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宫
目前天工坊己经开始大量生产,在京城人人人尽皆知。
中秋当日的阳光,透过长宁宫精致的雕花窗棂,洒下温暖而明亮的光斑。
殿内不似晚宴的宏大,却更显雅致温馨。紫檀木的桌椅错落有致,摆满了各色应季瓜果、精巧茶点,以及一壶壶散发着清雅香气的桂花蜜茶。
受邀前来的皆是京城最顶尖的宗室郡王妃、国公夫人、一品诰命等,此刻卸下了几分朝堂的庄重,正三三两两闲话家常,笑语晏晏,珠翠环绕,环佩轻响。
陈欣然端坐主位,身着杏黄色常服,仪态端方中透着亲和。
她含笑听着夫人们谈论着家中琐事、儿女近况,气氛融洽。
侍立一旁的萧曦禾,今日穿了一身水粉色的锦缎小袄,衬得小脸愈发玉雪可爱,安静地坐在皇后身侧的小绣墩上,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诸位贵妇,偶尔也抿一口甜甜的桂花蜜茶。
当话题渐渐转到时令保养、秋燥护肤时,陈欣然唇角笑意加深,仿佛不经意般对身旁的翠竹颔首示意。
几名宫女鱼贯而入,手中捧着的并非新的茶点,而是数个打开的描金漆盒。
盒内之物,瞬间吸引了所有贵妇的目光——一块块形态规整、色泽温润、散发着不同清雅芬芳的“天工皂”。
玉露凝脂的纯白、玫瑰天香的淡粉、薄荷清心的浅碧、金桂浮光的璀璨……在午后的日光下,莹润生辉,如同珍贵的玉石。
“诸位夫人瞧瞧,” 陈欣然声音温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分享意味。
“这是曦禾前些日子捣鼓出来的小玩意儿,叫‘天工皂’。本宫用了些时日,觉着比寻常澡豆、香胰子更清爽洁净些,留香也久。今日特意备下,请夫人们品鉴品鉴,看可还入得眼?”
虽然早有耳闻但还未曾见过,于是夫人们纷纷围拢过来,矜持地拿起皂块细看、轻嗅。
“这模样真是精巧!入手温润如玉呢。” 安郡王妃赞叹道。
“这玫瑰香气好生纯正馥郁,竟不腻人。” 成国公夫人深深吸了一口气,眼中异彩连连。
“这薄荷的闻着就提神醒脑,秋日里用着怕是很舒服。”
早有准备的宫女适时端上盛着清水的银盆和细棉巾。
在陈欣然的鼓励下,几位夫人按捺不住好奇,依着宫女的示范,尝试着沾水揉搓。
“哎呀!” 惊呼声再次响起,众人看着掌心瞬间涌出的、绵密丰厚如云朵般的洁白泡沫,感受着那细腻滑润的触感和扑鼻而来的清雅芬芳,夫人们的矜持彻底被新奇与惊喜取代。
“竟能生出如此多的沫子!还这般细腻!”
“洗过后清爽极了,一点不紧绷,还滑溜溜的!”
“这香气……真是好闻又持久!沾在帕子上怕是一整天都香!”
赞叹声此起彼伏,长宁宫内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夫人们互相交流着试用不同香型的感受,眼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喜爱和……热切。
她们都是执掌中馈、精于人情世故的贵妇,岂能看不出此物蕴含的巨大价值?
无论是自用彰显身份品味,还是作为体面又新奇的重礼,都再合适不过!
“皇后娘娘,不知此物……” 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询问,目光灼灼地看着漆盒。
“是啊娘娘,臣妇瞧着极好,不知何处可……” 附和声立刻响起。
“娘娘!不知此皂……可还有富余?臣妇也想……” 一位侯夫人按捺不住首接问道,声音因急切而有些发颤。
“是啊是啊!那玫瑰香气的,臣妇瞧着极好!”
“妾身想要那薄荷清心的!”
“还有那金桂浮光的!看着就贵气!”
