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军计划在明年征兵1.5万人,成立第一师,会上只宣布了连以上干部的任命文件。
其中第一师由唐绪任师长,尹索为政委。
这场会开了整整一下午,先后学习了《复兴军纪律条例》、《复兴军军官军衔条例》等新增的规范要求。
军委成员也为所有参会人员亲自授了军衔。
军衔制度是孟玄喆与几个军委核心成员反复协商后,慎重作出的决定。
这不仅是军人的个人能力和成就体现,也是军人的荣誉的象征,更是代表了军队的组织结构和指挥体系。
原本他是打算在实战中,鼓励大家凭战功去取得军衔,但考虑到指挥体系和军官的责任感,还是决定提前给大家授衔。
“福生无量天尊!”
一声道家特有的问候,打断了正在奋笔疾书的孟玄喆。
见门外站着一个清瘦的道人,手持拂尘在向他稽首,孟玄喆有些摸不着头脑。
前世尽管自己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但一首对道教和道士印象颇佳,无他,道教的思想和实践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很多发明创造都是道士搞出来的,比如中医的辩证明显就来明显源于道教。
他起身将这位道长迎了进来,并叫秘书看茶。
“道长如何称呼?”
“贫道缙云子,现在城西青羊宫挂单,俗姓莫,单名一个‘退’字”
孟玄喆想起来,这是刘程说的那个道士。
“原来是莫真人,久仰久仰,早听刘程谈起过您,本欲上门拜访,奈何事务繁杂,见谅见谅。道长登门,有何指教。”
得知道长登门关心的事,孟玄喆更是钦佩这位莫真人,原本今天他只是专程过来看刘程,刘程就特地带他游览了学校。
在学校后山上瞧见山后的工业园区,见有数根巨大烟囱在不停向外排放着浓烟,他很担心,非要缠着刘程带他来见孟玄喆。
这大楷是孟玄喆来到这个时代,见到的第一个有环保意识的人了,这果然很符合他们的理念,‘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尊重自然’。
孟玄喆也不避讳这对环境有污染,但也详细讲述了他在环境保护上做的一些努力,比如选址时的风向问题,污水的排放和处理这些。
更重要的是讲到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时候,这道人竟出奇的赞赏。
二人相谈甚欢,聊到中原的乱象,得知孟玄喆有意结束这乱世,这道士恳请让他也出一份力。
最后孟玄喆叫办公室出文,特聘他为学校科学研究院顾问。
孟玄喆也毫不保留的向其介绍了现在科学研究院的几项重大科研项目,他没有去选择研究颗粒黑火药和雷酸汞这些杀人利器,而是选择了去研究制作白糖这一战略物质。
这几天欧阳适很恼火,很多教师向其反应,华夏人民大学的很多学生闹着也要学校给他们发军装,尽管很多教师己经在上课前反复作了解释,但这群小子还是不服,现在有些人正在写申请要求转校。
所以今天恰巧碰到了母重光,他又分管着学生处,于是就先其说了这事。
“你尽管是复兴军的文职干部,但也是一名军人,能理解这身军装背后的责任吗?这身军装穿上就是一种责任,那些学生不知道,你难道不知道?。”
“你这学生处处长是怎么当的?”母重光拍着桌子吼道。
“军人也只是一种社会分工,那些学生,他们将来也会走上不同的社会分工岗位,都是建设华夏嘛,你自己下去做好引导工作。”尹索在旁边帮着打起了圆场。
孟玄喆和母重光看着学校内公共栏内里的《分工论》,赞不绝口。
“这状元郎,还是只有你能压得住啊”
“他呀!就是属牛的,不抽他几鞭子,不知道怎么拉犁。”
你看这几句写的真不错,尤其是这句‘各个职业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都是治国安邦,建设祖国。’言简意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