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玉如安等也不等他就向宫门外走去,赶忙追上前:“你穿这么扎眼,就不能小心点,万一这路上遇到什么磕磕绊绊的,坏了陛下的计划就不好了。”
玉如安笑道:“办起正事来,你倒是聪明了许多,叫你配合我其实很简单,保证玉某的安全即可,口舌之辩玉某一人足矣。”
季垣撇了撇嘴,难得乖巧:“我就知道,感情是让我当护卫!大材小用,暴殄天物啊!”
日落西山,天色逐渐暗下来。
翠羽宫前往迎宾宴大殿的宫道要穿过一处清竹幽潭的石廊,这里本就是清幽之景,故而巡守侍卫也很少经过,免得打扰贵人们的雅致。
玉如安和季垣带着少数宫人从石廊上行至过半,季垣突然动了动耳朵,清风竹叶飒飒落下间传来一簇不和谐的气流,大声吼道:“都蹲下!”宫人们嘤嘤呀呀赶紧蹲下。
玉如安稳如泰山的停在季垣身后,顷刻间季垣手中长刀出鞘利落的挥舞了三两下。
玉如安眯眼观察地面上多了五六片被斩断的竹叶:“如此暗器,神不知鬼不觉间便取人性命,他们倒是真敢冒险。”
季垣有些着急:“人家都要抹你脖子了,你还有心情感慨?小心!!”正说着季垣转头看玉如安,正巧瞥到其身后一片花瓣正以十分凌厉的速度袭来。
拽住玉如安扯至身后,刀鞘横上一挡,花瓣竟能与他的寒铁鞘碰撞出声响来,若是真划脖子上确实见血封喉啊!“他大爷啊!用这么精细的暗器偷袭!真是麻烦!不过这里的危险气息似乎不在了,才过两招就跑了?这么怂!”
玉如安皱眉看着刀鞘低语:“飞花折叶……外邦高手。这两招不过试探罢了。”
正说着,十名巡守侍卫行至此处,为首侍卫解释道:“玉首辅、季将军,陛下口谕命我等前来护送。”
季垣刚想骂两句,嫌弃他们来的迟,玉如安按住他的肩:“谢陛下隆恩,有劳了。”
后面一路平安,玉如安才小声提醒季垣,从现在起你我都要表现的很受陛下重视,宴会上也要处处压碧辉王子一头。
对此季垣本就不忿,早上敏敏亲迎那个王子,此时此刻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他也乖乖的按玉如安所说,昂首挺胸的摆出了一副大将军耀武扬威的气势来。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行至大殿门口,通传内侍也是洪亮一报:“首辅玉如安、北夜将军季垣,到——!”原本哄闹的宫殿渐渐熄下声音来,好奇的看向殿外。
玉如安看着己入主座的燕敏,金壁耀眼的龙椅和一身黑金色龙纹华服,显得那么夺人心魄,再看一眼侧席的抚应晖似笑非笑的朝着她举杯敬酒,玉如安只觉得他宛如一只黄鼠狼,没安好心。
燕敏余光早己黏在了玉如安身上,这身白色华服虽说比不上皇夫规制的礼服,但也是她亲自挑选的花样。
第一眼就觉得玉如安是最适合不过的人,此番颜色更是令燕敏心痒痒的。
索性借着玉首辅和季将军入席,忽略了抚应晖的敬酒,“斐卿、季垣,快快入座,碧辉王子的使团带来了抚晖国有名的表演戏团,眹正等你们一同观赏呢。”
抚应晖眼中闪过一丝黯然,随即又是一副笑意盈盈的模样看向玉如安,唇角勾起,喜色却未达眼底:“这便是陛下刚刚所说的首辅大人吧,今日一见确实是个顶妙的男子,本王自认为在抚晖国无人能及的美貌,也要甘拜首辅下风。”
“碧辉王子说笑了,海月国地大物博,人口之多,要论起美貌,玉某实在是排不上前首。”玉如安顿了顿,望了一眼垂下眼睑泛着浅浅醉意微笑着的燕敏,“单是陛下后宫中的青年才俊与臣较之也是有过之无不及啊。”
燕敏不动声色的挑眉,玉如安是会呛人的,连带着她的后宫都要数落一番。
抚应晖咬了咬牙,忍住怒气哼笑一声,好你个玉如安,自谦也就罢了,竟敢说自己连女帝后宫里的男宠都比不过,这不就是嘲讽自己到了海月国根本就是个小丑,连暖床的资格都不配?
面上倒是说的好听,此人若在抚晖国早就将他拔舌剥皮了!
宴席间戏团表演的功夫,各路神仙心思各异。
几轮精妙奇幻的表演下来,燕敏很是满意,大夸特夸一番,“抚晖国的戏团表演果然精彩,来日两国商贸互通,戏团也可常来巡演,让吾海月国的百姓们开开眼呐!”
“陛下若是喜欢,本王可在这皇宫中组建戏团为陛下专属表演!”抚应晖看着那张美丽端庄的面庞,有些痴醉,纵使杯中的佳酿并不醉人,他也甘心为她沉醉。
他见过太多向父皇谄媚的女人,自己的母妃也不例外。
若非能得父皇一丝偏爱,他也不过是可以随意丢弃的棋子罢了。
父皇看似将荣宠赐予母妃和他,实则是利用他们抵挡后宫中的阴谋诡计,在众人看不见的背面,悉心培养着他最满意的继承人。
幼时便看穿一切的他不得不长久扮演起令父皇满意的乖张皇子,因为他明白自己早晚有一天会被父皇当做筹码送出去,不如就由他亲自选择这场交易的目的地。
游历岭南国时他听说了海月女帝的事迹,他第一次知道原来女人也可以做帝王。
并且做的如此出色,她仅凭一己之力就能震慑住侵蚀朝野的世家,她所推行的新政政策更是打破了人们传统的认知,开创前所未有的先例。
因此他借由通商和亲的说辞,想要提前结束自己被控制的人生,不惜代价为抚晖与海月建立牢靠的友好邦交。
只是他的这位父皇并没有因此放心,甚至派了私兵监视他。
燕敏神色淡了几分,未立刻答复。
玉如安了然的笑望着抚应晖,十分顺口的接下:“碧辉王子有所不知,陛下素来喜静,皇宫中也从不豢养民间艺人。此意并非陛下不喜这些,而是因为这些民间艺术皆是千百年来人民祖先的传承,放任其在大陆各地推广,才能实现更好的传承,此为百姓之福。若是豢养在宫中独享,岂不是断了后人,亦是限制了民间百态的融合,不能与时代共存的艺术,便不能为之增添富有特色的灵魂,此乃后世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