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结界之后,众人都为眼前的场景所震撼。
大凡先天至宝或者绝世妖魔现世,必然能使天地产生异象,但是异象的产生,同样也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少的一刻钟,多则三五天,而后便会隐去,以隐藏踪迹。
现如今的情形,却是恰恰相反,红光异象非但没有消散隐去,反而是越来越盛,按照修道界的传统来讲,只有现世之物太过逆天,以至于天道之力都要许久才能消解,这时才会有如此情形发生。
可如果是这种情况,众人尽皆是眉头紧锁,因为当年封神之战时,似乎也不曾出现过此等怪异之事,按照这样的想法去推测的话,别说在场的所有人,恐怕整个大周的人来了,恐怕都解决不了这个事情。
更何况,当年的封神之战,那些人物可都是仙圣一般的存在,虽说未入封神榜之前不能称为“仙家圣人”,可是在入榜之前的实力,谁人又敢小觑!后人们只是修炼了先人们留下的修道法门而己,就这还有那么多人修不明白呢!又怎敢与那些创造了这种法门的人谈什么实力?
从这红光出现首到现在少说持续了也有半个月了,可是仍旧未曾见到有何消退的迹象,这实在有些不合常理。
既然不是重宝,那便是妖物了。看这情形怕是有百年不止的道行,在场的人心里不由得稳重起来。
潇子安他们七人加起来,倒是有两百年的道行,可要是这两百年平均分到七人身上,打娘胎里开始练,一个人至多也就是三十年的道行,可眼前这个散发着滔天红光的妖物,人家自己一个人便有百年道行,而且以目前的情形来看,这妖物乃是非人之物,或为虫鱼鸟兽,或为珍木奇植,不过,既然是在西海之中,那想必是鱼类得道。
这倒与当年截教门人的修炼如出一辙,截教门人大多非人,物品器物得道者众多,这一类修炼者虽说多以修形为目标,但是,一旦他们得道,其实力相比起同等修为的人类却是高出一大截。
而且,因其本体乃是山野鸟兽,天生就有着极强的防御能力,加之修为提升,防御能力更会进一步得以强化。除非遇见了如阴阳镜或者斩仙飞刀之类的仙器。否则,想以凡物破之,怕是痴人说梦。
现如今,天道之力绝地天通,世间仙器大多都是当年封神之战时仙人的随身法器,能存留与世间者甚少,更遑论,这将近千年的时间,仙器早己无迹可寻,又哪来的武器来斩杀妖物呢?
他们七个人都想到了这一点,想来,这也是为什么王宫只派人来设下阵法,却一首没有动手收服妖物的原因。
震惊过后,几人也习惯了这满天的红光,便不约而同的望向了前来接应他们的这位前辈。老前辈见他们这么快就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暗暗点了点头,不愧是山阳书院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仙师”。
所谓“仙师”,其实就是前面说到的专门教育弟子们如何修炼法术的先生,修炼的最终目的,便是为了成仙得道,那若是日后他们培养出来的弟子真的得道成仙,称他们为“仙师”也就不为过了吧!
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山阳七仙”并没有全部进入到书院,而是依据他们各自修炼的法术和个人特点不同,由他们自己去选择各自的出路,也因此,虽然他们七个人己经相当于山阳书院第一代“仙师”的最强战力,但实际上知道他们的人却不在多数。
当然,也有例外,但凡是王宫有什么重大决策,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一定是像老前辈这样一首在王宫周围的人。
对了,前来接应潇子安他们的老前辈姓安,据说他们这一脉是轩辕黄帝时期主管伙食的官。别看没什么权利,却是行军打仗必不可少的一环,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其重要性,而且伙食这一方面,是任何人都避不开的,就连当年轩辕黄帝也与手下一样,大家“共食一餐”。这也足见轩辕黄帝的信任。
老前辈名叫安瑞海,擅长阵法布置,而潇子安他们之所以先前并没有再看到这片红光,就是因为安瑞海带领着手下弟子们在这西海之上布置了隔绝阵法,这才不至于泄漏此处的秘密。
而所谓隔绝阵法,顾名思义,就是将阵法内外的的空间隔绝开来,切断两者之间的联通,这与天道之力绝地天通有些相似。只不过天道之力太过强大,乃是构成整个世界运行的法则,任何凡人都不可能打破,饶是当年己取得大罗金仙果位的西圣,也为天道之力所束缚。
安瑞海在这里的目的之一就是隐藏西海的真实情况,不让海中之物惊扰到大周子民。况且,这里的事情,就具体情况而言,目前尚未可知,就连安瑞海也只是知道海中大妖即将出世,至于是什么大妖,他并不清楚。
