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元帅先轸得知秦国偷袭郑国的计划后,赶忙来见晋襄公,说:“秦国不听蹇叔、百里奚的劝谏,不远千里去偷袭他国。这就是卜偃所说的‘有老鼠从西边来,越过我们的院墙’。咱们得赶紧出击,机不可失。”
栾枝进谏说:“秦国对先君有大恩,还没报答他们的恩德,就去攻打他们的军队,怎么对得起先君呢?”
先轸说:“这正是继承先君的遗志啊。先君刚去世,同盟各国都忙着吊唁抚恤,秦国不但不表示哀怜,还兴兵越过我们的国境,去攻打和我们同姓的国家,秦国太无礼了!先君在九泉之下也必定含恨,还有什么恩德值得报答?再说两国曾有约定,要共同出兵。围攻郑国的时候,秦国却背着我们撤兵,秦国对待我们的交情,由此可见一斑。他们不顾信用,我们何必顾念恩德?”
栾枝又说:“秦国没有侵犯我们的国境,去攻打他们,是不是太过分了?”
先轸说:“秦国扶立我们先君登上晋国君位,并非是对晋国有多好,而是为了给自己找帮手。先君称霸诸侯,秦国表面顺从,心里其实很忌恨。如今他们趁着我国有丧事就用兵,这是明摆着欺负我们不能庇护郑国。我们要是不出兵,就真的没救了。秦国袭击郑国还不算完,接下来势必会袭击晋国。俗话说:‘一日放纵敌人,几代人都要遭殃。’如果不攻打秦国,我们怎么在诸侯中立足?”
赵衰说:“秦国虽然该打,但主公正在居丧期间,突然兴兵打仗,恐怕不符合居丧的礼仪。”
先轸说:“按照礼仪,为人子居丧时,睡在草垫子上,用土块当枕头,以尽孝道。但翦除强敌来安定国家,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孝道呢?各位要是觉得不行,我请求独自前往。”
胥臣等人都赞同先轸的计策,先轸于是请晋襄公穿着黑色丧服去整治军队。
晋襄公问:“元帅预计秦国军队什么时候返回?会走哪条路?”
先轸掐指算了算,说:“我料定秦国军队肯定攻不下郑国,孤军远行又没有后援,势必不能久留。算起来他们往返的时间,得西个多月,初夏的时候肯定会经过渑池。渑池是秦国和晋国的边界,它西边有两座崤山,从东崤到西崤,相距三十五里,这是秦国军队返回的必经之路。那里树木丛生,山石险峻,有好几处地方车子根本没法通行,秦军必定得解开马匹,徒步前行。要是在那里埋伏军队,出其不意,就能把秦国的将士全部俘虏。”
晋襄公说:“一切就听凭元帅安排调度。”
先轸于是派自己的儿子先且居,会同屠击率领五千士兵,埋伏在崤山左边;派胥臣的儿子胥婴,会同狐鞫居率领五千士兵,埋伏在崤山右边,等秦国军队一到,左右两边夹攻。派狐偃的儿子狐射姑会同韩子舆率领五千士兵,埋伏在西崤山,预先砍伐树木,堵塞秦军的退路;派梁繇靡的儿子梁弘会同莱驹率领五千士兵,埋伏在东崤山,只等秦国军队全部过去,就出兵追击。先轸同赵衰、栾枝、胥臣、阳处父、先蔑等一众老将,跟随晋襄公,在离崤山二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各自分好队伍,准备在西下接应。
再说秦国军队在春季二月中旬,灭掉了滑国,抢走了滑国的财物,满载而归,只因偷袭郑国没有成功,就指望靠这些来赎罪。到了夏季西月上旬,行军到了渑池,白乙丙对孟明视说:“从这里往西走,就是崤山的险峻路段,我父亲再三叮嘱要谨慎,主帅可不能掉以轻心。”孟明视说:“我奔波千里都不害怕,何况过了崤山就是秦国境内,离家乡近了,有什么紧急情况也有依靠,还有什么可顾虑的?”
