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逐鹿
十国逐鹿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十国逐鹿 > 第21章 小写数字

第21章 小写数字

加入书架
书名:
十国逐鹿
作者:
医界民工
本章字数:
3264
更新时间:
2025-04-27

临近掌灯时分,在孟玄喆全程监督下,这个时代的第一把有刻度的游标卡尺,二十厘米尺子,一百厘米尺(米尺)终于制作完成,上面的刻度极为精细,且标注的都是后世常用的阿拉伯数字。

那边做秤的工匠,也用‘开元通宝’的重量为基础,制作出了十克、一百克、五百克、一千克的秤砣和秤杆。

叫来尹索,给了工钱后,又向金匠下了一个大大的订单,以铜为基础,制作一百把二十厘米的首尺和米尺,也叫做秤的工匠制作五十把大小重量的秤。

拿着三把尺子喜笑颜开的走进书房,见书房内的母重光正在书架旁拿着一本书正在发呆,心里颇为过意不去,孟玄喆轻咳一声。

“殿下,请受母重光一拜。”

“母兄,这是为何?我既邀你做客,无需如此大礼。”孟玄喆赶紧过去拉住欲要下跪的母重光。

“殿下,请安心受母某一拜,就凭殿下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该当如此。”

孟玄喆非常不喜欢跪这种礼仪,后世而来的他,印象中男人只跪天跪地以及过世之长辈,所以他现在仍然感觉非常膈应,况且那《山坡羊.潼关怀古》也是自己有感而发而己。

终究没有拉住,母重光磕头的时候他只是微微侧开了身,待母重光磕完后,弯下腰准备再拉起他的时候,母重光双目炯炯有神的盯着孟玄喆。

“殿下,不才还有一事相求,如殿下不答应,在下就长跪不起。”

孟玄喆长叹一声,这个时代的人的规矩和习惯是真的让他很苦恼,通过两三个月的纠正,现在王府的两三百人才勉强改变了些,这又来了一个,只得无奈的让他说。

“在下自小喜好读书,年十五无夫子可教,便外出游学,北上关中,过潼关入中原,下江南又经夔门返蜀,历经数年,一路所见皆是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各国朝廷官府甚少有人真正关心百姓死活。”

“然我朝对百姓尚可,我朝读书之人却固步自封,醉心享乐,喜好空谈,实令在下心灰意冷,在下不屑与之为伍。”

“便只想闭门不出,一心著书,哪知得听殿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言,实让在下汗颜,羞愧难当。”

“从殿下所出之题及今日得见殿下所作‘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下便认定,如不能跟随殿下这样的明主身边,与死何异?在下不才,愿效犬马之劳。就算殿下看不上在下学识,只求殿下能收之身边,做一奴仆也可,但凭驱使,绝无二心,绝无怨言。”

“母兄,快快请起,今日邀你上门,正是为此。本该我亲自上门邀请母兄的,但实在是走不开。”说完便拉起了母重光。

“既然母兄有此心,就请母兄不啬赐教,与孤共创一番改天换地的伟业何如?”

“但凭殿下驱使,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两人说完,西手相握,相视大笑。

“噢,对了,孤给你看个好宝贝。”将桌上的三把尺子递给母重光。

母重光不解,孟玄喆将前些时日定家具的的遭遇说了一遍,痛陈了当下度量衡和计量工具的混乱。

吐槽了“一步六尺,二百西十步为一里;一斛十斗,十六两为一斤”的不严谨,也阐述了计量工具不严谨的危害。

令母重光大为折服,细细端详起来,刻度他知道,和现在所用的皮尺差不多,但上面的符号他是一点不懂,疑惑的向孟玄喆请教起来。

“母兄看过唐人瞿昙悉撰写的《开元占经》和汉朝古书《九牧历》没有?”

母重光摇摇头,孟玄喆就继续说道,“这两本书上记载过这些表示数字的文字,我称之为小写数字。”

“我试着我将它进行了改良,发现能极大地提高数字的表示能力和计算的便捷性。”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汉字数字和算筹方法,虽然历史悠久,但在大数目或复杂计算时则非常不便捷,很是影响效率,而这种文字则简洁明了,又逻辑清晰,来我给你试试。”

孟玄喆先是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传统的‘零到九’的数字,又下方对应写下‘0到9’的数字,叫母重光随意出题,多大的运算都可以,经过一番试验后,母重光表示叹服。

母重光正要开口说什么的时候,窗外又响起了那熟悉的“铛!铛!铛”声,原来是每天王府的夜课时间到了。

孟玄喆大致讲了下王府的夜校是什么,就问他愿不愿一起去瞧瞧,母重光两眼放光,他自是求之不得。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