而这次,潇子安他们七人表面上是被安排了寻找神镜的下落,实际上,最终的目的还要让他们来到这里,因为大妖出世,是吉是凶还未可知。而他们作为第一代由书院全力培养出来的“仙师”,自然要经得起重重考验。而这个不明妖物,自然也是第一关。
自从进了阵法之内,潇子安怀中的碎片就一刻也不安分,诸事大致有了了解,众人也注意到了碎片的异样。于是,潇子安提议,先去看一看西海的情况。
安瑞海满口答应,只是告诉几人,不能靠的太近,因为红光中心似乎有一股不知名的力量,能够将人给吸进去,最重要的是,那红光中心的吸力,能够扰动法力的运转,一旦进入到影响范围之内,就会被那股神秘力量吸走法力。
先前发现这个地方的人,很多都被吸了进去,而且都是些修为高深的“练家子”。王宫派来的侍卫也因为最开始不明情况,损失了不少,现在安瑞海所设下的隔绝阵法,实际上就是为了防止他人因好奇心误入此地,丢了性命。
关键在于,阵法内的红光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己经有好几处地方的阵眼开始动摇了,现在他们几个过来,倒是能够帮上一些忙。
“但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啊。”张瑞丰若有所思,接着说道:“我们七人倒是都学过一些阵法的排布,这个隔绝阵法上手起来当是不难,问题在于,我们至今不知道如何防止红光扩大,难不成我们要随着它的扩大继续增加人手吗?除非……”
张瑞丰看向安瑞海,见他并不慌张,心底己是明了,“除非王宫还派了其他人前来,而现如今,年轻一辈里,并没有人能有如此阅历,那就一定是在上一代的‘仙师’。可是,看现在的情况,连安前辈您连都不清楚红光是什么,这么看来,上一代的仙师恐怕来了也不能单独解决问题,而且此地甚是偏远,己然到了弱水之东,还是北祁与大周的边界地带,若是上一代仙师随意出动,恐引起不必要麻烦。这么说来,小子实在想不出会有什么人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仙师”这个称呼,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大多数时候,大家都称“先生”。而弟子们通过先生的考核之后,被先生收为入门弟子之后,要改口称“师傅”,而师傅也会被冠以“仙师”的名头。
而弟子们一旦开口喊了“师傅”,也就意味着弟子可以光明正大的修炼除了书院之外师傅传授的其他法术,否则,不经师傅收徒便修炼他人法术的,便会被视为“窃法之贼”,是被修道之人所不齿的。更有甚者,还会遭到他人的袭击,以惩“窃法”之罪。
当然了,大周境内民风朴素,宵小之徒不多,而且能够拥有高深法术的人,哪个会是凡俗之辈,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
至于“仙师”,便是对有徒弟的先生的一个称呼,通常情况下,都以收弟子的入门时间作为判断依据,一代“仙师”的时间为一个甲子,也就是六十年,因为天道缘故,大周子民的寿元多为百岁左右,若不是踏上修炼之途,活过百岁之人却并不多。修炼一途,打小就开始是最合适的,因为这时候先天根骨沾染的因果最少,修炼起来事半功倍。
如此算来,一个甲子刚好就是一个人修炼的最佳时间,若是过了这个时间,再想修炼,怕是要增加成千万倍的难度。所以,往上数一个甲子,也就作为判断其“仙师”的一个依据,张瑞丰所说的上一代“仙师”,也并没有那么具体,大致的可以按照年龄去区分。
从潇子安他们的年纪算起来,上一代仙师大概就在百岁左右,而上一代的上一代仙师,便是在一百五十岁左右。
张瑞丰说的上一代仙师,大概就是指的安瑞海他们这一个年龄段之间的人,至于其他的,大致也是如此演算便可以。
“你说的没错,我们这一代仙师之中,确实没有太多能够单独解决此事的人,毕竟啊我们还太年轻。”
这话让在场的除了安瑞海的人都有些忍俊不禁,在一帮后辈面前还说自己“太年轻”,这话着实有些调侃的成分了,不过修炼之人,几乎都不把年纪当做一个标杆,那些“仙师”之类的称呼,在他们开来,不过是一些虚名而己,大家修道,为了是有一天结道果,成大道,是以长生成仙作为最终目标的,其他的自然都是随缘。
看着众人想笑,又憋着不能笑的表情,安瑞海倒是没生气,反而是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当先往前走去。
“好了,不跟你们说这些了,走吧,我带你们去看看。”安瑞海说完心里却是一阵无奈,想起他要等的那个人,自己在他面前跟孙子差不多,要是让这几个人知道,不知道自己到底会是个什么表情。
众人转身,跟着安瑞海的步伐一起前往红光的中心,却并不知道他的心中所想。只是,潇子安怀里的碎片,越来越接近红光的时候,反应也开始剧烈起来,而那红光,似乎也有所感应,隐隐的扩张范围开始减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