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丰农业总部的控制权之争余波未平,林浩的目光己投向万里之外的欧罗巴大陆。莱茵河畔的暮色中,他站在刚收购的“欧陆食品”工厂前,斑驳的红砖墙上还残留着半个世纪前的标语。陈雪莹举着翻译器靠近,声音混着远处教堂的钟声:“林总,欧盟反垄断局突然延长审查期,怀疑我们......”
“因为这批冷战时期的档案。”林浩推开锈蚀的铁门,手电筒光束扫过布满灰尘的文件柜。泛黄的卷宗上印着“东陆人民联盟”的徽标,纸张脆得一碰就簌簌掉渣,“他们怕这些东西揭开某些人的伤疤。”
地下档案室的霉味呛得人喘不过气。赵明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翻开一本日记,德文翻译在耳机里急促响起:“1983年11月7日,为保障冬季蔬菜供应,我们在防空洞建立秘密温室......”林浩突然按住他的手,目光锁定在夹在日记里的照片——穿着工装的工人站在无土栽培架前,背景墙上的标语赫然写着“让科技扎根土地”。
“把这些资料全部数字化,重点标注农业技术相关内容。”林浩的指尖划过照片上工人粗糙的手掌,想起母亲账本里同样布满老茧的字迹,“通知法务部,向欧盟提交开放档案承诺书。”
“可是林总!”陈雪莹急得跺脚,“反垄断调查己经让股价下跌15%,青铜资本正在趁机......”
“青铜资本想要的,不就是这些黑历史?”林浩扯松领带,领口露出沙漠晒伤的痕迹,“告诉他们,浩丰农业不怕见光。”他转身时踢到个铁皮箱,锈蚀的锁扣应声而断,露出整整齐齐的微型胶卷。
三天后,欧盟反垄断局的听证会上,全息投影播放着东陆联盟的农业档案。林浩将老照片的复制品推到委员们面前:“五十年前,他们在防空洞里用最简陋的设备研究无土栽培;今天,浩丰农业在瀚海沙漠种出海水稻。技术不该被政治左右。”
“林先生,这些档案涉及敏感历史。”首席委员转动着金丝眼镜,“欧陆食品厂的收购必须附加苛刻条件——所有技术资料移交欧盟监管。”
“不可能。”林浩突然掏出母亲的账本,翻到记录饥荒年代的那页,“1962年,我母亲为了半袋玉米,在风雪中走了三十里路。现在你们要我把农业技术拱手相让?”他将老照片与账本并排摆开,“这些泛黄的纸张告诉我们,粮食安全,容不得任何算计。”
暴雨突袭安特卫普港的夜晚,林浩蹲在仓库检查冷链设备。手机突然震动,陈雪莹的声音带着哭腔:“青铜资本联合东陆遗族组织,在工厂外发起抗议,说我们......”
“说我们亵渎历史,对吗?”林浩望向窗外举着火把的人群,火光映在“东陆人民联盟”的旧海报上,“打开所有仓库,把当年的农业设备修复展示。再安排人翻译老工人的日记,做成全息导览。”
“这太危险了!”
“危险的是让历史变成武器。”林浩握紧工人日记里夹着的干枯矢车菊,“去联系那些抗议者中的老农,就说我想听听他们记忆中的‘地下温室’。”
黎明破晓时,工厂前的广场挤满了人。林浩站在修复后的无土栽培架旁,身后是滚动播放的老档案影像。一位白发苍苍的东陆遗民颤巍巍举起拐杖:“你们把这些老古董翻出来,到底安的什么心?”
“让技术回家。”林浩调出AI模拟画面,当年的地下温室在虚拟世界里焕发新生,“浩丰农业计划在原址重建现代农业实验室,所有数据对欧陆农民开放。”他突然弯腰鞠躬,额头几乎触到冰冷的地面,“请允许我们,完成前辈未竟的事业。”
全场寂静。许久,另一位老人拄着拐杖走上前,颤抖着将枚生锈的工牌放在林浩掌心:“这是我父亲的,他......”
“他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农学家。”林浩轻抚工牌上模糊的编号,抬头望向初升的太阳,“从今天起,这里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他对着首播镜头举起工牌,“青铜资本想看我们内斗?告诉他们,浩丰农业的字典里,没有‘投降’二字!”
欧盟反垄断局的最终裁决下达时,林浩正在实验室调试新的无土栽培系统。陈雪莹举着平板电脑冲进来:“无条件通过收购!但欧盟要求我们......”
“把老档案建成数字博物馆,对吗?”林浩摘下护目镜,目光落在墙上的新旧对比照片——左边是东陆联盟的地下温室,右边是瀚海穹顶的海水稻田,“告诉他们,成交。顺便通知法务部,起诉青铜资本恶意阻挠收购。”他着母亲的账本,“有些人总以为,历史的重量能压垮我们,却忘了......”他望向窗外正在排队参观的人群,“真正的力量,永远来自人心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