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改字搞事情
我在古代改字搞事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我在古代改字搞事情 > 第八章 戏班危机

第八章 戏班危机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古代改字搞事情
作者:
云不知月
本章字数:
2878
更新时间:
2025-05-10

林府刚从赌债风波中缓过神,这天午后,烈日把青石板晒得发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门房匆匆跑来通报,城中最大的戏班“锦绣坊”班主刘德顺亲自登门,说是有天大的难事相求。

林悦在花厅见到刘德顺时,这位平日威风八面的班主正攥着褪色的汗巾,眉头拧成个死结。还没等林悦开口,他“扑通”一声跪下:“林姑娘,救命啊!您一定要救救我们戏班!”

原来,三日后便是知府大人的五十大寿,钦点锦绣坊在寿宴上唱堂会。可偏偏祸不单行——台柱子“玉面观音”苏玉娇昨日在练身段时不慎崴了脚,肿得像个发面馒头;更倒霉的是,存放戏服的樟木箱被老鼠咬出十几个窟窿,金丝绣线散落一地,连知府夫人指定要看的《贵妃醉酒》戏服都成了破布条。

“若是不能按时演出,我们不仅要赔三千两违约金,戏班百年招牌也要砸了!”刘德顺说到动情处,老泪纵横,“那些跟着我几十年的老兄弟,就要流落街头了!”

林悦正思索对策,系统提示音在脑海炸响:【检测到当前剧情——锦绣坊因无法演出,赔光积蓄解散,林悦因推荐不力遭众人指责(进度25%)】。铜镜适时浮现淡金色文字,她盯着“散”字,指尖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将其改成“火”。文字重组的瞬间,新剧情跃然眼前:【锦绣坊因创新演出大获成功,一跃成为京城第一戏班,林悦声名远扬(进度25%)】。

“刘班主,先请起。”林悦扶起老人,眼中闪过狡黠的光,“我有个法子,说不定能化险为夷。不过,咱们得反其道而行之!”

她带着戏班众人来到城西布料市场,在一堆边角料里翻找。当她买下几大捆金粉、亮片和荧光颜料时,伙计们面面相觑——这些东西,和唱戏有什么关系?更离谱的是,林悦还把裁缝铺的旧窗帘、铁匠铺的碎铁皮,甚至林府丫鬟的碎花围裙都搜罗了来。

回到戏班后台,林悦撸起袖子当起总指挥。她让绣娘把破洞戏服缝上亮片,用彩绸做成飘逸的披帛;旧窗帘剪成云纹,刷上荧光颜料,挂在戏台后方;又命铁匠将碎铁皮打造成会反光的护腕、肩甲。原本破旧的戏服,在她的巧手下竟成了流光溢彩的霓裳羽衣。

剧目安排更是大胆——她放弃传统唱段,将《白蛇传》改编成武打戏。让擅长翻跟头的小生反串白娘子,着重突出剑术打斗;又给小青配上荧光棒,法海的禅杖则缠上会发光的红绸,一场“法术对决”变成了光影盛宴。

演出当晚,知府大人的寿宴上灯火通明。当白娘子踩着鼓点登场,戏服上的金粉在烛光下闪烁,手中软剑舞出圈圈银光时,满堂宾客倒吸一口凉气。更绝的是法海与小青的对决——随着锣鼓节奏加快,荧光棒划出五彩光圈,禅杖红绸如火焰翻飞,配合特效师撒出的干冰烟雾,整个戏台宛如仙境。

“好!”知府大人第一个拍案而起,花白胡子激动得首颤,“这新颖的唱段、奇特的装扮,真是闻所未闻!比宫里的戏班子还出彩!”

台下叫好声、掌声此起彼伏,有人甚至掏出银票打赏。刘德顺站在后台,抹着眼泪首念叨“活见鬼了”。苏玉娇坐在轮椅上,拉着林悦的手首晃:“林姑娘,您不仅救了戏班,还让我们看到了新路子!往后您就是我们锦绣坊的大恩人!”

这场“神仙戏”很快传遍长安城,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说书人连夜改编故事,茶馆里人人都在模仿荧光棒的招式。老夫人看着林悦带回来的打赏银子和知府亲送的谢帖,气得摔了三个青花瓷瓶,却也只能干瞪眼。

林悦倚在窗边,把玩着戏班送的纪念戏票。月光洒在票面上的荧光云纹上,泛着神秘的光。她知道,这次的成功不只是运气——但她没想到,这场轰动全城的演出,竟引起了一位神秘人物的注意。而更惊险刺激的挑战,正藏在暗处,等着她用改字系统去破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