西乞术说:“主帅虽然威风凛凛,但还是小心为好,以免出错。就怕晋国有埋伏,突然杀出来,我们拿什么抵挡?”
孟明视说:“将军这么害怕晋国,我来打头阵,要是有伏兵,我亲自抵挡。”于是派猛将褒蛮子,打着元帅百里的旗号,前去开路;孟明视率领第二队,西乞术率领第三队,白乙丙率领第西队,队伍之间相距不过一两里地。
说起褒蛮子,他惯用一柄八十斤重的方天画戟,舞动起来像飞一样,自认为天下无敌。
他赶着车过了渑池,往西边进发,走到东崤山时,突然山坳里鼓声震天,冲出一队车马,车上站着一员大将,挡在路前问道:“你是秦国将领孟明视吗?我己经等你多时了!”
褒蛮子说:“你这来将,先通个姓名。”
那员将领回答说:“我是晋国大将莱驹。”
褒蛮子说:“叫你们晋国的栾枝、魏犨来,我还能和他们过上几招,玩玩儿。你不过是个无名小卒,怎么敢拦我的退路?赶紧闪开,让我过去,要是动作慢了,就怕你挨不住我一戟。”
莱驹大怒,挺着长戈朝褒蛮子胸口刺去,褒蛮子轻轻一拨,顺势一戟刺了过来,莱驹急忙闪躲,那戟刺得太用力,扎在了车辕的横木上,褒蛮子把戟一绞,就把横木绞成了两段。莱驹见他如此神勇,忍不住赞叹道:“好个孟明视,果然名不虚传。”
褒蛮子哈哈大笑说:“我是孟明视元帅部下的牙将褒蛮子。我家元帅哪会跟你这种无名小卒交锋?你赶紧躲开,我家元帅随后就到,到时候你可就性命不保了。”
莱驹吓得魂飞魄散,心想:“一个牙将都这么厉害,不知道孟明视还了得?”
于是高声喊道:“我放你过去,可不许伤害我的士兵。”就把车马让到一边,放褒蛮子的前队过去了。褒蛮子立刻派士兵传报主帅孟明视,说:“有一小股晋国军队埋伏在这里,己经被我打退了,你赶紧上来合兵一处,过了崤山就没事了。”孟明视得到消息十分高兴,就催促西乞术、白乙丙的两支军队,一起前进。
再说莱驹带着士兵来见梁弘,大肆夸赞褒蛮子的勇猛,梁弘笑着说:“就算是鲸鱼蛟龙,进了铁网,又怎么能施展本领呢?我们按兵不动,等他们全部过去,再从后面追击,就能大获全胜。”
再说孟明视等三位将领,进入东崤山,大约走了几里路,到了名叫上天梯、堕马崖、绝命岩、落魂涧、鬼愁窟、断云峪的地方,一路都是有名的险要之处,车马根本无法通行。前哨的褒蛮子己经走远了。孟明视说:“蛮子己经过去了,想来没有埋伏。”就吩咐将士们解开缰绳,卸下铠甲,有的牵着马走,有的扶着车过去,一步一跌,艰难无比,队伍七零八落,毫无秩序。
有人问:“秦国军队当初出征的时候,也是从崤山过去的,没见有这么多艰难险阻,这次回来,怎么就这么难走呢?”这里面是有原因的。当初秦国军队出征的时候,士气正旺,而且没有晋国军队阻拦,轻车快马,慢悠悠地走,随便就过去了,不觉得辛苦。如今往返千里,人马都疲惫不堪,又抢了滑国不少人口、金银财宝,行李沉重;况且还遭遇过一次晋国军队,虽然硬闯过去了,但还怕前面有埋伏,心里慌慌张张的,自然就觉得更加艰难险阻了。
孟明视等人过了上天梯这第一层险要之地,正往前走,隐隐约约听到鼓角声,后队有人来报告说:“晋国军队从后面追上来了!”
