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县令:从破案开始
贞观县令:从破案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贞观县令:从破案开始 > 第四十三章:实施

第四十三章:实施

加入书架
书名:
贞观县令:从破案开始
作者:
懒得喷LDP
本章字数:
4402
更新时间:
2025-06-01

房玄龄与杜如晦并肩而行,夜风带着几分燥热,吹不散眉宇间的沉重。

“克明,李县令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终究是纸上谈兵。”房玄龄先开了口,脚步略缓。

杜如晦轻咳数声,气息略显不稳。“玄龄此言差矣。此等危局,有策献出,便是担当。何况,细究其法,并非全无章法。”他停顿一下,调整呼吸,“只是,我这身子骨,怕是……”

“莫再提这些!”房玄龄打断他,语气带着不容置喙的关切,“陛下己准你休养,朝中之事,暂且放放。你若再把自己熬垮了,我如何向陛下交代,如何向你自己交代?”

杜如晦默然片刻,点了点头。“此次若非李砚……”

“他救了你一命,此恩不浅。”房玄龄接过话,“说来,这李砚,确是个奇人。曲辕犁之功尚未淡去,这治蝗之策又条理分明。”

“是啊,三十有六,尚未婚配,孤身一人在长安,也不易。”杜如晦话锋一转。

房玄龄抚了抚长须。“你我宦海沉浮多年,深知内宅安稳之重。他这般年纪,膝下无子,身边无人照料,长此以往,于身心无益,于仕途亦非佳兆。”

“玄龄可是有了什么想法?”杜如晦看向他。

“待这蝗灾事了,你我或许可以留心一二。”房玄龄目光深远,“寻一门贤淑通达的亲事,于他,于朝廷,或许都是好事。”

杜如晦微微颔首。“此事不急,先让他将精力放在这蝗灾上。他那性子,一旦认准了,怕是九头牛也拉不回。”

“像魏玄成那头倔驴。”房玄龄低声补充一句,两人相视,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无奈的笑意。

“你我还是先将他的策论仔细斟酌,明日上呈陛下要紧。”杜如晦将话题拉回。

“正是。”

翌日清晨,李砚将连夜赶写好的奏疏送至房玄龄府上。

“房相,下官幸不辱命。”李砚将一卷竹简双手奉上。

房玄龄接过,展开略览数行,眉宇间的凝重稍解。“李县令辛苦。此事关重大,我这便入宫面呈陛下。”他将竹简小心收起。

“有劳房相。”李砚躬身。

房玄龄抬手示意他不必多礼,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李县令,蝗灾之事,千头万绪,还需你多多费心。不过,个人之事,亦不可全然抛诸脑后。”

李砚微微一怔,随即拱手。“下官谨记房相教诲。”心中却腹诽,这又是哪一出,莫不是又要提亲事?他如今焦头烂额,实在无暇顾及这些。

甘露殿内,气氛压抑。

李世民看着案几上新送来的灾情奏报,脸色铁青。蝗群所过,赤地千里,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字字泣血。

“陛下,长安县令李砚,就蝗灾防治,上呈一策。”房玄龄适时开口,将李砚的奏疏呈上。

内侍接过,转呈御前。

李世民展开竹简,逐字细读。殿中一时只余竹简翻动的轻微声响。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又似有所思。

良久,李世民放下竹简,目光扫过殿内几位心腹重臣。“诸位都看看吧。”

奏疏在几位大臣手中传阅。

户部尚书戴胄看完,眉头紧皱:“陛下,此策所列,如挖掘壕沟、布幔遮护,耗费人力物力甚巨。如今国库本就不宽裕,若大规模铺开,恐怕……”

兵部尚书杜如晦(虽己获准休养,但此等大事仍被召来商议)接过话,声音略带沙哑:“戴尚书所虑不无道理。然,两害相权取其轻。若任蝗灾蔓延,粮食绝收,流民西起,其祸更甚于钱粮之耗。”

中书令温彦博沉吟道:“李县令所提‘利用天敌’,饲养鸡鸭,倒不失为长久之计。但远水难解近渴。至于‘主动捕杀’中夜间火攻、壕沟诱捕,颇有新意,或可一试。”

“只是,这般大范围调动民力,组织协调,非同小可。”另一位大臣提出疑虑,“各地官吏能否尽心尽力,令行禁止,也是个问题。”

房玄龄拱手:“陛下,臣以为,李县令策论中‘安定民心,统一调度’一点,最为关键。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建议由朝廷设立专门机构,统一指挥各地抗灾事宜,委派得力干臣督导。同时,严惩散布谣言、扰乱民心者。”

李世民指节轻叩御案,殿内再次安静下来。

他想起李砚此人,从最初的挡箭牌,到后来的曲辕犁,再到如今这洋洋洒洒的治蝗策论。此人总能在他最焦头烂额之时,带来一些出人意料的东西。

“朕看,这李砚的法子,虽有些耗费巨大,有些闻所未闻,但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并非胡言。”李世民终于开口,语气沉稳。

“陛下圣明!”房玄龄与杜如晦齐声道。

戴胄仍有顾虑:“陛下,钱粮……”

“钱粮,”李世民打断他,“朕会从内帑拨付一部分。另外,各地世家大族,值此国难之际,也当有所表示。此事,房卿与戴卿商议着办。”

“臣遵旨。”

“李砚所提各项措施,朕以为可行。”李世民站起身,踱了几步,“即刻拟旨,昭告天下。其一,各地官府立即组织民壮,依照李砚所献之法,挖掘壕沟,夜间火攻,全力捕杀蝗虫。所需工具、火油,由官府统一调配。”

“其二,划定重点粮产区,不惜代价,以布幔、席帐进行遮护,务必保住一部分根本。此事由工部牵头,户部配合。”

“其三,鼓励百姓饲养鸡鸭等禽鸟,待蝗灾过后,朝廷可酌情予以补贴。”

“其西,严密监控灾区民情,凡造谣惑众者,一律从严从重处置!各地州府需每日上报灾情及抗灾进展,不得有误!”

“其五,着中书省、门下省即刻会同相关各部,细化李砚之策,拟定详尽章程,务求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责任到人!”

李世民语速不快,但每一句都带着不容置喙的决断。

“此事,便以李砚之策为纲,辅机,子乔,你们二人协助朕,总揽全局。其余诸卿,各司其职,不得懈怠!”

“臣等遵旨!”群臣躬身应诺。

李世民目光望向殿外,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那片被蝗虫肆虐的土地。

“传朕旨意,命长安县令李砚,即刻入宫觐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