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下来归我。”
云织捂着肚子,语气难得坚决。
她以为陆景年是还想和她争孩子。
果然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云织咬牙切齿想着。
这个孩子是她辛辛苦苦保住的,是她后半生的依靠。
就算是跟着自己吃糠咽菜,她也不会交给陆景年!
凭陆景年的条件,轻轻松松可以再找一个。
到时候愿意为他生孩子的女人多的是。
云织却做不到这样,她这辈子或许就只有这么一个孩子。
陆景年现在被气的一点脾气都没有了。
他掀了掀眼皮落在女人微微隆起的腹部上。
“难得,还见你对孩子上心。”
男人的语气中淡淡的带着点阴阳怪气。
要是在今天之前,他恐怕还会以为她是真的在乎孩子。
听了在派出所的那番话,陆景年想也不用想的,也能推测出她的目的。
也不知道该夸她聪明还是笨。
想要钱,宁可和林婉儿去做那些躲躲藏藏的倒卖,也不肯同他说一声。
想要孩子,在这撅的和头毛驴似的,只会瞪着眼睛看他,不肯服软。
云织抿了抿唇,她听不懂陆景年这些官话,手搭在肚子上,眯着眼威胁着人。
“你要是和我争这个孩子,我要和你闹个没完!”
“你听清楚了,陆景年。孩子是我的,就算离婚也是我的。”
怀胎十月,云织能感受到它从一个胚胎,慢慢会在她的肚子里活动。
上辈子她蠢,没保住孩子。
好不容易老天眷顾她重来了一世,绝对不会再让她肚子里的孩子受到任何伤害。
就算是怀孕带来的恶心反胃,云织都忍了过来。
陆景年在这方面无意与她争论。
他其实不太在意孩子。
又或者说,相比起孩子,陆景年更在意孩子他妈。
这会孩子妈哭的稀里哗啦,陆景年收回手,捻了捻指尖的水。
“我没打算和你争孩子。”
感受到男人态度的松动,云织往后退了两步,拉开和陆景年的距离。
她一句话没说的回了房间,把门反锁起来,整个人缩在被子里,脑子乱糟糟的。
她想睡一觉。
小时候在家受了委屈,云织就是睡一觉,假装没事。
一觉睡醒到了第二天,先前发生的坏事,就被抛在脑后。
云织在床上翻来覆去,她闭上眼怎么也睡不着。
只要想起刚刚陆景年冷冰冰的语气,眼泪又不争气的往下流。
凭什么,陆景年说要离婚她就要配合。
她就是要硬着一口气。
除非陆景年答应孩子给她,再补上抚养费,云织是不会那么轻易答应离婚的。
最好是要给她安排一个城里岗位,能吃上商品粮,保证后半辈子衣食无忧。
云织顺着这样想了下,她应该要开心的,像她这样来自农村的小村姑,一没学历二没能力。
要是能成为城里人,说出去都是光宗耀祖的事。
可她心里还是像堵着一口气,闷闷的不舒服。
门外的陆景年也不好受。
他自虐般反反复复想着在派出所听见的那些话。
明知她根本没有心,何必和她争论这些。
吵到最后的结果,又指向离婚。
陆景年在门口站定,手抬起又放。
纠结拧巴到了最后,他也没开口再进去。
他的骄傲不允许在一个女人身上反反复复的跌倒。
啪嗒一声,老旧木门的声音吱呀吱呀的传到云织耳朵里,听的不甚清晰。
陆景年走了,云织松了一口气。
她从床上爬起来,去了卫生间擦干净脸,又收拾了下自己。
云织盘点了下自己攒起来的小金库,她现在手里的钱不少。
就算是没有了陆景年,也足够养活她和宝宝。
云织咬着唇,心里意动。
她现在只想逃避。
逃避陆景年,逃避这些事。
反正现在林婉儿也翻不出太大风浪了,云织对这个地方没有太大留恋。
她想回家,带着孩子去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
即便是陆景年要离婚,找不到她人,一时半会的也离不成。
云织脑袋乱糟糟,捋不出个头绪,只能顺着心里的想法去做。
她去了码头,一艘艘的船挨着停靠,上面是被晒的黝黑的水手。
上辈子,云织是跟着林婉儿偷渡出去的,她甚至都没有介绍信,去了港城安家了。
云织捏了捏手心,她仰起脸选了个看上去很好说话的小工。
“请问,要是我想出去外面,坐船的话需要多少钱,你们才能带我一程?”
小工盯着女人瓷白的小脸,他第一遍都没听清楚云织在说什么。
男人红着脸,哪里见过这样香香的,看上去漂亮的像洋娃娃的女同志。
又问了一遍,小工才结结巴巴的回答道:“出岛去外面一程是二十块。”
“需要介绍信和证明才行。”
“要多久?不出意外的话一天就能靠岸。”
他生怕遗漏了哪一点,把云织的问题细细解答,具体的连介绍信上写的时间天数都给了自己的建议。
云织没想到她要是出岛,流程还有这么多。
岛上人员审核的严,像她这样的身份要想拿到介绍信,更是难上加难。
有陆景年的帮忙,云织觉得都不一定能办成。
更别说她现在还得瞒着男人。
云织低头在自己衣服的兜里掏了掏,她捏出两张钱递给小工。
“有没有不需要介绍信,就能出岛的渠道呀。”
她语气放软了问道。
小工哪里能收这钱,他推拒着,“不用不用。”
“不需要介绍信也可以,除非是我们船上员工的家属。”
“这个也可以说是员工福利,只要有员工担保,就能上船了。”
云织眼睛亮了亮,追问道,“那这个需不需要什么证明。”
小工点头,“需要的,要能证明两人认识才行,倒是查的也不严格。”
他看云织还是一副半懂不懂的样子,多解释了两句。
云织在心里打着算盘,要是按照正规途径,她根本拿不到介绍信的。
她觉得后面这条路,似乎是更加可行些。
那些船员也是人,她有钱要是买通两个,应该也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