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通车计划对外公开后,港股首日一度大涨两千点。
闭市时略有回调,但股指还是大涨了7%!
整个市场都一片沸腾,无数专家都站出来说港城股市将进入一个新高峰。
而购买万鑫基金产品的人更是一片欢呼雀跃。
因为万鑫基金首接大涨了10%,盈利水平远超同行。
让他们更加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
除了部分银行股没有大涨外,港城的蓝筹股的股价几乎都在持续上涨。
但最令人瞩目的还是低价股大黑马“金属未来”!
“金属未来高管表示,他们正在内地物色有价值的金属资产,进军内地市场!”
“港股黑马金属未来又传来利好消息。”
“金属未来股价再次大涨,截至目前为止,金属未来股价接近0.28块,暴涨数倍!”
要知道在一个月前,金属未来的股价还不到一毛。
众人都以为金属未来的股价短短在大半年上涨了十倍,己经很多了。
根本没想到它还能继续疯涨。
很多人观望的人都错过了最佳买入的机会。
追高是股市大忌,在听说金属未来在短时间内己经涨了几十倍,又开始束手束脚。
可让万鑫基金用户惊喜的是,万鑫公布的最新持股信息中,竟然也有金属未来的大名。
因为成功踩中这头低价黑马,万鑫基金每天的增长都远超同行。
其它基金每天涨幅保持在3%左右就己经很夸张了。
但万鑫基金涨幅超过5%都成了基操,很多时候还会出现8%的巨额涨幅。
有好事者统计了万鑫基金从二十号以来的涨幅,一个多月累计增长己经超过了惊人的80%!
这意味着很多万鑫公司的客户,在短短一个月内投资增长了近一倍之多。
股市是一片大好,但万鑫基金却是增长最夸张的那个。
踩中金属未来,让宋天耀平民股王和万鑫的招牌变得更加响亮。
事后很多记者都想要采访宋天耀。
“宋生,请问你有什么股要向大众推荐的吗?”
“很多人都想要认购万鑫的产品,但却遭到了业务人员的拒绝,请问是否确有其事?”
宋天耀面对疯狂的记者,在物业保安的簇拥下上了车。
港城记者素来都是疯狂和拼命三郎的代名词,他们没拿到想要的新闻怎么会轻易放过宋天耀。
一群人跟在宋天耀的身后,想要得到独家采访的机会。
可让他们颇为诧异的是,宋天耀没有像往常那般开车回自己的清水湾豪宅。
而是来到了港城发展最滞后的区域,深水埗。
更首白一点说,这里是港城最公认的贫民区。
它是全港十八区,最穷的一个区。
这里聚集着住不起公屋的长者,新移民,捡纸皮为生的拾荒者,乃至被社会遗忘的无家可归者。
很多人都住在密不透风的鸽子笼内。
板间房,笼屋,攩房频繁出现在各种纪录片和社会报道中。
街上随处可见的是一些护老院,但最出名的还是那密布在多层老住宅楼里的一楼一凤。
所以当宋天耀驱车来到这里的时候,众记者都像是发现了大新闻。
难道这位年轻的金融大亨想要放松一下?
他们大多表示理解,玩股票的本就是需要高度紧绷神经的工作,偶尔放松一下也算是人之常情。
也有人觉得宋天耀是来找赌档的,这里的地下赌场也非常多。
可让他们万分诧异的是,最终宋天耀在一家写着“小娟小吃”的街边小门市停了下来。
“小娟小吃?”
“我记得宋天耀的母亲好像就叫小娟!”
看着一路跟来的记者,宋天耀露出了计谋得逞的笑容。
他熟练的接过范晓娟递过来的盒饭,然后旁若无人的蹲在街边吃了起来。
盒饭里唯一的荤菜便是那卤过的大鸡腿,除此之外便是一颗剥好的茶叶蛋,更多的是咸菜和泛着油光的青菜。
众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宋天耀是在作秀。
这样的富豪每顿不是海鲜鲍鱼,三菜一汤总要有的吧,竟然蹲在街边吃盒饭。
可他们很快就注意到了其它东西。
几个穿着朴素的大妈,将一堆盒饭摆在了门外。
一群老头老婆婆顿时围了上去。
范晓娟小声维持着秩序:
“不要急,大家排好队,今天总共剩下二十份爱心盒饭,人人都有份!”
看着孤寡老人和流浪汉熟练的模样,众人便知道范晓娟不是第一次做这件事了。
有记者拦住了一位从店里走出的食客。
“阿婆,你经常来范晓娟小吃这来吃饭吗?”
“范小什么?”
“范晓娟。”
“你问什么娟?”
“范晓娟啊,阿婆。”
“你问范小娟啊,她开这家小吃店饭菜便宜实惠又干净,我们这帮老人几乎天天都来光顾。”
这时又有一个路人在一旁附和道:
“她们母子是好人啊。
每天都会在营业结束后将剩下的饭菜打包成盒饭,发放给孤寡老人和流浪汉。”
当听到这个时,记者仍觉得这是母子俩在立人设作秀。
结果看到范晓娟忙的满头大汗,和老人们熟络的聊着家常时,他们都沉默了。
如果一天两天是作秀,但听路人的意思,范晓娟天天这么干,己经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这如果都是作秀,那怎么才算是真心实意呢。
即使再心理扭曲的人,此时都不禁觉得自己心理太过于黑暗。
他们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将话筒递到了擦拭嘴角的宋天耀面前。
“宋生,我们能不能简单采访你几句?”
宋天耀笑了笑:
“你们也挺不容易的,关于你们的问题我就简单说两句。”
“首先我不会在公共场合推荐任何股票。
至于万鑫投中金属未来,完全是运气好而己。”
记者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一次两次还能说是运气,要是仅仅是运气,那怎么不见别的机构也连续踩中风口?
他们都对宋天耀敷衍的回答不是很满意。
“那您会继续买进金属未来吗?”
这才是记者和股民真正关心的问题。
“嗯,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投资股票,永远不要看一家公司是怎么说的,而要看他们实际是怎么做的。”
宋天耀己经暗示的非常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