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元微微浅笑,说道:“今天教大家太极云手。”
太极云手在太极拳里是基础中的基础,就像源头活水一般,太极拳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都离不开太极云手和桩功架子。
之前洛元己经带着大家练过太极桩功了。
这次,则是教导太极云手。
国家之前把武术调整成表演性质,不过太极云手倒是被保留了下来。
一方面,太极云手起势的时候漂亮,动作飘逸,两手交互起来,犹如画云笔法,观赏性极强。
另一方面,太极云手能让人心平气和,还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说着,洛元摆好了拳架。
以太极桩功起势,站好单鞭的左弓步,双掌自然垂落,腰部放松,胯部微沉,整套动作尽显灵动之态。
双手仿若画云笔法,双腿动静转换之际,虚实交替,一套云手施展开来,比当今任何精通太极的拳师都要打得更加飘逸。
洛元一边打着,还不忘讲解。
要是他仅仅打这一套太极云手,不加以解说,屏幕前怕有九成九以上的观众,都难以悟到什么。
“云手的基础在于桩功,先踏出右侧马步,每一式都有特定的套路动作。第一式是收肘缠手,第二式为合手挤靠,第三式……”
洛元一招一式地打出云手动作,虽速度缓慢至极,却流畅自然,找不到一丝生硬之感。
要知道,人体本就由众多关节构成,动作变换时,难免出现卡顿、转折。
可洛元这里,却给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感觉。
上千万观众皆屏气凝神,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他们眼中,洛元宛如一位功夫的传道者,正在教授着功夫的大道。
“把太极云手的动作记清楚之后,接下来就要明白云手的意。拳经里说,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
“云手的意在于虚实结合。为什么叫太极云手,正因为云是介于虚实之间的产物,它可以根据外界的变化,由虚转实,也能由实转虚。所以在打云手的时候,动作连贯之间,也要讲究虚实结合、阴阳互补,这样才能打出太极的真意。”
洛元刚刚讲解了拳架,还演示了每一式太极云手的具体动作。
大部分观众还是能够记住的。
毕竟他演示的速度极慢,每个动作之间的衔接流畅优美,让人印象深刻。
就算有一时没记住的,也可以马上去回看录像。
如今洛元每次开播,都会有一大堆粉丝进行录制。
所以对于动作和拳架这部分,大家基本上都是能记住的。
可当洛元一讲到这种虚虚实实的深层道理。
很多观众就懵了。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虚实结合?
阴阳互补???
到底什么意思???
一时间。
屏幕上的观众全都傻了眼。
完了。
这才刚入门,就听不懂了。
“啊这……”
“小哥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什么阴阳,什么虚实的?”
“我是彻底听晕了……”
“不会就我一人听不懂吧?!”
弹幕上全是一脸懵逼的表情。
洛元一看,自己不过随口说几句,有的人就己经彻底迷糊了。
这也不难理解。
老祖宗们教拳的时候,都爱留一手,把精髓的东西“藏”起来。
再加上些玄之又玄的话,要是没人给指点迷津,想要参透其中的门道,还真不容易。
“其实阴阳、虚实没那么复杂,所有拳法,不就是攻、防、闪、躲。当你出拳发劲打人的时候,那就是实的,另一边手没发劲的,那就是虚……”
“阴阳,则是重心的变化,你走路迈步的时候,重心是挪来挪去的。左脚跟一落地,重心到左脚,这就是阳,右脚轻轻一点,小步一开,那就是虚……”
“那什么是阴阳交济,虚实转换?”
“当用左臂抵挡攻势时,内心会不自觉想用右拳出手攻击,那右拳便处于一种物理学中的叠加态,也就是薛定谔的猫。在拳头蓄势待发之际,表面上看似为虚,实则己暗下决心以右拳击敌。于是,这右拳便进入了阴阳交济、虚实转换的状态。右拳本来是虚的,但因为心中的变化,仿佛随时能从阴坍塌为阳,从虚坍塌为实……”
洛元的话语简洁。
太极的虚实,阴阳,无非就是重心和发劲的变化。
一旦这个概念说通了,那么阴阳与虚实的理解便简单多了。
观众们无不瞪大双眼,惊叹连连。
他们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有人这样讲拳的。
“噗!”
“物理太极拳!”
“不,这是薛定谔的太极拳!”
“牛逼,用科学来讲解拳法!”
“这么一说,感觉简单多了。”
“我还以为我在听物理课呢!”
“这么一解释,我好像懂了不少!”
屏幕前的观众们,只觉得小哥讲解得通俗易懂。
将复杂的概念剖开了。
大道,可以由简到繁,也可以由繁到简。
一般人即便懂了,要做到言简意赅地讲出来,却是很难。
只有到了洛元这般境界,才能把大道至简的感觉给概述出来。
“不管是阴阳,还是虚实,练太极关键记住一点,起势扎根在脚,以腰作轴。腰是人体的中心,只有围绕腰这个轴,才能做到全身协调,上下动作相随……”
洛元继续讲解。
他讲拳的时候,也是在梳理自身。
给全民讲道,他自己也有一种温故知新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