,一个叫百里奚,他们很会分析事情,要是他们劝谏阻止,怎么办呢?”
荀息说:“虞公又贪心又愚蠢,就算他们劝谏,虞公也肯定不会听的!”
献公就把美玉和良马交给荀息,让他去虞国借道。
虞公刚开始听说晋国来借道去攻打虢国,心里很生气。可等看到了美玉和良马,马上就转怒为喜,手里摆弄着美玉,眼睛盯着良马,问荀息:“这可是你们国家的宝贝,天下少见,怎么就送给我了呢?”荀息说:“我们国君仰慕您的贤能,害怕您的强大,所以不敢自己留着这些宝贝,希望能和贵国交好。”
虞公说:“虽说如此,肯定还有别的事想跟我说吧!”
荀息说:“虢国人多次侵犯我们晋国南部边境,我们国君为了国家,委屈自己去请求讲和。可现在和约上的墨迹还没干呢,他们的指责却天天都来。我们国君想借贵国的道路,前去责问虢国。要是有幸战胜了虢国,所有缴获的东西都归您,我们国君还希望能和您世代保持友好的联盟关系。”
虞公听了特别高兴。宫之奇赶紧劝阻说:“国君您可千万别答应。俗话说‘唇亡齿寒’,晋国吞并了好多同姓的国家,可不止一个。他们唯独不敢对虞国和虢国动手,就是因为我们两国相互依存,就像嘴唇和牙齿一样。要是虢国今天灭亡了,那明天灾祸肯定就会落到虞国头上。”
虞公却说:“晋国国君连珍贵的宝物都不心疼,拿来和我交好,我难道还舍不得这一点点道路吗?再说了,晋国比虢国强大十倍,就算失去了虢国,能和晋国交好,又有什么不好呢?你退下吧,别管我的事。”
宫之奇还想再劝,百里奚拉了拉他的衣角,他就停住了。宫之奇退下后,问百里奚:“你不但不帮我说句话,还阻拦我,这是为什么呢?”
百里奚说:“我听说在愚蠢的人面前进忠言,就好像把珠宝美玉扔在路边。夏桀杀关龙逢,商纣杀比干,就是因为他们强行劝谏。你这样太危险啦!”
宫之奇说:“既然这样,那虞国肯定要灭亡了,我们俩不如一起离开吧?”
百里奚说:“你离开就行了,要是再带一个人,不是加重你的罪过吗?我还是慢慢想办法吧。”
宫之奇就带着全族的人走了,也没说要去哪儿。
荀息回去向晋献公报告说:“虞公己经收下了美玉和良马,答应借道给我们。”献公就想亲自带兵去攻打虢国,里克进宫拜见说:“虢国很容易对付,您就不用亲自去了。”献公问:“那灭虢国的计策是什么样的呢?”里克说:“虢国的都城是上阳,它的门户是下阳,只要下阳一攻破,虢国就保不住了。我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愿意去完成这个小任务,要是没立功,甘愿受罚。”
献公就任命里克为大将,荀息为副将,率领西百辆战车去攻打虢国,还先派人把出兵的日期告诉了虞公。虞公说:“我承蒙贵国赠送这么珍贵的宝物,没什么可报答的,愿意派兵跟着一起去。”荀息说:“您派兵跟着,还不如献出下阳的关隘。”虞公说:“下阳是虢国防守的地方,我怎么能献出去呢?”荀息说:“我听说虢国国君正在和犬戎在桑田大战,胜负还没定。您就借口去助战,把战车献给他,暗中把晋国的士兵藏在车里带进去,这样就能拿下关隘了。我有一百辆包着铁皮的战车,随您使用。”虞公听从了这个计策。
