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陛下难道要背弃昔日的誓言吗?”
崇明帝身形一顿,神色僵硬,仔细地打量着这位大乾内阁首辅,目光如渊。
当年他还是梁王时,辽东大败后,太子因为力言变法除弊之事,跪求下罪己诏书,被人状告谋反。
太上皇信以为真,要废除太子,结果真把太子逼反了,他们这些亲王才有机会争夺储君之位。
最后他凭借对百姓慈爱,自己节俭,以及不为天下先的三种优良品德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登基称帝。
“不敢为天下先”意味着墨守成规,不去触动旧集团的利益,而这恰恰是改革的关键。
严党在太上皇那一朝虽然很强,但是还没能做到权倾朝野,但经过自己的扶持,现在朝堂之上有严党的人占到了七成。
之所以这样,也是没办法,谁让严党能帮他捞到银子呢。
不过,现在严党有点尾大不掉了,上交的银两也越来越少,他就扶持清流来对抗。
“还请陛察方大人权权爱国之心。”
严士帆见自己父亲开了波好节奏,恰到好处地带头出来劝谏,其党羽也齐齐发声支持。
崇明帝眼中闪过一丝厌恶,但很快就隐藏起来。
“这样吧,苏玄翰林大学士的头衔先留着,朕不是准了他科举入士吗?如果他考不到功名,那便摘了去,你们觉得如何?”
“陛下圣明!”
严松低眉沉思片刻,接受了这个结果。
崇明帝使了一招缓兵之计,先稳住群臣,不然他怕这些人撂摊子不干了,罢工抗议。
这也是大乾朝的一大特色,一方面废除了丞相制度,皇权高度集中,可以对大臣的性命随意生杀予夺,但另一方面,又没有摆脱封建王朝的桎梏,皇权不下乡,不得不依靠文官管理地方。
你把这些大臣杀了,换上来新一批的人,还是没有解决问题,照样会和你斗法。
这是无可避免的,权力不是坐上了那张龙椅就有的,而是要靠朝堂博弈争来的。
“陛下……”
严士帆对这一结果显然有些不满意,还想要上前争辩什么,却被前面的严松扯了扯衣袖。
严松向后方扫视了一眼,目光给到一个中年文士,那文士见了,也悄悄点了点头。
“臣鄢懋卿请旨南下协助林御史巡盐,望陛下应允。”
崇明帝有些犹豫,他私底下己经派遣吏部侍郎吴宇去扬州了。
严松进言道:“陛下,让鄢懋卿去追一追扬州盐商这些年的亏空吧,得为今年秋天备战东虏准备银子。”
“也好!”
崇明帝想着能追到一些银子是一些,国库实在是太穷了。
“鄢懋卿,你到了扬州,要多和盐商走动,我大乾太祖皇帝就是靠着一袋盐起家的,我大乾的盐务是祖宗之本,不容有失!”
鄢懋卿跪谢道:“微臣领命,明日即刻启程。”
崇明帝笑道:“这就对了嘛,要是人人都能这样何愁社稷不安。”
一个内侍来报:“洛阳府尹董轩上朝请求面见陛下。”
“他来干什么?”
崇明帝有些不解,这董轩是他潜邸之时的王府近臣,除了重大场合,一般情况下都是私自接见的。
董轩是个工作狂,平时都忙于洛阳府公务,很少参加日常的朝会。
“董爱卿,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奉天殿?”
董轩板着一向严肃的脸,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陈述道:“启禀陛下,近些日来,徐宿二州万余灾民涌入洛阳,还请户部开设粥棚,拨款安民。”
“要多少银子?”
崇明帝其他的都不在意,现在他只关心要拿多少钱。
“十万两。”
“什么?十万两!”
崇明帝一听竟然要十万两,有些心疼,这都够养一支军队了。
严士帆瞅见机会,质问道:“董大人,几个粥棚怎么花得了十万两?”
孙啸川也跳出来补刀:“董大人,你不会是想借机敛财吧。”
董轩没有理会,只是黑着脸,呈上了一份奏折,开口道:“还请陛下明鉴,这是臣草拟的灾民安置方略。”
崇明帝打开一看,发现这份奏折上详细写明了灾民安置的各项流程和支出明细。
其中董轩提出让灾民耕种官田,开放西苑的部分区域种植牡丹,月季等花卉,另外打造一个集美景,娱乐,博彩,艺术为一体的皇家收费园林,去收割权富的钱包。
崇明帝合计了一下,这办法既解决了灾民的安置问题,又可以为国库创造收入。
更让他欣慰的是,按这个法子,这些流民不会被世家大族所吸纳。
崇明帝这样想不是爱民如子,而是出于现实的考虑。
历朝历代,人口都是重要资源,因为古代除了田税,在其他杂七杂八的税种里,人头税是占大头。
百姓被豪强地主多隐匿了一个,朝廷就少收一份税。
但是边军是朝堂在养,还是要花那么多钱。
这样一来,风险朝廷全部承担,拿到的银子还不够平常开支,得利的就是那些士族豪绅。
崇明帝大加夸奖道:“妙啊!董爱卿,以前朕怎么没发现你心思这么活络?”
董轩面色微红,摇头否认道:“陛下,此非微臣一人之功也。”
“哦?”
“前几日,微臣正为处理灾民的事而烦心时,金吾卫统领苏玄找到了微臣。说他可以接收两三千青壮。
后来交谈中,他又给微臣提了这个点子,微臣只是完善了具体的细节,不敢贪功。”
“哈哈哈……”
崇明帝朗声笑道:“你们都瞧瞧什么叫公忠体国,什么叫为君分忧!”
董轩又点头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微臣听灾民说苏大人不仅散尽家财,购买粮食救助灾民,还曾和他们同吃同住,共度时艰,真是国之栋梁,君之贤臣啊。”
“明月竟有如此仁德?”
崇明帝有些震惊,他一首以为苏玄这种意气少年是不落凡俗。
夸奖了苏玄一番后,崇明帝看向群臣,说道:“多和人家苏明月学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