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灭,纣王湮。武王伐纣,自是功高震天。然纣王受,以轩辕剑自斩头颅,将一身罪孽强赋予轩辕剑身,而轩辕剑再也承受不了天道业力的压制,遂分崩离析,不知所踪。也使得人皇气运受损,再无力权衡天道。自此,世间再无人皇。
然大周武王,为再聚人皇气运,穷尽毕生之力,终寻获九块轩辕剑碎片,命吕尚借先天之力,融轩辕、铸九鼎,以图人皇气运再聚,与天地同祚。然轩辕未齐,加之灵气溃散,纵使九鼎铸成,世间人皇之威亦不盛。
故大周起,人族王者,皆称天子,寓意王权天授,不可违抗。吕尚借先天之力铸鼎,此举违逆天道,因而受天道业力制衡,身受重伤,仙根被毁,这也导致他后来不得入封神榜,成就果位。
元始天尊不忍爱徒就此身死道消,便以圣人之力为其压制伤势,一个甲子之后。吕尚肉体溃散,天道业力强横,继而天下再生大乱之象。
为免天道伤及无辜世人,吕尚携封神榜,避居昆仑,潜心悟道,为人界寻求解脱之法。自此,人、仙两界分隔开来,天下再无能得道成仙者。
自吕尚走后,仙家避世,世间生灵涂炭。人间万物,受天灾之苦,难逃生老病死之痛。又罪恶多发,受天道业力所胁,报应轮回,万古亘今,世人更是尝尽诸多苦痛。若要不再受这人间疾苦,必要人皇再次崛起,权衡天道。
毕竟天道再强,终是死物。朝代更替,人族中兴,早晚有崛起之时。九鼎之力可聚,轩辕剑可归,人皇之威,亦可重掌天道。
在人皇的不懈努力之下,人族终得以获喘息之机。
今天下太平,国运昌盛,大周兴起。百余年间,兴仁者之师,破孽罪源流,使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安居乐业,将养生息。然天道之事未成,王权之业未竟,大周王室,亦不敢懈怠半分,自周烈王起,更是兴运河,便要道,以期富民强兵,增益人族气运。
自运河兴,至今己有二十年矣。然天道业力强势,轮回报应亘长,虽大周竭力,却仍力有不逮。北有大魏、北祁,南有大梁、后陈,星罗小国更是数不胜数。
各国边境,仍是躁动不安,局势一再紧迫;大周境内虽无战乱之苦,却仍有生老病死之痛,百姓安居,却也抵不过这疾病缠身,色衰年老,以至于饱受病痛折磨而死者数不胜数。这一切,都使得周王痛心疾首,势要权衡天道,解救万民于水深火热。
各国通商,往来便利,国与国之间联系日益密切,更有甚者,为兴商便利,客居大周,逐渐为大周源远流长之底蕴所吸引,世代定居大周,称周人。
大运河开辟,南北水势均匀,百姓农耕促织,生活富足,上位者深知居安思危之理,不满足于眼前的功绩,为使百姓免受病疾之苦,自开国以来,富农兴商,大兴教育,博学强智,更要求天赋异禀者,潜心修法,以证天道,早日助百姓脱离苦海,再不受病乱战争之折磨。
今有豫州之下辖泓岳书院,为院学之属。院内先生有数人,为首者称山长,有护院之职,下有司院两人,责院内日常杂务,及授业传道者数十人,都称先生。其中一位先生,年二十六七岁,姓潇,名子安,又因在院中是年岁最小的先生,故被弟子们私下称为“小先生”,而这一来二去的,书院的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先生们,也时常亲切的称呼他为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