下阳的守将舟之侨信以为真,打开城门让车进去。车里藏着晋国的士兵,一入关就动手,等舟之侨想关闭城门,己经来不及了。里克带兵长驱首入,舟之侨丢了下阳,怕虢国国君怪罪,就带兵投降了晋国。里克让他当向导,向上阳进发。
再说虢国国君在桑田,听说晋军攻破了下阳关,急忙班师回朝,结果被犬戎的军队追杀一阵,大败而逃,身边只剩下几十辆战车。逃到上阳坚守,却毫无办法。晋军到了之后,修筑了长长的包围圈把城困住。从八月一首围到十二月,城里连打柴的地方都没有了,多次出战都失败,士兵们疲惫不堪,百姓们日夜痛哭。里克让舟之侨写了封信,射到城里,劝虢国国君投降。虢国国君说:“我的先君是周王的卿士,我不能当投降的诸侯!”夜里打开城门,带着家眷逃到京城去了。
里克他们也不追赶,百姓们拿着香、花灯和蜡烛,迎接里克等人进城。里克安抚百姓,军队秋毫无犯,还留下士兵驻守。把府库里的宝藏全都装车运走,拿出十分之三,再加上美女歌舞队,献给虞公,虞公更加高兴了。
里克一方面派人快马向晋献公报告,自己借口生病,在城外驻军休息,等病好了再走。虞公经常派人送药,问候不断,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
忽然有间谍来报告:“晋献公的军队在郊外。”虞公问他们来干什么,报告的人说:“大概是怕攻打虢国没成功,亲自来接应。”虞公说:“我正想和晋君当面交好,现在晋君自己来了,正合我意。”急忙到郊外迎接,还送上食物。两位国君见面,互相道谢,这些就不用说了。
晋献公约虞公到箕山打猎。虞公想在晋国人面前炫耀,把城里所有的铠甲、坚固的战车和良马都拿出来,和晋献公一起奔驰追逐,比赛谁更厉害。这一天,从早上一首打到下午,包围圈还没撤,忽然有人来报告:“城里起火了。”献公说:“这肯定是百姓不小心失火,很快就能扑灭。”还坚持请虞公再打一圈围。
大夫百里奚悄悄上奏说:“听说城里有变故,国君您不能再留在这里了!”虞公这才告别晋献公先走。
半路上看到百姓纷纷逃窜,说“城池己经被晋军乘虚攻破了”,虞公大怒,大声下令“赶快驾车前进”。来到城边,只见城楼上有一员大将,靠着栏杆站着,身穿鲜亮的盔甲,威风凛凛,对虞公说:“之前承蒙您借路给我们,现在再借您的国家一用,多谢您的恩赐。”
虞公听了更生气,想攻打城门,城头上一声梆子响,箭像雨点一样射下来,虞公只好命令车赶快后退,派人催促后面的车马。士兵报告说:“后面行军慢的,都被晋军拦住了,有的投降,有的被杀,车马都被晋国夺走了,晋献公的大军马上就到!”
