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守护数百年大唐
只想守护数百年大唐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只想守护数百年大唐 > 一百四十一章

一百四十一章

加入书架
书名:
只想守护数百年大唐
作者:
望缺
本章字数:
4182
更新时间:
2025-07-01

她没有提“上元”(避免涉及敏感的议题),更没有提萧淑妃力荐的“佳隆”(那在她看来太过肤浅),只字未提自己的“倾向”,却句句都在引导李治看向那个最符合当下政治生态的选择——“永徽”。

李治看着武曌沉静聪慧的面容,听着她得体又暗含深意的话语,心中的天平己然倾斜。

武曌的“建议”,没有外戚的压力,没有恃宠的骄横,没有私欲,只有对国事的关切和对正统的维护,这让他感到舒适。

而且“永徽”这年号还能安抚住关陇贵族,毕竟自己现在权力还不集中。

对比王皇后的依赖外戚和萧淑妃的浅薄张扬,武曌的格局和手腕,高下立判。

“嗯,媚娘所言,甚合朕心。”

李治拿起朱笔,在“永徽”二字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传旨礼部,明年改元——永徽!”

年号“永徽”的诏书很快颁行天下。消息传到后宫:

立政殿王皇后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的“建议”被采纳了,舅父柳奭也颇为满意。

但她并未意识到,李治选择“永徽”,更多是出于自身政治考量和对武曌话语的认同,而非她的影响力。

她的地位,并未因此得到实质性的加强。

淑景殿萧淑妃得知自己力荐的“佳隆”落选,

而“永徽”被选中,顿时气得摔碎了心爱的玉盏。

她认为是王皇后暗中作梗,同时也迁怒于武曌。

“定是那姓武的贱人在陛下面前进了谗言。”

她咬牙切齿,对武曌的嫉恨更深一层。

她也将未能选上“佳隆”视为儿子“失宠”的信号,危机感陡增,更加迫切地想要巩固自己和儿子的地位。

此时,手下心腹老宫女急忙提醒她:“淑妃,这武曌与皇后站在一块,恐对您不利。”

萧淑妃闻言,心中咯噔一下,确实如此,“那,依你之见?”

“淑妃得拉拢一个,打压另一个,方为上策。”

“嗯,言之有理,武曌的地位低一些,就拉拢她吧。”主仆俩人达成了共识。

对于年号的选择,甘露殿武曌早知道结果,面色平静无波,只是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于胸的微光。

她成功地引导了李治的决策,既未僭越,又展示了自己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

更重要的是,她让李治在“永徽”这个看似王皇后阵营支持的年号选择中,感受到了她的存在。

这场关于年号的“暗战”,她兵不血刃,便加深了帝王的信任,同时给王皇后制造了虚假的安全感,更激化了萧淑妃的焦躁。

武曌心中也在思量,从起初自己努力学习忠勇侯的长处,到后来有太宗亲自教导李治,自己在一旁偷学了帝王术,不知怎地,

现在看来总感觉侯爷身上有一种很神秘而高深的智慧,在众人根本想不通的事情上,侯爷往往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就能解决掉问题。

而此时这位忠勇侯正在河东晋州招集工匠,随着灾情的稳定,现在的他要采铁冶铁。

“圣人是很放心你,但听兄长一言,铁这一块上,不要去碰,里边的关系很乱,”牛进达在一旁好声好气的劝江逸风。

“无妨,不管那些关系,马上冬天将至,如此多的灾民很多甚至衣袍都没有,我就想打造一种能让这遍地的煤炭变废为宝的御寒炉子。”江逸风对整个朝廷的官员都是一种巨人看蝼蚁的姿态,当然听不进任何人的话。

晋州临时搭建的工棚区,炉火熊熊,铁水奔流。

江逸风不顾牛进达的劝阻,顶着巨大的压力(铁器、燃料开采涉及的利益盘根错节,地方豪强、甚至朝中某些势力都视此为禁脔),强行征调工匠,开矿采煤,设立简易冶铁炉。

简易的工坊内,

“侯爷,这……这黑石(煤)烟大味毒,稍有不慎就闷死人,根本没法在屋里烧啊!”一名老铁匠看着堆积如山的煤炭,愁眉苦脸。

江逸风戴着傩面,蹲在一堆水冲洗过又晾干的劣质煤块前,随手拿起一块掂量着,声音透过面具,冷静而笃定:

“烟毒?那是烧法不对。此物蕴热甚巨,弃之如敝履,暴殄天物!”

他脑海中闪过前世记忆里那些高效取暖炉的模糊轮廓。

接下来的日子,江逸风几乎住在了工坊里。

他摒弃了传统炉灶的构造,以生铁铸造炉体:

双层炉壁:内层盛放煤块燃烧,外层形成空气夹层。

底部风门:可调节进风量,控制燃烧速度。

顶部烟道与回风设计:这是关键,炉膛上方并非首通烟囱,而是设计了一个曲折向上的铸铁管道,并在管道中段巧妙设置了一个可调节的回风板。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并非首接排出,而是在这曲折管道中回旋,充分加热炉体本身和夹层空气后,才从顶部烟囱排出。

同时,回旋的热气流在炉体内部形成负压,不断从底部风门抽入新鲜空气助燃。

炉盖与炉盘:厚重的铸铁盖板可密封保温,顶部平整炉盘可置物或加热汤水。

当第一个原型炉在工棚里点燃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只见乌黑的煤块在炉膛内迅速燃起稳定的火焰,烟囱冒出的烟却异常稀薄,几乎看不到浓重的黑烟。

更神奇的是,炉体本身迅速变得滚烫,热量透过双层炉壁持续而温和地散发出来,整个工棚暖意融融,却没有丝毫呛人的煤烟味。

“神了!真神了!”

老铁匠摸着滚烫的炉壁,激动得语无伦次,

“侯爷!这……这炉子,烟都跑哪儿去了?还这么暖和,这有毒的黑石头……真成宝贝了?”

江逸风面具下的嘴角微扬:

“此炉,便名为‘回风炉’吧。” 他立刻下令,集中所有铁匠,全力铸造这种结构相对简单、用料也不算奢侈的回风炉。

同时组织人手,大规模开采附近易得的露天劣质煤拿去水洗。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