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逐鹿
十国逐鹿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十国逐鹿 > 第7章 改良印刷术

第7章 改良印刷术

加入书架
书名:
十国逐鹿
作者:
医界民工
本章字数:
2608
更新时间:
2025-04-21

孟昶听着史忠的汇报,眉头大皱。

这小子从获封秦王搬出皇宫始,简首换了一个人般,干出了许多他不理解的事来。

比如常常和那些亲兵护卫同桌相食,还时而寝则同屋。

每天天不亮便一起围着王府跑上两圈不说,私下还搞了个什么读书班,每日抽空亲自教授那些亲兵护卫识文断字。

“秦王白天都干些什么?”

“禀圣上,上午秦王殿下就一个人在书房埋头书写,不知写的何物,下午则带几个护卫到处转悠,找各种三教九流摆谈,有时候甚至还会到城外农庄里和那些老农交谈。”

“都聊些什么?”

“回禀圣上,小人不知哪里没有做好,殿下不怎亲近我与朱能等几位内侍,所以殿下平常并不将我等带在他身边,具体和那些百姓聊什么,小人也无从知晓。”

“秦王安排王府的长史、司马、功曹参军这些署官没有?”孟昶问道。

“尚未提及此事。”

“你回去吧!提醒下秦王不要误了后天的闻喜宴。”

孟玄喆正在奋笔疾书时,李其进来禀告,人找来了,孟玄喆看了看样本。

这是一本《道德经》,一页栏数9—12栏不等,其字体以颜体和柳体为主,字有小半钱大小,字迹清晰,刻印精美。

嘱咐李其将人带到客厅,随后他就过来。

孟玄喆用宋体字誊抄了半篇《千字文》,后世宋体字是专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

其笔画粗细变化得当,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衬线字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

孟玄喆对那几个人问道:“诸位皆是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按我写的这种字体能最小刻到多小呢?”

为首的老者拘谨回答道,“王爷,依老朽之见,这种字体特别好雕刻,况且笔画还少一些,至少能刻到钱币方空大小。

敢问殿下这种字体叫什么?这种字体真是方便雕刻。”

孟玄喆想了想,“既然这种字体方便雕刻印刷,这就叫印刷体吧。”

孟玄喆要求这些人将单个字体进行雕刻,那名老者不明白为何这么做,孟玄喆忙给这些人解释起活字印刷术的原理,这群人恍然大悟。

见工匠们领会了,便继续说:“只需将这些字模按需组合,就能快速排印出所需的各种文书。此法不仅省时,而且可重复利用字模,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

为首工匠犯难地道,“王爷,老朽听您这一席话,犹如拨云见日,这确实是一项革新之举,但可能要让王爷失望了。”

“何出此言?”孟玄喆不解问道?

“禀王爷,单个字刻成字模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啊,木头易裂,显然不合适啊。”

孟玄喆笑道,“孤给你们个方向,可先用胶泥做成规格一致的毛坯,然后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与铜钱边缘的厚度相似即可。接着用火烧硬,形成单个的胶泥活字,你们多试几次即可。”

待这几名工匠离去后,孟玄喆问起李其,找到合适的地方了吗?

“禀殿下,有两处合适的地方,一处在南边华阳县,一处在东边金堂县,今天要不要先挑一处看看?”

“改日吧!今晚宫中要举行闻喜宴,今天晚上就安排大家先复习昨天讲的知识。”

先帝孟知祥被后唐册封为蜀王时,为了笼络人心,仿前唐旧制,便在蜀中举办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充实政权根基。

今日又是三年一度的闻喜宴,孟玄喆也想会会这些千里挑一的举子,孟昶己答应他可在这些举子中挑选几人充作王府班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