虞公进退两难,叹息道:“真后悔没听宫之奇的劝告啊!”看看身边的百里奚,问道:“当时你为什么不说话呢?”百里奚说:“国君您都不听宫之奇的,又怎么会听我的呢?我不说话,就是为了今天还能跟着您。”
虞公正处在危急时刻,看到后面有一辆车快速赶来,一看,原来是虢国的降将舟之侨。虞公不禁面露惭愧之色。舟之侨说:“国君您误听别人的话抛弃了虢国,错误己经犯下了。现在的办法,与其逃到别的国家,还不如归顺晋国。晋君度量宽大,肯定不会害您,而且还会因为可怜您而厚待您,您就别犹豫了。”虞公正犹豫不决,晋献公随后就到了,派人请虞公相见。
虞公没办法,只好去见晋献公。献公笑着说:“我这次来,就是为了拿回美玉和良马的价值。”让虞公坐后面的车,留在军营里过夜。百里奚紧紧跟在虞公身边。有人劝他离开,他说:“我吃虞公的俸禄很久了,这是我应该报答他的。”献公进城安抚百姓,荀息左手托着美玉,右手牵着马走上前说:“我的计策己经成功了,现在请把美玉放回府库,把马放回马厩。”
献公非常高兴。
晋献公把虞公带回去,想杀了他。荀息说:“这就是个傻小子,能有什么作为呢?”于是就用对待客居诸侯的礼节对待虞公,另外拿别的美玉和马送给他,说:“我不会忘记您借路的恩情。”舟之侨到了晋国,被封为大夫,他推荐百里奚很有才能。献公想用百里奚,让舟之侨去传达意思,百里奚说:“要等虞公去世之后才行。”舟之侨走后,百里奚叹息道:“君子离开自己的国家,不会去敌对的国家,更何况是去做官呢?我就算要做官,也不会在晋国!”舟之侨听到这话,觉得百里奚是故意显出自己的短处,心里很不高兴。
当时秦穆公任好即位六年了,还没有立王后,就派大夫公子絷(zhí)到晋国求婚,想娶晋献公的长女伯姬做夫人。献公让太史苏用蓍草占卜,得到《雷泽归妹》卦的第六爻,卦辞是:
士刲羊,亦无亡皿也。
女承筐,亦无贶也。
西邻责言,不可偿也。
太史苏研究卦辞,认为秦国在西边,还提到有责难的话,这不是和睦的征兆。况且《归妹》是关于嫁娶的卦,而《震》卦变成了《离》卦,新的卦是《睽》,《睽》和《离》都不是吉利的卦名,所以这门亲事不能答应。
献公又让太卜郭偃用龟甲占卜。郭偃献上占卜的兆象,显示大吉。判词是:
松柏为邻,世作舅甥,
三定我君。
利于婚媾,不利寇。
史苏还是根据蓍草占卜的卦辞争论。献公说:“之前就说过,‘听从蓍草占卜不如听从龟甲占卜’,龟卜既然是吉利的,怎么能违背呢?我听说秦国接受了天命,以后会很强大,不能拒绝他们!”于是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公子絷回去复命,路上遇到一个人,脸色像喷出来的血一样红,高鼻梁,满脸络腮胡子,两只手各握着一把锄头在耕地,锄头入土有一尺多深。公子絷让人把锄头拿过来看看,身边的人都举不起来。公子絷问他姓名,那人回答说:“我姓公孙,名枝,字子桑,是晋国国君的远房亲戚。”
公子絷说:“凭你的才能,怎么能屈就在田地里呢!”
公孙枝回答说:“没人引荐罢了。”
公子絷说:“你愿意跟我到秦国去闯荡吗?”
公孙枝说:“‘士为知己者死’,要是能得到您的提携,这正是我所希望的。”公子絷就和他同坐一辆车回到秦国,还把他推荐给秦穆公,穆公任命公孙枝为大夫。穆公听说晋国己经答应了婚事,又派公子絷到晋国去送聘礼,然后迎接伯姬。晋献公问大臣们谁给伯姬陪嫁,舟之侨进言说:“百里奚不愿意在晋国做官,他心思难测,不如把他远远打发走。”于是就派百里奚去当陪嫁的奴隶。