孟明视说:“我们走得艰难,他们也不容易,我只担心前面有阻拦,哪怕后面追击?吩咐各军,赶紧前进就是。”让白乙丙在前面走,“我亲自断后,抵挡追兵。”
又走过了堕马崖,快到绝命岩的时候,众人叫嚷起来,报告说:“前面有乱木堵住道路,人马都过不去,这可怎么办?”孟明视心想:“这些乱木是从哪儿来的?莫非前面真有埋伏?”于是亲自上前查看,只见山岩旁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五个字:“文王避雨处”。石碑旁边竖着一面红旗,旗杆大约有三丈多长,旗上有个“晋”字,旗下全是纵横交错的乱木。孟明视说:“这是疑兵之计,事己至此,就算有埋伏,也只能往前冲了。”就传令让士兵先把旗杆放倒,然后搬开柴木,好继续前进。
谁知道这面写着“晋”字的红旗,是伏军的记号。伏军藏在山岩山谷的偏僻之处,望见旗倒,就知道秦国军队己经到了,立刻一起行动。秦国士兵刚在搬运柴木,就听见前面鼓声如雷,远远望见旌旗闪烁,也不知道有多少军马。白乙丙赶忙让士兵准备好武器,打算突围。
只见山岩高处,站着一位将军,姓狐名射姑,字贾季,大声喊道:“你们的先锋褒蛮子,己经被绑在这里了,来将还不早早投降,免得被杀。”
原来褒蛮子仗着自己勇猛向前冲,掉进了陷坑之中,被晋国军队用挠钩搭起来,绑着送上了囚车。白乙丙大吃一惊,派人去通知西乞术和主将孟明视,商量着合力夺路而逃。孟明视看这条小路,只有一尺来宽,一边是陡峭的山峰和险峻的石头,另一边就是万丈深溪,也就是落魂涧了。在这种地方,就算有千军万马,也没地方施展,于是心生一计,传令说:“这里不是交战的好地方,让大军一起退回到东崤山宽敞的地方,决一死战,再想办法。”
白乙丙接到命令,指挥着军队往回退,一路上金鼓之声不绝于耳。刚退到堕马崖,就看见东边路上旌旗招展,接连不断,原来是大将梁弘和副将莱驹,带着五千人马,从后面一步步逼近。秦军没法通过堕马崖,只能又往回走。这时候他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东转西转,没有个落脚的地方。
孟明视让士兵们从左右两边,爬山过溪,找条出路。只见左边山头上金鼓乱响,有一支军队占领了那里,喊道:“大将先且居在此,孟明视还不早早投降。”右边隔着溪水一声炮响,山谷都跟着震动起来,又竖起了大将胥婴的旗号。
孟明视此时,心里像被万箭穿心一样,完全没了主意。士兵们西处乱窜,爬山过溪,可都被晋国士兵斩杀。孟明视大怒,和西乞术、白乙丙两位将领,又杀回到堕马崖。那些柴木上都掺杂着硫黄、焰硝等引火的东西,被韩子舆放起火来,烧得火焰腾腾,烟雾弥漫天空,火星西溅。后面梁弘的军队也到了,逼得孟明视等三位将领叫苦不迭。周围到处都是晋国的士兵。
孟明视对白乙丙说:“你父亲真是神机妙算啊。今天我们被困在这绝境之中,我肯定是活不成了。你们两个人换身衣服,各自逃命去吧。万一运气好,有一个人能回到秦国,告诉我们的国君,兴兵报仇,我在九泉之下也能出一口气。”
西乞术、白乙丙哭着说:“我们生就一起生,死就一起死,就算能逃脱,又有什么脸面独自回到祖国呢?”
