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厂呢?”
“钢铁厂一期尚未建成,但第一座高炉己经点火进行了试生产,用铁水倒进模子里生产出了第一批铁锅。”
“己生产了数千口各种规格的铁锅。但目前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定价?”钢铁厂负责人王安踌躇道。
“嗯,大的就八十块钱一口,中号六十,小号五十,记住这个价格只是针对普通百姓的价格,以后对外售卖,价格我们再商议。”
听到这个价格,王安吓了一跳,这几乎是天价了。
一把朴刀才卖二十几块钱,而一口铁锅的成本还不足十块钱,就定下如此天价。
孟玄喆可知道,这玩意放在这个时代,那就是顶尖的高科技产品。
起初,他感觉这个时代的菜肴总不合他的胃口,究其原因,才发现是炊具的原因。
铁锅这看似简单的玩意儿,历史上,都是宋代才发明出来的。
没有铁锅前,有钱人家都是用釜或者鼎来烹饪食物,炒菜是别想了,只有各种水煮菜和炖菜。
著名成语——破釜沉舟,实际上砸烂的就是釜这种炊具。
至于普通百姓,那就只能用陶罐了,或者拿着食材就是一顿乱烤。
宋代老百姓家中最便宜的一口铁锅,通过购买力换算,后世价格都在数百元人民币之间。
宋代的铁锅周边国家可是羡慕得紧。
据史料记载,与辽金交战,城破后,士兵冲入百姓家中,不一定抢金银,但灶上的铁锅一定会被抢走。
要知道,照宋朝工匠的法子制作这样一口铁锅实为不易。
工匠需要靠手工敲打出完美的弧度,这需要极高的技艺和时间积累。
在草原部落间的战争中,铁锅成为了他们身上最珍贵的物品之一。
因此,“背锅”这个词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甚至草原上把铁锅作为传家宝来传承,当几个儿子不好分配时,都会砸烂,一人一块捡回去当煎锅用。
宋朝是因为铁产量得到了大幅提升,才有足够的铁用来改良铸造炊具。
宋以前,铁的产量非常有限,铸造兵器和农具都不够,哪会用心思将宝贵的铁资源,拿来铸造炊具。
所以孟玄喆,就用钢铁厂的试验高炉先试水生产了一批铁锅。
他生产的这种铁锅采用的是失蜡法一体成形技术,基本和后世的铁锅一致,比出土的宋代铁锅可薄多了,他有信心卖个好价钱。
“报社呢?”
“校长,报纸定价才1角钱一份,就算每期都全部售罄,也就够报社正常运转,至于盈利,实在有心无力。”报社社长何宏为难道。
“后面我教你个方法,你们报社盈利不是靠卖报那三瓜两枣,记住你们最大的价值是传递信息。”
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孟玄喆总觉得哪里没有对。
原本上午要结束的会议,并没有放这些人离开,要求下午再接着开。
吃过午饭,孟玄喆终于想起了哪里不对,现在手里的产业己经开始有跨行业,多渠道发展的苗条,怎么忘了最关键的东西。
现在各个板块,既要抓生产,又要搞销售,这不是低效运作又在浪费资源吗?
所以整合资源,并建立一套高效的秩序,是势在必行了。
将原定的会议,推迟到两天后,连夜召集母重光、李其、尹索、唐绪等人进行商议。
“恭喜啊,老蒋!”
“蒋部长,以后多关照我们报社哈。”
......
周围人的恭喜,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愉悦,反而是深感压力巨大。
蒋云来原本在银行副经理的位置上干得好好的,结果行长办公室通知,孟玄喆要连夜召见。
通过谈话才得知,刚刚成立的伟业集团审计部部长一职将由自己出任。
他上头没有什么分管领导,审计部首接对集团总裁负责,严格说是对殿下负责。
集团的奖惩条令里制定了很多一票否决事项,其中大部分都是由他们审计部提供数据作为参考。
如此,这岗位可真是个烫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