说起百里奚,他是虞国人,字井伯,三十多岁的时候,娶了杜氏为妻,生了一个儿子。百里奚家里穷,一首没碰上出人头地的机会,他想外出闯荡,可又担心妻子和孩子没人照顾,心里舍不得。杜氏说:“我听说‘男子志在西方’,你正年轻,却不出去谋求官职,难道要一首守着老婆孩子受穷吗?我能养活自己,你别挂念!”家里只有一只老母鸡,杜氏杀了它给百里奚送行。厨房里没柴了,就拆下门闩当柴烧。舂了些咸菜,煮了糙米饭。百里奚饱餐了一顿,临分别的时候,妻子抱着孩子,拉着他的衣袖哭着说:“以后要是富贵了,可别忘了我们!”百里奚就离开了家。
他到齐国去,想在齐襄公手下做事,可没人引荐。过了很久,他穷得在齐国的铚地要饭,那时百里奚己经西十岁了。铚地有个叫蹇叔的人,看他长相不凡,就说:“你不像是个要饭的人!”问了他的姓名,就留他吃饭,和他谈论天下大事,百里奚对答如流,分析事情条理清晰。蹇叔感叹道:“以你的才能,却穷困成这样,难道这就是命吗?”就把百里奚留在家里,和他结拜为兄弟。蹇叔比百里奚大一岁,百里奚就称呼蹇叔为兄长。
蹇叔家里也穷,百里奚就给村里养牛,补贴生活费用。正赶上公子无知杀了齐襄公,新立为国君,还张榜招募贤才,百里奚想去应招。蹇叔说:“先君还有儿子在外面,无知是非法篡位,最终肯定成不了事。”百里奚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后来听说周王子颓喜欢牛,给他养牛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报酬,百里奚就告别蹇叔到周国去。蹇叔告诫他说:“大丈夫不能轻易投靠别人。做了官又抛弃他,那就是不忠;和他一起患难,那就是不智。你这次去一定要慎重!我把家里的事料理好,就到周国来看你。”
百里奚到了周国,拜见王子颓,献上养牛的技术。王子颓非常高兴,想任用他为家臣。这时蹇叔从铚地赶来,百里奚和他一起去见王子颓。回来后蹇叔对百里奚说:“王子颓志向大但才能不足,跟他在一起的都是些爱进谗言、谄媚的人,他肯定有非分之想,我看他很快就要失败了,我们不如离开。”百里奚因为长时间没见到妻子和孩子,就想回虞国。蹇叔说:“虞国有个贤臣叫宫之奇,是我的老朋友,我们好久没见面了,我也想去拜访他。你要是回虞国,我就和你一起走。”于是两人一起回到了虞国。
当时百里奚的妻子杜氏,穷得实在养活不了自己,己经流落他乡,不知道去了哪里,百里奚非常伤心。
蹇叔和宫之奇见了面,说起百里奚的才能,宫之奇就把百里奚推荐给虞公,虞公任命百里奚为中大夫。蹇叔说:“我看虞公见识短浅还刚愎自用,不是个能一起有大作为的君主。”百里奚说:“我穷困太久了,就像鱼在陆地上,急需一勺水来滋润自己!”蹇叔说:“你是为了摆脱贫困才做官,我也不好阻拦你。以后要是你来找我,就到宋国的鸣鹿村,那里环境幽静雅致,我打算在那里定居。”蹇叔告辞离开,百里奚就留下来侍奉虞公。等到虞国灭亡,百里奚一首跟着虞公,不离不弃,他说:“我己经没能看清形势,不算是有智谋了,怎么敢再做不忠的事呢?”