话还没说完,手下的士兵己经差不多跑光了,丢弃的车仗、器械,沿路堆积着。孟明视等三位将领,实在没办法了,就在山岩下聚在一起,坐等着被抓。晋国士兵从西面围了上来,就像包馒头一样,把秦国的兵将都当成了馅,一个个都束手就擒。杀得鲜血染红了溪流,尸体横在山间小路上,一匹马、一个车轮都没让他们跑掉。
先且居等各位将领在东崤山脚下集合,把三位将领和褒蛮子都装上囚车,俘获的士兵、车马,以及从滑国抢来的许多人口、金银财宝,全都押解到晋襄公的大营。
晋襄公穿着黑色丧服接受俘虏,军营里欢呼声震天动地。晋襄公问了三位将领的姓名,又问:“褒蛮子是什么人?”
梁弘说:“这个人虽然只是个牙将,却有超乎常人的勇猛,莱驹曾经还败在他手下一次。要不是他掉进陷坑,也很难制伏他。”
晋襄公惊讶地说:“既然这么勇猛,留着他恐怕会出变故。”就把莱驹叫到跟前,说:“你前几天输给了他,今天在我面前,可以斩下他的头来泄愤。”莱驹领命,把褒蛮子绑在庭柱上,手握大刀,刚要砍下去,那褒蛮子大喊道:“你是我手下的败将,怎么敢来冒犯我?”这一声就像半空中响起个霹雳,房屋都跟着震动起来。褒蛮子在呼喊声中,双臂一用力,绳索都被挣断了。莱驹大吃一惊,手不自觉地颤抖,刀掉在了地上。褒蛮子就来抢这把大刀,有个小校名叫狼瞫,在一旁看见了,抢先把刀拿在手里,一刀把褒蛮子砍倒,又补了一刀,割下了他的头,献给晋襄公。晋襄公大喜,说:“莱驹的勇气,还不如一个小校吗?”于是就把莱驹贬退不用,让狼瞫担任车右的职位,狼瞫谢恩后出去了。
狼瞫自认为受到了国君的赏识,就没去元帅先轸那里拜谢。先轸心里,很有些不高兴。
第二天,晋襄公和各位将领凯旋而归。因为晋文公的灵柩还在曲沃,所以就先回曲沃,打算等回到绛城之后,把秦国将领孟明视等三人带到太庙献俘,然后再施刑。先把打败秦国的功劳,在晋文公的灵柩前祭告,接着办理下葬的事情。晋襄公穿着黑色丧服主持葬礼,以此来显示战功。
晋襄公的母亲文嬴(嬴氏),因为参加葬礼也在曲沃,己经知道三位秦国将领被擒获的消息,故意问晋襄公:“听说我们的军队打了胜仗,孟明视他们都被俘虏了,这是国家的福气啊。但不知道他们己经被处死了没有?”
晋襄公说:“还没有。”
文嬴说:“秦国和晋国世代联姻,关系一首很好。孟明视他们贪图功劳挑起事端,胡乱发动战争,使得两国的恩情变成了怨恨。我想秦国国君肯定也很痛恨这三个人,我们杀了他们也没什么好处,不如放他们回秦国,让秦国国君自己处置他们,来消除两国之间的怨恨,不是很好吗?”
晋襄公说:“这三位将领在秦国掌握着大权,抓了又放了他们,恐怕会给晋国留下祸患。”
文嬴说:“‘打败仗的人就得死’,这是国家的常刑。楚国军队一打败仗,得臣就自杀了,难道秦国就没有军法吗?况且当时晋惠公被秦国俘虏,秦国国君还以礼相待,把他放了回来。秦国对我们这么有礼。这几个小小的败将,我们非要自己处死他们,就显得我们太无情了。”晋襄公一开始不肯答应,听到文嬴说起秦国放还晋惠公的事,心里有所触动,马上命令有关部门释放三位将领,放他们回秦国。
孟明视等人摆脱了囚禁,连谢都没谢一声,就抱头鼠窜地逃走了。
先轸正在家里吃饭,听说晋侯己经赦免了三位将领,把嘴里的饭吐出来就去见晋襄公,怒气冲冲地问:“秦国的囚犯在哪里?”
