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特务连:烽火道术
抗日特务连:烽火道术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抗日特务连:烽火道术 > 第21章 阴阳师安倍晴川

第21章 阴阳师安倍晴川

加入书架
书名:
抗日特务连:烽火道术
作者:
轻轻的风168
本章字数:
4314
更新时间:
2025-06-03

“哈依!”跪坐在佐藤对面的,是一个穿着深紫色狩衣、面容俊美得近乎妖异、却毫无血色的年轻阴阳师。他垂首,声音如同玉石摩擦,冰冷而毫无情绪波动:“根据残留的式神碎片传回的影像,以及现场遗留的‘气’之痕迹分析,安倍师叔的‘百鬼噬魂阵’,确是被极其精纯、引动天威的雷法所破。出手者,道行深不可测,绝非寻常散修。其手法…隐约有龙虎山正一嫡传的影子,却又更加…古朴凌厉。”

“龙虎山?”佐藤眉头紧锁,“支那道教祖庭?他们不是早己避世不出?”

“龙虎山避世,不代表其传承断绝。”年轻阴阳师抬起头,狭长的眼眸中闪烁着幽绿的光芒,如同深潭中的毒蛇,“陈玄清此人,行踪诡秘,来历成谜。其组建之‘玄刃’,专司破坏我帝国圣战之关键节点,手段奇诡,尤擅符箓阵法,对我阴阳术士威胁极大。安倍师叔之败,恐非偶然。”

他顿了顿,双手在宽大的狩衣袖中结出一个极其复杂诡异的手印,指尖萦绕起丝丝缕缕肉眼可见的墨绿阴气:“更重要的是…师叔玉碎前,其式神曾捕捉到一股极其特殊的‘气’之波动…狂暴、混乱、却蕴含着一种…原始而炽烈的毁灭之力!这股力量,并非源自陈玄清,而是来自其队伍中…一个极其年轻的士兵!正是这股力量,在关键时刻扰乱了阵眼,才给了陈玄清可乘之机!”

“什么?!”佐藤瞳孔骤缩,猛地前倾身体,“一个普通的支那士兵?能干扰安倍大师的法阵?这怎么可能?!”

“哈依!”年轻阴阳师肯定地点头,眼中幽光更盛,“那股‘气’,如同未驯化的凶兽,虽混乱不堪,其本质却…异常纯粹强大!若能为我所用…”他嘴角勾起一丝冰冷而贪婪的弧度,“或将成为摧毁陈玄清及其‘玄刃’的…关键钥匙!”

他双手结印不变,更多的墨绿阴气从狩衣袖中涌出,在他面前缓缓凝聚,最终化作一团不断扭曲变幻、内部隐隐有暗红光芒挣扎闪烁的雾气幻象!那幻象中,依稀勾勒出一个年轻、倔强、沾满血污的脸庞轮廓——正是李铁柱!

“此人,必须找到!”佐藤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如同发现猎物的光芒,他猛地站起身,斩钉截铁地下令,“传我命令!特高课所有情报网,全力追查‘玄刃’踪迹!特别是这个拥有特殊力量的年轻士兵!生要见人,死…也要拿到他的尸体!安倍晴川!”

“哈依!”被唤作安倍晴川的年轻阴阳师深深垂首,眼中幽绿的光芒如同鬼火般跳跃。他盯着那团雾气幻象中挣扎的暗红光芒,如同盯着稀世的珍宝,冰冷的唇角无声地开合:

“心火…焚邪?有趣…就让你这把野火,先焚尽你所谓的同伴吧…”

玄石冰凉光滑的表面紧贴着腿股,一股温润厚重的气息如同无形的暖流,源源不断地透过皮肤,渗入李铁柱疲惫灼痛的经络。这气息带着奇特的“重量”,沉甸甸地压在他躁动不安的心神之上,将那些翻腾嘶嚎的恐惧画面和杂念,强行摁入了意识的深水区,变得模糊而遥远。

李铁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山涧清冷的空气涌入肺腑,带着藏锋洞特有的、混合着岩石、朱砂与岁月尘埃的微凉气息。他不再试图去“看”膻中穴深处那一点虚无缥缈的灼热,也不再强行凝聚心神去捕捉。他学着陈玄清的样子,只是努力地、笨拙地去“感受”。

感受身下玄石那恒定不变的支撑。

感受每一次吸气时,空气带来的微凉。

感受每一次呼气时,身体细微的放松。

感受左肩胛深处那块“寒冰”传来的、虽依旧清晰却不再尖锐撕扯的阴冷刺痛。

感受右手指骨碎裂处隐隐的、如同余烬般的闷痛。

他像一个初学步的孩童,小心翼翼地平衡着自己混乱的感官和内腑,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这最基础、最原始的“存在”感知上。笨拙,缓慢,甚至有些可笑。

时间在无声的寂静中流淌。油灯的火焰在壁龛中稳定地跳跃,将他和身下巨大玄石的影子投在嶙峋的洞壁上,微微摇曳。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玄石地脉灵枢的持续浸润起了作用,或许是那笨拙的专注终于产生了一丝效果,李铁柱紧绷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松弛下来。呼吸渐渐脱离了最初刻意的模仿,变得悠长而自然,如同山涧流淌的溪水,虽不澎湃,却有了自己的节奏。虽然脑海中仍有零星的碎片闪过,但那股翻江倒海般的混乱和剧痛,终究是平息了,如同被巨石镇压的沸水,虽有余温,却不再翻腾。

就在这相对平和的静谧之中,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异样感,如同深水下的暗流,悄然浮现。

那不是灼热,也不是冰冷。

而是一种……“动”。

极其细微的、如同水银般沉坠的“流动感”。

它并非来自体外玄石的温润气息,而是源自他体内深处!顺着脊柱,从尾闾之下,极其缓慢、极其艰难地,向上……向上……攀爬!

这感觉微弱得如同错觉,稍纵即逝,若非李铁柱此刻心神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被玄石气息安抚后的相对“空明”状态,根本无从察觉。

是错觉吗?他不敢确定,心湖却因为这微小的发现而漾开一丝涟漪。

他努力维持着那份笨拙的平静,将感知小心翼翼地投向那细微“流动感”的源头——尾闾之下。那里仿佛有一个无形的泉眼,极其缓慢地沁出一点微凉的“水意”,沉甸甸的,带着大地的厚重。这一点“水意”沿着脊柱内侧的沟壑,如同蜗牛爬行,一点一点地向上浸润、渗透。

速度慢得令人发指,过程也异常滞涩,仿佛在泥泞中跋涉。但李铁柱能清晰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它每向上蠕动一丝,所过之处的经络,尤其是被狂暴心火灼伤后残留的燥热和刺痛,便传来一阵微弱的、被浸润滋养的舒适感,如同干裂的土地吸吮着珍贵的雨水。

不是灼热的火!是沉凝的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