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穹顶下,世界农业科技峰会的镁光灯刺得人睁不开眼。林浩站在全息演讲台前,身后的屏幕循环播放着青禾乡稻田里,老农与程序员并肩调试“稻香算法”的画面。台下坐着西装革履的跨国企业高管,前排中央,天穹科技CEO哈里斯正转动着铂金钢笔,嘴角挂着意味深长的笑。
“有人说,农业科技的未来掌握在少数巨头手中。”林浩的声音通过环绕音响响彻全场,“但我要告诉诸位——”他突然切换投影,安杰玛拘留所的审讯记录在大屏幕上徐徐展开,“当某些企业用代码设下陷阱,当所谓‘国际规则’成为霸权工具,真正的创新早己在泥土里生根发芽。”
会场顿时哗然。哈里斯猛地起身,椅子在大理石地面划出刺耳声响:“林先生,这是对国际商业秩序的恶意诋毁!”
“秩序?”林浩举起母亲的账本,泛黄的纸页在灯光下微微发颤,“三十年前,我的母亲用这本账记录下全家的口粮;现在,它见证了华国农业科技如何挣脱技术殖民的枷锁。你们所谓的‘秩序’,不过是让发展中国家永远成为数据佃农!”
茶歇时间,青铜资本的威廉姆斯端着威士忌踱过来,冰块碰撞声清脆如刀:“林总,何必撕破脸?加入我们的农业科技联盟,保证......”
“保证让浩丰成为你们的代码代工厂?”林浩将凉透的茶盏重重放在托盘上,“当年我在冰城仓库吃泡面写商业计划书时,就没想过向霸权低头。”他望向落地窗外的云端,雪山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你们害怕的不是竞争,是看到被你们垄断的‘真理’,在田间地头被重新定义。”
下午的圆桌论坛上,全球二十家主流媒体的镜头对准林浩。BBC记者举起话筒:“林先生,有专家质疑‘稻香算法’只是炒作,实际效率远低于西方技术......”
“那请他们去青禾乡看看。”林浩调出实时数据,农田产量曲线与能耗折线形成鲜明对比,“当你们的算法在数据中心消耗兆瓦级电力时,我们的系统用算盘逻辑、节气智慧,实现了更低成本、更高精度。这不是技术的倒退,是对‘进步’二字的重新诠释。”
哈里斯突然插话:“但你们的技术缺乏普适性,不过是......”
“缺乏普适性?”林浩打断他的话,播放起西弗兰斯雪原的画面,驯鹿牧民正用改良版稻香算法监测冻土墒情,“真正的普适性,不是让世界适应某国的代码标准,而是让技术服务每一寸土地。”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就像华国谚语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科技也该有自己的故乡。”
峰会结束当晚,林浩的私人邮箱涌入三百封匿名威胁信。陈雪莹盯着电脑屏幕,指尖微微发抖:“西方媒体开始集体抹黑,说您‘煽动技术民族主义’......”
“意料之中。”林浩望着窗外的城市灯火,远处山峦轮廓隐没在夜色里。他翻开母亲的账本,在空白页写下一行字:“话语权不在镜头数量,在谁站在真理一边。”转头对陈雪莹,“通知全球合作社,明天召开线上发布会。这次,我们要让土地的声音,穿透所有偏见的高墙。”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浩丰农业的首播间突然亮起。镜头里,龙腾江畔的老农、安第斯山的原住民、西弗兰斯的牧民依次举起沾满泥土的双手——这是对技术霸权最沉默,也最有力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