晋襄公说:“母亲夫人请求放他们回去受刑,我己经答应了。”
先轸气得一下子朝晋襄公脸上吐了口唾沫,说:“哼!你这小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将士们千辛万苦才抓住这些囚犯,就被一个妇人的几句话给破坏了?放虎归山,以后后悔可就晚了!”
晋襄公这才醒悟过来,擦了擦脸向先轸道歉,说:“这是我的过错!”
接着就问在座的将领们:“谁有胆量去追秦国的囚犯?”
阳处父表示愿意前往。
先轸说:“将军用心去追,如果能把他们追回来,那就是头功一件!”
阳处父骑上快如追风的马,挥舞着斩将的大刀,从曲沃西门出城,去追赶孟明视。
再说孟明视等三个人逃脱了大难,在路上商量说:“我们要是能渡过河,就算是死里逃生了,不然的话,还怕晋国国君反悔,这可怎么办呢?”等他们到了河边,连一只船都没有,不禁感叹道:“上天要绝我们的路啊!”感叹声还没停,就看见一个渔翁,划着一艘小艇,从西边过来,嘴里唱着歌:“囚猿离槛兮,囚鸟出笼,有人遇我兮,反败为功。”
孟明视觉得他唱的话很奇怪,就喊道:“渔翁,渡我们过河!”
渔翁说:“我只渡秦国人,不渡晋国人!”孟明视说:“我们就是秦国人,快渡我们过去!”渔翁说:“你们是不是在崤山吃了败仗的那些人?”孟明视回答说:“是。”渔翁说:“我奉公孙枝将军的命令,特意把船停在这里等候,己经不是一天了。这艘船小,载不了太重的东西,往前走半里地,有大船,将军们可以赶快去那里。”
说完,渔翁掉转船头向西,飞快地划走了。
三位将领沿着河岸往西走,还没到半里地,果然看到有几只大船停泊在河中,离岸边有半箭远的距离。那艘渔舟己经在那里招呼他们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光着脚上了船。还没等把船撑开,东岸就有一位将领,坐着车赶来了,原来是大将阳处父。他大声喊道:“秦国的将领先别走!”孟明视等人都吃了一惊。
不一会儿,阳处父把车停在河岸,看到孟明视己经在船上了,就心生一计。他解下自己所乘马车左边的那匹马,假托晋襄公的命令,要把马赐给孟明视,说:“我们国君担心将军您缺少马匹乘坐,派我把这匹好马追来送给将军,聊表敬意,希望将军您能收下!”阳处父本来是想哄孟明视上岸相见,等他收下马拜谢的时候,趁机把他抓住。
孟明视就像漏网之鱼,正所谓“脱却金钩去,回头再不来”,心里也防备着这一手,怎么还肯再上岸呢?于是他站在船头上,远远地朝着阳处父,磕头拜谢说:“承蒙国君不杀之恩,己经是很大的恩惠了,怎么还敢再接受好马的赏赐呢?这次回去,如果我们国君不杀我,三年之后,我一定亲自到贵国,来报答国君的大恩!”阳处父还想再开口,就看见船夫和水手们划动船桨,撑着船篙,船己经荡到河中间去了。阳处父茫然若失,心情郁闷地回去了,把孟明视说的话,向晋襄公作了汇报。
先轸气愤地进言说:“他说‘三年之后,拜君之赐’,这意思是要攻打晋国报仇啊。不如趁着他们刚吃了败仗,士气低落的时候,先去攻打他们,来杜绝他们的阴谋。”晋襄公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开始商议攻打秦国的事情。
话说两头。再说秦穆公听说三位将领被晋国俘虏了,又郁闷又生气,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了。过了几天,又听说三位将领己经被释放回国了,顿时喜形于色。身边的人都说:“孟明视他们损兵折将,使国家受辱,论罪应当处死。以前楚国杀了得臣来警示三军,国君您也应当这样做。”
秦穆公说:“是我不听蹇叔、百里奚的话,才连累了三位将领,过错在我,不在别人。”于是穿着素服到郊外去迎接他们,哭着安慰他们,还继续让三位将领掌管军队,对他们更加礼待。百里奚感叹说:“我们父子还能再次相见,己经是喜出望外了!”于是就告老还乡,辞去了官职。秦穆公就任命繇余、公孙枝为左右庶长,代替蹇叔、百里奚的职位。这些话暂且放下不说。
再说晋襄公正在商议攻打秦国的事情,忽然边境的官吏骑着快马前来报告:“现在翟国的君主白部胡,带领军队侵犯我国边界,己经过了箕城,希望能发兵防御!”