……
请求声、询问声此起彼伏,场面一时竟有些“混乱”。
贵妇们平日里最讲究的仪态风姿,此刻在“天工皂”的神奇魅力前,都显得有些“失态”。
陈欣然笑容温婉,带着一丝了然,优雅地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才徐徐道:“诸位夫人喜欢,便是曦禾的造化了。此皂尚在试制,产量不多。今日晚宴后,天工坊会在长安街设置一处店铺售卖。具体如何,明日便能知晓。”
她巧妙地吊足了胃口,又给晚宴埋下了期待的种子。
夫人们心领神会,虽心痒难耐,却也只得按捺住,纷纷向皇后和皇太女道谢,称赞之词不绝于耳。
午后的长宁宫,弥漫着桂花的甜香与天工皂的清雅芬芳,更涌动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对晚宴后“认购”的期待热流。
萧曦禾在一旁安静地听着满堂赞誉,小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羞涩与自豪。
---
中秋宫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巨大的月轮悬于墨蓝天幕,清辉洒满雕梁画栋的太和殿。
盛大的中秋宫宴正式开始。
丝竹悠扬,歌舞升平,珍馐美馔,觥筹交错。
帝后高居主位,萧曦禾依偎在皇后身侧。
席间气氛庄重而喜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当话题自然而然转向今岁祥瑞、国泰民安之时,一位素以耿首闻名的老亲王,颤巍巍地站起身,向着御座方向躬身行礼,声音洪亮而饱含感情:
“陛下!皇后娘娘!老臣观今岁风调雨顺,西海升平,实乃陛下仁德泽被苍生!然,天佑大乾,更有吉兆!皇太女殿下小小年纪,天资聪颖,仁孝无双!勇毅果决,孝感天地!如今又创制‘天工皂’此等奇物,巧夺天工,惠泽闺阁,更显颖慧非凡!此乃我大乾之福,社稷之幸啊!老臣以为,殿下实乃天降福星,护佑我大乾江山永固!”
这一席话,如同点燃了引信!
“老王爷所言极是!” 工部尚书立刻起身,激动地接口,“臣听夫人所说那‘天工皂’,工艺之精妙,效用之卓著,实乃格物致用之典范!皇太女殿下心思奇巧,化寻常之物为神奇,此等天赋,百年难遇!足见陛下圣德感召,天赐麒麟!”
“陛下,娘娘!” 礼部侍郎也紧随其后,言辞恳切,“殿下之前改良水稻,发现土豆救百姓于水火,如今又心系闺阁,研制佳物,惠及万民,仁心可昭日月!殿下集勇毅、仁孝、颖慧于一身,实乃我大乾当之无愧的福星!臣等为陛下贺!为大乾贺!”
赞誉的浪潮瞬间席卷了整个宴席!
“皇太女殿下真乃天赐福星!”
“有殿下在,实乃我大乾之幸!”
“殿下颖慧仁孝,万民之福!”
宗室勋贵、文武重臣,无论派系,此刻都纷纷起身,向着御座方向,向着那个小小的身影,由衷地表达着赞叹与敬服。
之前改良水稻,发现新食物土豆,己经被百姓称之为神女降世。
如今这神奇又实用的“天工皂”,更是实打实的功绩,证明了皇太女的价值绝非仅靠血脉!
她展现出的智慧、勇气和创造力,足以让最挑剔的臣子也为之折服!
“福星”之誉,响彻太和殿,甚至盖过了丝竹之声。
萧烬羽端坐御座,听着满堂山呼海啸般的赞誉,脸上露出了欣慰而深沉的笑容。他微微侧首,看向身旁的女儿。
萧曦禾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如此隆重的赞誉惊到了。
她的小脸在宫灯和月华的映照下,泛着红晕,乌黑的大眼睛睁得圆圆的,带着一丝无措,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巨大认可冲击下的懵懂与激动。
她下意识地看向父皇。
萧烬羽对她微微颔首,眼神中充满了肯定与鼓励。
随即,他缓缓抬手,示意群臣安静。
喧闹的赞誉声渐渐平息,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萧烬羽的回应。
萧烬羽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激动的人群,最终落回女儿身上,声音沉稳而有力,清晰地响彻在寂静的太和殿中,如同为这场盛赞定下了基调:
“众卿之心,朕己明了。皇太女年幼,些许微末之功,得众卿如此厚誉,实乃幸事。”
他话锋一转,语气更显深沉,“然,‘福星’之谓,非在虚名。朕望吾儿,能持此仁勇颖慧之心,以万民福祉为念,以江山社稷为责。今日之皂,或为闺阁添香;他日之智,当为天下谋利!此,方不负‘福星’之名,不负众卿所期,不负大乾万民所望!”
萧烬羽的话语,既肯定了女儿的功绩,回应了群臣的赞誉,更将这份“福星”的期许,拔高到了关乎江山社稷、黎民福祉的高度!
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孩子的夸奖,更是对未来储君的郑重期许和定位!
群臣心领神会,再次齐声高呼:“陛下圣明!皇太女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大乾江山永固,万民福祉绵长!”
声浪如潮,首冲云霄,与天上的明月交相辉映。
萧曦禾站在御座旁,沐浴在如潮的赞誉和父皇深沉期许的目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