到了现在,晋国让百里奚作为陪嫁的奴隶去秦国。百里奚叹息道:“我胸怀治国安邦的才能,却遇不到英明的君主,不能施展我的远大志向,到老了还成了陪嫁的奴隶,跟仆人、小妾一样,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走到半路上他就逃走了。本打算去宋国,可道路不通,就去了楚国。
他到了宛城,宛城的乡下人出去打猎,怀疑他是奸细,就把他抓住绑了起来。百里奚说:“我是虞国人,因为国家灭亡逃到这里。”乡下人问:“你有什么本事?”百里奚说:“我擅长养牛。”乡下人就解开了他的绳子,让他去喂牛,牛一天天养得又肥又壮。乡下人非常高兴,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楚王。
楚王召见百里奚,问他:“养牛有什么窍门吗?”百里奚回答说:“按时给它吃的,注意它的体力,用心和牛融为一体。”楚王说:“说得好啊,你说的这些,不只是养牛,养马也能用得上。”于是就让他做养马的官,在南海放牧马匹。
再说秦穆公看到晋国陪嫁的名单里有百里奚的名字,却没见到这个人,感到很奇怪。公子絷说:“他是原来虞国的臣子,现在逃走了。”穆公对公孙枝说:“子桑你在晋国,肯定知道百里奚的才能,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公孙枝回答说:“他是个贤人。他知道虞公不听劝谏,所以就不再劝谏,这是他的智慧;他跟着虞公到了晋国,却坚守道义,不做晋国的臣子,这是他的忠诚。而且这个人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只是没遇到好时机罢了!”穆公说:“我怎么才能得到百里奚,任用他呢?”公孙枝说:“我听说百里奚的妻子和孩子在楚国,他逃走肯定是去了楚国,为什么不派人到楚国去找他呢?”使者到楚国去,回来报告说:“百里奚在海边,给楚王牧马。”穆公说:“我用丰厚的财物去赎他,楚国能答应我吗?”公孙枝说:“那百里奚就来不了了!”穆公问:“为什么呢?”公孙枝说:“楚国让百里奚去牧马,是因为不知道他有才能。您要是用丰厚的财物去赎他,这就等于告诉楚国他是个贤才。楚国知道他有才能,肯定会自己任用他,怎么会把他给我们呢?您不如就说他是逃跑的陪嫁奴隶,用低价把他赎回来,当年管仲就是这样从鲁国脱身的!”
穆公说:“好主意!”就派人拿着五张黑色的羊皮,献给楚王说:“我们国家有个下等臣子叫百里奚,逃到了贵国。我们国君想把他抓回来治罪,以警告那些逃跑的人,请允许我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回去!”楚王怕得罪秦国,就派东海的人把百里奚抓起来,交给了秦国人。百里奚要走的时候,东海的人以为他要被处死,拉着他哭。百里奚笑着说:“我听说秦国国君有称霸的志向,他怎么会在乎一个陪嫁的奴隶呢?他到楚国来找我,是要用我。我这次去就要富贵了,你们哭什么呢?”就上了囚车离开了。
快要到秦国边境的时候,秦穆公派公孙枝到郊外迎接,先把他从囚车里放出来,然后召见他。穆公问:“你多大年纪了?”
百里奚回答说:“才七十岁。”
穆公叹口气说:“可惜啊,年纪太大了!”
百里奚说:“要是让我去追逐飞鸟,搏斗猛兽,那我确实老了;但要是让我坐下来谋划国家大事,我还年轻着呢。当年姜子牙八十岁,在渭水边钓鱼,周文王用车把他接回去,拜他为尚父,最终奠定了周朝的天下。我今天遇到您,比姜子牙遇到周文王还早了十年呢!”
穆公觉得他的话很有气魄,端正了神色问他:“我们秦国地处戎狄之间,不能和中原各国会盟,老先生您有什么办法教导我,让我们秦国不比其他诸侯落后呢?那就太幸运了!”
百里奚回答说:“您不把我当成亡国的俘虏、衰老的老头,还虚心向我请教,我怎么敢不把我的想法全说出来呢。雍州、岐山一带,是周文王、周武王兴起的地方,那里山势像犬牙交错,平原像长蛇蜿蜒,周朝守不住,就把它给了秦国,这是上天要让秦国兴起啊。而且秦国地处戎狄之间,兵力就会强大;不参与会盟,力量就能集中。现在西戎之中,有几十个国家,把它们的土地合并起来足够耕种,把它们的百姓收编过来可以作战,这是中原诸侯无法和您竞争的。您用仁德去安抚,用武力去征讨,完全占有了西部边境之后,再凭借山川的险要地势,去窥视中原,等到有机会就进军,那么恩威都在您的掌控之中,霸业就可以成就了!”
穆公听了,忍不住站起来说:“我得到井伯,就像齐国得到管仲啊!”
一连和百里奚谈了三天,两人的意见没有不一致的。于是穆公封百里奚为上卿,把国家政事交给他处理。
百里奚却推辞上卿的职位,举荐了一个人来代替自己。不知道他举荐的是谁?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