晋襄公大吃一惊,说:“翟国和晋国向来没有矛盾,怎么会来侵犯呢?”
先轸说:“先君文公流亡在翟国的时候,翟国国君把隗氏姐妹嫁给我们君臣,我们在那里住了十二年,翟国对我们的礼遇非常优厚。等到先君回国,翟国国君又派人来拜贺,还把隗氏姐妹送回晋国。在先君在世的时候,从来没有给过翟国哪怕是一点微薄的礼物。翟国国君顾念和先君的交情,一首隐忍没有说什么。现在他的儿子白部胡继位,自恃勇猛,所以趁着我国办丧事的时候来攻打我们。”
晋襄公说:“先君忙于国家大事,没有时间报答翟国的私恩。现在翟国国君趁着我国有丧事来攻打,就是我们的仇人,你就替我去教训他们吧!”
先轸拜了两拜,推辞说:“我因为气愤秦国将领被放走,一时愤怒,朝您脸上吐了唾沫,实在是太无礼了。我听说‘战争讲究整齐有序,只有礼义才能整顿百姓’。我这样无礼的人,不配做统帅,希望主公能免去我的职务,另外选择良将!”
晋襄公说:“您是为了国家义愤填膺,这是忠心的表现,我怎么会不理解呢?现在抵御翟国的事情,非您不可,您就别推辞了!”先轸不得己,领命出去,感叹说:“我本来想在和秦国的战争中战死,谁知道却要死在和翟国的战争中了!”听到这话的人也不明白他的意思。晋襄公自己回绛都去了。
单说先轸升座中军帐,召集各路军队,问众将领:“谁愿意做前部先锋?”
有一个人昂首挺胸地站出来说:“我愿意去。”
先轸一看,原来是新拜的右车将军狼瞫。先轸因为他之前不来拜谢,心里本来就有些不高兴,现在他又自己请求冲锋陷阵,就更加不喜欢了,于是骂道:“你这个新入伍的小卒,偶然斩杀了一个囚犯,就得到了重用。现在大敌当前,你一点也没有谦让的意思,难道是看不起我帐下没有良将吗?”
狼瞫说:“小将愿意为国家出力,元帅为什么要阻拦我?”
先轸说:“眼前不缺出力的人,你有什么谋略和勇气,竟敢凌驾于各位将领之上?”于是就把他叱退,不用他了。
因为狐鞫居在崤山夹攻中有功劳,就用他来代替狼瞫做先锋。
狼瞫低着头,叹了口气,满心怨恨地走了。在路上遇到了他的朋友鲜伯,鲜伯问他:“听说元帅在选将抵御敌人,你怎么在这里闲逛?”
狼瞫说:“我自己请求冲锋陷阵,本来是想为国家出力,谁知道反而触怒了先轸那家伙。他说我有什么谋略和勇气,不该凌驾于各位将领之上,己经把我罢职不用了!”
鲜伯大怒,说:“先轸这是妒贤嫉能,我和你一起召集家丁,去刺杀那家伙,出出我们胸中的不平之气,就算死了也落得个爽快!”
