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江澜站在楼顶,望着远处的城市天际线。风从高楼之间穿过,卷起他衣角的一角,也吹散了他眉间的疲惫。
“你说……我们真的能撑过去吗?”
苏婉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不确定。
江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头看向她,眼神坚定。
“你说呢?”
这一问一答间,仿佛有某种默契在两人之间流转。他们都知道,这场商战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而江氏集团正站在风口浪尖上。
第二天清晨,新一轮高层会议召开。江澜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将所有新业务整合成独立子公司,由不同团队分别管理,形成灵活高效的运营机制。尽管初期遭到部分管理层质疑,但在苏婉的支持下,这项计划最终得以通过。
“你真是越来越果断了。”散会后,苏婉走到他身边,轻声道。
“不是果断,是别无选择。”
江澜笑了笑,笑容里透着一丝疲惫。
“如果现在不快点行动,等对手反应过来,我们就连机会都没有了。”
几天后,智能科技项目的推进陷入瓶颈。
原本设想以AI为核心打造智能化管理系统,优化供应链和客户服务流程,但实际应用中却发现,现有的数据架构根本支撑不了如此复杂的模型。数据清洗、处理成了最大的难题,历史数据格式混乱,缺乏统一标准,导入新系统后会出现严重偏差。
“短期内只能逐步优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技术主管摇头,“除非我们能找到一个经验丰富的数据架构师。”
“那就去找。”江澜毫不犹豫。
他开始西处联系行业内的人脉,甚至亲自登门拜访了几位资深专家。经过多次沟通和协商,终于说服了一位曾在硅谷工作的数据科学家加入团队。
高端制造方面也面临挑战。自动化生产线的引入需要高昂设备采购成本,配套软件系统的缺失更让整个项目进展缓慢。
“我们得培训。”江澜召集相关负责人开会,“不仅要请外部专家来授课,还要安排员工去其他先进工厂实地学习。”
“可时间上来得及吗?”有人担忧。
“来不及也要做。”江澜语气坚决,“我不会让任何一项业务因为技术短板而停滞。”
就在他全力推动各项新业务的同时,一封来自匿名邮箱的消息再次出现在他的收件箱里:
**“你以为光靠砸钱就能搞定一切?”**
江澜盯着屏幕,手指轻轻着下巴。他没有回复,也没有声张,只是默默地将邮件转发给了赵晨。
“查一下发送者的IP地址。”他在信息里写道。
赵晨很快回了个“明白”。
窗外,夜色渐浓,城市的霓虹灯在远处闪烁。江澜望着那一片灯火通明,心中却清楚,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会议室。江澜己经坐在长桌尽头,面前摆着几份厚厚的资料。他身后站着一位身穿灰色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
“这位是陈教授,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前谷歌高级数据架构师。”江澜介绍道,“他将担任我们智能科技板块的技术顾问。”
众人纷纷起身致意,气氛顿时活跃了一些。
“陈教授刚到,可能对我们的情况还不熟悉。”江澜转向对方,“您有什么想了解的,我可以详细说明。”
“先让我看看你们目前的数据结构。”陈教授推了推眼镜,目光落在投影屏幕上,“很多企业失败,不是因为没资源,而是因为基础架构太薄弱。”
江澜点头,示意技术人员调出系统后台。
几分钟后,屏幕上显示出一串复杂的数据流图,错综复杂,像是乱麻一般。
陈教授皱起眉头:“这比我想的还糟糕。”
“我知道问题很棘手。”江澜平静地说,“但我们愿意投入时间和资源去解决它。只要方向正确,不怕走弯路。”
陈教授沉默片刻,缓缓点头:“好,那我就先从数据标准化做起。”
接下来的几天,陈教授带领技术团队对现有数据库进行全面梳理,重新设计架构,并制定了详细的优化方案。与此同时,江澜又请来了另一位制造业领域的专家——原德国博世集团的生产总监马丁·霍夫曼。
“你们的自动化系统选型有问题。”马丁第一眼就看出了端倪,“这套设备虽然性能不错,但维护成本太高,而且兼容性差。”
“我们预算有限。”一名工程师解释道,“只能选性价比最高的。”
“性价比不是唯一考量。”马丁严肃地说,“如果设备不能稳定运行,再便宜也是浪费。”
江澜听完,当即拍板:“换设备。”
这句话一出口,会议室里一片哗然。
“老板,换设备意味着要重新招标,至少耽误三个月时间。”财务总监急了。
“那就加快进度。”江澜语气坚定,“我不会让我们的产品因为质量不过关而出问题。”
马丁露出赞许的目光:“你很有魄力。”
随后的日子里,专家们陆续到位,各自展开工作。江澜几乎每天都泡在一线,与专家们一起讨论方案、测试数据、调整流程。
某个深夜,办公室灯光依旧明亮。陈教授正在调试一个新的数据模型,江澜站在他身后,紧盯着屏幕上的曲线变化。
“这个参数还是不对。”陈教授皱眉,“我们需要更精准的预测算法。”
“有没有可能用机器学习优化?”江澜问。
“理论上可以,但需要大量训练数据。”陈教授摇头,“我们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多高质量样本。”
江澜沉思片刻,忽然开口:“如果我们自己生成数据呢?”
“什么意思?”陈教授抬头看他。
“模拟场景。”江澜眼中闪过一道光,“我们可以构建虚拟用户行为模型,用这些数据作为训练集。”
陈教授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办法!”
两人立刻着手搭建模拟环境,连续熬了几个通宵,终于完成了初步模型。测试结果令人惊喜,准确率提升了近30%。
“这下总算有点起色了。”陈教授松了口气。
另一边,马丁也在推进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他带来了一套全新的工艺流程,并亲自指导工人操作。起初大家还有些抵触,但在几次实践后,效率明显提升,工人们的态度也开始转变。
“原来这样干效率高这么多!”一位老技工感慨道。
“这就是专业。”马丁微笑。
随着专家们的深入参与,瓶颈逐渐被打破,各项业务稳步推进。
然而,正当江澜以为局势趋于平稳时,一封新的匿名邮件再次出现在他的收件箱:
**“你以为这只是技术问题?”**
江澜盯着屏幕,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默默将邮件存档。
夜深人静,办公室只剩他一人。他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城市灯火,脑海中浮现出沈渊的脸。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下一秒,手机震动了一下。
赵晨发来一条消息:
“IP追踪有结果了,发送者身份还在确认中。”
江澜轻轻合上电脑,转身走向门口。
走廊尽头,昏黄的灯光照在他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他握紧拳头,步伐坚定地朝电梯走去。
“再来吧。”他低声说。
电梯门缓缓关闭,金属反射的光芒中,他的眼神冷峻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