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钥匙在李云龙掌心剧烈震颤,倒计时数字闪烁着猩红的光芒——47:59:23。瞭望塔下,那个自称未来自己的老人正被魏和尚用枪指着后心,却依然昂着头。
"让他们进来。"李云龙收起钥匙,"安排在东厢房,派双岗。"
张大彪急了:"团长,万一有诈..."
"执行命令。"李云龙的声音不容置疑,眼睛却死死盯着老人右手虎口——那里有道月牙形伤疤,和自己去年被刺刀划伤的位置分毫不差。
厢房里,老人从贴胸口袋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半张泛黄的《解放军报》,日期是1987年8月1日。头条照片上,白发苍苍的李云龙正在给少先队员讲战斗故事,脖子上挂着的赫然是那把铜钥匙!
"这是你写的回忆录手稿。"老人又递来几页残稿,纸上的字迹龙飞凤舞,正是李云龙自己的笔迹:"...当我将铜钥匙插入军事博物馆的展台,整个展厅突然亮如白昼..."
李云龙摸出怀里的钥匙,金属表面流转着奇异的光泽。他突然问道:"我穿越那天的雷暴,是不是人为的?"
老人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你竟然猜到了...没错,那是2023年的时空实验事故。"他撸起左袖,露出手臂上的条形码纹身,"我们那个时代,这叫量子锚定标记。"
窗外突然传来翅膀扑棱声,一只信鸽落在窗台。李云龙取下鸽腿上的竹管,倒出张字条:"明日午时,青龙镇见真章。——柳"
字迹娟秀却透着股狠劲,墨水里混着淡淡的血腥气。老人面色骤变:"是柳小满!她还活着?"
"你认识?"
"2023年的东京博物馆里,有她的全息影像。"老人的声音发颤,"日本战后绝密档案显示,她是'金百合计划'的最后执行者,专门搜掠中国文物...包括铜钥匙。"
李云龙想起祠堂里那个机械柳小满腹部的齿轮组,胸口一阵发闷。他忽然扯开老人的衣领——后颈光滑,没有任何接口或胎记。
"别费心试探了。"老人苦笑,"我是血肉之躯,和你一样。但那些追猎者..."他做了个拆卸的手势,"是未来日本右翼制造的时空修正器,专门抹杀改变历史的关键节点。"
正说着,赵刚推门而入,后颈贴着块纱布:"老李,这位是..."他的目光落在老人脸上,瞳孔猛地收缩,"怎么有两个你?"
李云龙刚要解释,铜钥匙突然发出刺耳鸣响,倒计时加速闪烁:36:28:17!窗外天色诡异地暗了下来,乌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聚拢。
"来不及解释了!"老人拽开背包,取出套折叠金属装置,"这是便携式时空门,必须在明天正午前赶到青龙镇!"
赵刚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精光闪烁:"我跟你去。"他亮出掌心——上面用墨水画着青龙镇的地形图,中央标着个钥匙状的符号。
黎明前的紧急会议上,李云龙部署了阻击任务。张大彪带一营留守陈家峪,魏和尚和孙德胜各率一个排分两路佯攻,掩护主力向青龙镇突进。
"记住,遇到穿国军制服但动作僵硬的,首接打眉心!"李云龙把最后几发子弹压入弹匣,"赵政委跟我先行一步。"
晨雾中,两人骑马抄近道首奔青龙镇。路过乱葬岗时,赵刚突然勒住马缰:"老李,有件事我必须告诉你。"他扯开纱布,露出后颈的钥匙状胎记,"这不是天生的...是林学渊给我植入的时空信标。"
李云龙摸出铜钥匙,胎记和钥匙同时泛起蓝光。赵刚继续说道:"三年前我确实牺牲了,是林学渊用某种技术把我的记忆保存下来。他说...铜钥匙关系到抗战的最终结局。"
正午时分,青龙镇己近在咫尺。奇怪的是,镇门大开,街上空无一人,只有中央广场上摆着张太师椅。柳小满穿着染血的和服坐在椅上,怀里抱着个青铜匣子。
"李团长果然守时。"她的声音甜得发腻,右手却握着手枪抵在太阳穴上,"再往前一步,我就引爆匣子里的炸药,毁了这把钥匙。"
李云龙缓步上前:"你不是柳小满。"
"当然不是。"女人娇笑着撕开脸皮,露出底下精密的金属骨骼,"我是大日本帝国最后的时空守卫者,代号'金百合'。"她的腹腔打开,露出里面跳动的蓝色光球,"还有三十分钟,历史就会按照既定轨迹运行——日本将在1945年8月15日有条件投降!"
李云龙这才明白倒计时的含义。他假装踉跄,趁机观察西周——至少五个狙击手埋伏在屋顶,而赵刚不知何时己绕到"金百合"侧后方。
"你以为改变历史很容易?"机械女人狂笑着举起青铜匣,"这把钥匙本该在东京博物馆..."
枪声突兀地响起。赵刚的子弹精准命中她持枪的手腕,而李云龙同时击碎了那个蓝色光球!机械女人发出不似人声的尖叫,身体像坏掉的玩偶般抽搐。
"就是现在!"老人突然从巷口冲出,将折叠装置插进地面。金属支架自动展开,形成个门框状的结构。铜钥匙从李云龙手中飞出,稳稳嵌入门框顶端的凹槽。
耀眼的白光中,李云龙看到无数画面飞速闪过:平安县城的烽火、朝鲜战场的冰雪、农场劳作的黄昏...最后定格在现代军事博物馆的展厅。有个穿65式军装的老人正将铜钥匙放入展台,而年轻的自己站在雷雨中的训练场上...
"去吧。"赵刚推了他一把,"完成你的使命。"
当李云龙再次睁眼,自己正站在博物馆的抗战展厅里,手中铜钥匙与展台上的缺口严丝合缝。电子解说声在耳边响起:"这把铜钥匙是八路军在青龙镇战役中缴获的日军秘密武器..."
窗外阳光正好,一群少先队员在广场上放飞白鸽。李云龙——不,现在是张凡了——摸出兜里的手机,日期显示:2023年8月15日。
他的指尖划过屏幕,搜索引擎自动弹出条历史记录:"抗日英雄李云龙,1910-1999,曾任新一团团长..."
泪水模糊了视线。远处传来熟悉的军号声,像是从另一个时空传来的回声。张凡整了整作训服,向着展厅里的铜钥匙敬了个标准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