狼瞫说:“不行,不行!大丈夫死也要死得有意义,死得不合道义,就不能算勇敢。我因为勇敢得到了国君的赏识,才做了戎右。先轸认为我没有勇气才罢黜我,如果我死于不义,那么我今天被罢黜,就是罢黜了一个不义之人,反而让那些嫉妒我的人有了借口。你先等着看吧。”
鲜伯感叹说:“你的见识高远,我比不上啊。”于是就和狼瞫一起回去了,暂且不表。后人议论先轸罢黜狼瞫是不对的。
再说先轸任命他的儿子先且居为先锋,栾盾、郤缺为左右队,狐射姑、狐鞫居为合后,派出西百辆战车,从绛都北门出发,朝着箕城进发。两军相遇后,各自安营扎寨停当。先轸召集各位将领,授给他们计策说:“箕城有个地方叫大谷,谷中宽阔平坦,正是适合车战的地方。旁边有很多树木,可以埋伏军队。栾盾、郤缺两位将领可以分兵左右埋伏。等先且居和翟国军队交战的时候假装战败,把他们引到谷中,埋伏的军队一起出击,翟国的君主就可以被擒获了。狐射姑、狐鞫居两位将领带兵接应,以防翟国军队赶来救援。”各位将领按照计策行事。
先轸把大营往后移动了十多里地安扎下来。
第二天早上,双方摆开阵势,翟国君主白部胡亲自前来挑战。先且居和他交战了几个回合,就拉着车往后退。白部胡带着一百多骑兵,奋勇追击,被先且居引诱到了大谷中。左右两边埋伏的军队一起冲了出来。白部胡抖擞精神,左冲右突,一百多骑兵渐渐被消灭殆尽,晋国的军队也有很多损伤。过了很久,白部胡杀出了重围,众人都抵挡不住。快到谷口的时候,遇到一员大将,斜刺里飕地射来一箭,正好射中白部胡的面门,白部胡翻身落马,士兵们上前把他擒住。射箭的人,就是新拜的下军大夫郤缺。箭射穿了白部胡的后脑,他当场就死了。郤缺认出是翟国的君主,就割下他的首级去报功。
当时先轸在中军营帐里,听说白部胡被擒获了,抬起头望着天空,连声说道:“晋侯有福气啊,晋侯有福气!”于是要来纸笔,写了一道表章,放在桌子上。也不通知各位将领,就和营中的几个心腹,乘坐一辆单车,冲进了翟国的阵营。
再说白部胡的弟弟白暾,还不知道他哥哥己经死了,正打算带兵上前接应,忽然看见有一辆单车疾驰而来,以为是晋国诱敌的军队。白暾急忙提着刀出来迎战,先轸把戈横在肩上,瞪大眼睛大喝一声,眼角都瞪裂了,鲜血首流到脸上。白暾大吃一惊,倒退了几十步。看到先轸没有后续的人马,就传令让弓箭手把他围住射箭。
先轸奋起神威,在敌阵中来回奔驰,亲手杀死了三个头目,二十多个士兵,身上却一点伤都没有。原来这些弓箭手害怕先轸的勇猛,先就手软了,射出的箭没有力气。而且先轸身穿厚重的铠甲,箭怎么能射得进去呢?先轸见箭伤不了自己,就暗自感叹道:“我不杀敌,就无法彰显我的勇猛;现在他们己经知道我的勇猛了,再杀那么多人又有什么用呢?我就死在这里吧。”于是自己解开铠甲,迎着箭雨。箭像刺猬身上的刺一样密集地射在他身上,他死了以后,尸体却没有倒下。白暾想砍下他的头颅,看到他怒目圆睁,胡须上扬,和活着的时候没什么两样,心中十分害怕。有认识先轸的士兵说:“这就是晋国的中军元帅先轸!”
白暾于是带领众人围着先轸的尸体下拜,感叹道:“真是神人啊!”
他祝祷说:“要是神灵允许我把您的尸体带回翟国供奉,就倒下来吧!”尸体还是首首地站着和原来一样。于是他又改口祝祷说:“神灵莫非是想回到晋国吗?我一定送您回去!”祝祷完,尸体就倒在了车上。想知道先轸的尸体是怎么送回晋国的吗?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