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敏和玉如安干脆光脚走在沙子上。
此时遇上在海边收集贝壳的宫人。
“见过陛下、首辅。”
宫人们斜挎着装满形状各异贝壳的篮子,行礼。
“这些贝壳是做什么的?”玉如安问道。
“回首辅,是用来修补宫殿的,因为琉璃工艺失传,执海官家族后人想出了用这些贝壳磨成粉,修缮破损暗沉的琉璃。”
燕敏点点头,又问:“那鲛海宫的宫人一般都居住在何处?”
“回陛下,这里修建了地宫,与宫殿各处是相通的,陛下有任何需求只要通过传音螺吩咐,地宫中的宫人自会出现。”
怪不得她和玉如安在殿内闲逛时,却没见到多少宫人,倒是海螺随处可见。
“陛下可以在晚上出来赏夜景,太阳落下之后,海边的浪花会泛起蓝光,非常美丽。”
“但切记不可靠近,深夜时分,不易分辨海水的流向,容易被浪卷走。”
待宫人们挎着满载而归的贝壳离开后。
燕敏和玉如安又在沙滩上发现了一些零零散散的琉璃瓶。
有的在沙面上,有的掩藏在沙子下。
燕敏随手打开了一个,里面装着一张小纸条。
[辰武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晴好,阿临在海上捕鱼,他居然骗我,那些鱼都是让宫人捕的,他就抓到一只小螃蟹,阿临是大笨蛋!]
燕敏不自觉的扬起嘴角。
玉如安也随手捡了一个琉璃瓶。
[辰武西十西年,八月初二,阴转小雨,小霞问我,她这么普通,站在人群中总会被人忽视,不像我,这么耀眼,时刻被人惦记,为什么那日我会选她?因为在我最悲伤的那天,她捡走了所有掉在地上的珍珠,捧在手心,如获珍宝,那时她的模样,让我想起了母后。]
玉如安想,他大概知道为什么皇帝燕临会在鲛海建这座鲛海宫了。
他不仅仅是为了记录与皇后的恩爱,也是为了纪念他的母亲。
晚膳过后,燕敏和玉如安相互靠着坐在沙滩上看夕阳。
“他们真的是一对特别温柔幸福的帝后,为什么后来,皇室的帝后都像是一对怨侣了呢?”燕敏不解的问,正如燕云清和萧月容,一个被逼而死,一个为了她人伤情而死。
“或许后来的他们都被权势蒙蔽了双眼,夫妻之间的真情就在这些无上的利益面前被消磨殆尽了。”
玉如安说出自己的见解。
“如果可以,等着一切都结束后,我们也可以来这边常住?”
“……”
燕敏没有回答,玉如安低头去看,发现她安静的枕在自己肩上睡着了。
夕阳己经落下,夜色降临。
蓝色的幽光随着海浪忽远忽近的舞蹈。
只是今天,燕敏没来得及观赏。
玉如安将燕敏抱起,缓步回宫。
带着侍卫巡查的执海官,望着他们二人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回到府邸,执海官在书房里翻箱倒柜。
一个貌美的妇人进来,询问道:“夫君在找什么?”
“燕临皇帝的画像,找到了!”
执海官打开画像,置于桌案上。
妇人凑过去打量了一眼:“没想到时隔百年,再看古人,竟有种惊为天人之态。”
“太像了。”
“像什么?哦,是今日来访的女帝吗?这皇室的血脉就是好,如此风华绝代的样貌还能继承下来,延续至今。”
“不,不是,是那位首辅大人,与燕临皇帝特别像!要不是知道咱现在的君王是女的,我差点就认错了。”
“什么?怎会如此?那女帝呢?”执海官的妻子吓了一跳。
“女帝相貌自是不差的,但与燕临皇帝……不好说,这件事啊,还是藏在心里,万一被降个污蔑皇室的罪名可就玩完了,咱还没有生儿子呢!”
执海官的妻子认同,但突然想到什么,生气的问道:“怎么?生女儿就不行了?”
执海官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赶忙圆场:“生!都生!无论男女,咱的家族手艺都能传下去,夫人莫生气,别动了胎气呀。”
说完执海官还小心翼翼的摸摸妻子平坦的肚子。
“才诊断出结果多久,我身体好着呢,油嘴滑舌!”妻子打趣道。
距离国都的冬日过去,还有三个月。
燕敏打算先好好休养,再忙政事。
比起询问执海官,东南临海周边的村落民俗,不如去亲自体验。
燕敏同玉如安让宫人准备了一些朴素的衣裳。
燕敏自己己经换了一身浅蓝色素雅衣裙。
正在一件一件的朝玉如安身上比划着男式衣袍。
“怎么回事,斐郎无论穿什么,好像都掩盖不住你这天生丽质啊。”
玉如安好笑又无奈的晃了晃脑袋。
“穿哪件都可以,等会我带个面具就好了。”
“哦,也对,就是因为你的脸太招摇了……”
不等燕敏说完,玉如安取过宫人手中的面纱系在了她脸上。
“?”
“还说我招摇,你也是!”玉如安轻点了一下燕敏的额头。
燕敏瞪了一眼,转身就命人去准备面具。
戴着面具、面纱的年轻夫妻就这么进了临海附近的一个村庄。
也是赶巧了,他们正好遇到村里有人办喜事。
但玉如安很快就发现哪里不对劲。
“奇怪,村民们好像都愁眉苦脸的。”
“这不是喜事吗?难道另有隐情。”
燕敏询问一个唉声叹气的老妇人:“老人家,怎么办婚事,都哭丧着脸?”
“你是外地来的?这不是什么寻常喜事,这是……哎,是冥婚。”
原来,是村里的大户人家的公子早逝。
为了配冥婚,在村里寻找愿意卖女儿的人家,可以黄金相赠。
如此正中村中有名的赌徒心思。
他的妻子早逝,给他留了一个拖油瓶。
他早就想摆脱了。
于是他立刻将十三岁的女儿捆了卖给那户人家。
虽然村人们都很可怜小丫头,但没有人敢阻拦。
这种习俗在村里是很常见的,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儿女还未成家就早逝。
之所以没人用己逝的女尸来配冥婚。
是因为村子里的人都互为邻里,将己经下葬的尸首再挖出来,也是不合习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