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大道君
福德大道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福德大道君 > 第12章 一千万两

第12章 一千万两

加入书架
书名:
福德大道君
作者:
墨寒渊
本章字数:
5120
更新时间:
2025-03-28

送走那十几位大臣后,皇帝满心愤懑,“啪”地一声,猛地一拍书案,怒形于色,双眼圆睁,大声吼道:“整整三日,朕口干舌燥,苦口婆心相劝,这帮人却始终冥顽不灵,无动于衷!”言罢,他将炽热的目光投向君福德,眼中满是激动与感激,脚步匆匆,急切趋步向前,郑重其事地深鞠一躬。君福德见状,着实吃了一惊,本能地向后倒退一步,脸上露出些许惊慌之色。皇帝却赶忙伸出双手,紧紧抓住君福德的手臂,语气中满是感慨,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小皇叔啊,您当真是朕的福星,更是天下苍生的福星啊!”

君福德神色谦逊,赶忙摆了摆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说道:“皇上过誉了。眼下这一百多万两银子,对于赈济如此庞大数量的流民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臣倒是还有一计,或可解这燃眉之急。”

皇上微微一怔,下意识地转头与王爷交换了一个眼神。王爷心领神会,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期许,鼓励道:“我儿但说无妨。”

君福德清了清嗓子,神色从容,有条不紊地说道:“明日早朝,皇上可下旨,为今日捐银二十万两的那位大人晋升一级官职,其余捐银的官员暂不做变动。而对于今日未到场且未捐银的官员,一律降职三级,无需过多解释。依臣之见,明日午时之前,筹集到一千万两银子应非难事。”

“这……”皇上听闻,心中虽燃起几分期待,但疑虑之色仍难以掩饰,他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喃喃道:“能有这般效果?”

王爷微微眯起双眸,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缓缓开口道:“倘若他们依旧不为所动呢?”

君福德听闻,神色镇定自若,轻轻一拍腰间的袋子,一张符箓瞬间出现在手中。这符箓以特制的符纸绘制而成,其上符文闪烁着神秘而柔和的光芒,仿佛蕴含着天地间至深至奥的力量。他面带自信的微笑,将符箓递给皇上,说道:“皇上只需随身携带此符箓,此事必定成功。若最终未能筹集到一千万两银子,这一千万两,臣愿一人承担。”君福德之所以敢如此笃定地承诺,不仅源于他对自身能力与所施法术的十足信心,更因为他深知此次赈灾对于饱受苦难的百姓而言,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他愿倾尽全力,不负使命。

“那明日早朝,皇叔公与小皇叔务必都来啊。”皇上眼神中满是哀求,双手不自觉地微微抬起,看向二人,仿佛在抓住最后的希望。

王爷点了点头,说道:“我来自然是责无旁贷,只是你小皇叔……”

皇上不等王爷把话说完,瞬间心领神会,立刻高声吩咐道:“来人,即刻拟旨!贤王长子人品卓异,德才兼备,特封其为贤王世子,尊为朕之皇叔,录入皇家族谱……”

王爷满意地点点头,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轻轻拉起君福德的手,微笑着说道:“我儿,咱们回王府。”

就在父子俩转身迈步欲离开之时,皇上急忙向前快走几步,喊道:“唉……皇叔公且慢,朕想问问小皇叔,可有什么想做的官职?”

王爷闻言停下脚步,转过身,面带询问地看向君福德,说道:“你意下如何,想担任何种官职?”

君福德轻轻摇了摇头,脸上带着谦逊的神情说道:“父亲,皇上,臣对官职之事知之甚少,也并无特别想法。不过,若此次之事能够成功,皇上可否给我一项奖励?”

王爷一听,不禁哈哈大笑,爽朗的笑声在室内回荡,他拍了拍君福德的肩膀说道:“对呀,皇上,我儿立此大功,理应有所嘉奖。”

“这……要不封个和王?”皇上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奖励,毕竟国库空虚,这连年征战,都是前几任皇帝留下的烂摊子,导致如今他也是捉襟见肘,说话间,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

君福德摆了摆手,微笑着说道:“父亲的王爵乃是世袭罔替,我便不另行受封了。况且,如今我身为皇室宗亲,做不做王爷并无太大差别。只是,我回京城途中,瞧见王府一旁有座似乎荒废己久的道观,不知皇上可否将其赐予我?”

“小皇叔要这道观作甚?”皇帝满脸疑惑地问道,他微微歪着头,眼中充满好奇。

君福德神色诚恳,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与温和,说道:“皇上,臣本就是修道之人,那道观与王府仅一墙之隔。我若住在那里,一来便于潜心修行,二来也能时常陪伴在父亲身边。这些年,臣未能在父亲跟前尽孝,心中实在愧疚。”

一旁的王爷听闻,不禁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心疼,抬手轻轻拍了拍君福德的肩膀,叹息一声道:“我儿越是这般说,为父心中越是愧疚啊。”

皇帝点了点头,神情略带感慨地说道:“皇叔公半生征战沙场,心中最牵挂的便是皇婶婆与你。说来惭愧,朕自登基以来,虽胸怀雄心壮志,却始终不得治国之法。”说到此处,皇帝满脸无奈之色,微微低下头,轻轻摇了摇头。而后话锋一转,又笑着说道:“那道观己闲置百余年了,皇爷爷在世时,对这些方术修行之事并不信奉,上行下效,百姓们也就渐渐淡忘了。但今日听闻小皇叔竟展现出如此神奇的法术,看来这修行之道,也并非旁门左道啊。”

君福德点了点头,神色庄重,语气沉稳地说道:“修行一道,贵在随心随性。道家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乃阐释天地万物衍生之理,揭示世间万物皆蕴含阴阳两种相对力量,相互交融以达和谐之态。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则意在表明,真正的‘道’难以用言语全然表述,能言说的‘道’并非永恒不变之道。‘名’亦是如此,可命名的事物并非永恒之名。‘无名’是天地初始的本真状态,而‘有名’则是万物生发的根源。修行不仅关乎个人的体悟与升华,更有着教化世人、启迪人心之功,引导众人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以达天人合一之境。”

“妙……那道家有没有提起治国之道?”皇上急切地问道,他向前凑近一步,目光紧紧盯着君福德,眼中满是求知的渴望。

君福德点了点头,微笑着从容说道:“道家对于治国之道,有着独特且深刻的见解。‘治大国,若烹小鲜’,意即治理大国应当像煎烹小鱼一样,需小心翼翼,把握火候与节奏,不过度干预,顺应事物自然发展的规律。‘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此句表明,以‘道’治理天下,那些鬼怪便无法施展其神通。并非鬼怪真的失去神通,而是其神通不再对人造成伤害。不仅鬼怪之神不伤人,圣人也不会去伤害百姓。当两者都不伤害百姓时,‘德’便会在百姓中汇聚。这体现出道家倡导统治者以‘道’治国,减少扰民之举,让百姓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中休养生息,如此国家方能长治久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