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
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 > 第115章 内忧外患

第115章 内忧外患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
作者:
逆风的蝉
本章字数:
6664
更新时间:
2025-07-09

第115章 内忧外患

刘封让聂友带着经幡去府衙,让庞林将闹事之人驱赶走,顺便重申遵守新律。

回到后衙,命人将顾邵从监牢取出,在府衙东厢房为他准备一间住处,反正一个书生,也不怕他逃走。

不多时庞林回来,疑惑道:“将军早上才与各家议事,怎得出门又要惩治雷家?”

“嘿嘿!”刘封脸色阴沉:“老子才来豫章,就被人当猴耍了啊!”

庞林愕然道:“将军这是何意?”

刘封不住冷笑,只是不语,不多时差役带着顾邵到来,请进内堂叙话。

顾邵以为柴桑援军到了,要拿他当人质做要挟,傲然道:“诸位要是以我为质,让甘将军退兵,就不必多费心思了。”

“先生你想多了,东吴现在哪里还有一战之力?”

刘封摇头笑道:“甘宁非但患病无法领兵,鄱阳的水军听闻南昌失守,走了一半便退兵了。我们不去攻打柴桑,想必他们已在暗中庆幸了。”

顾邵大感失望,一声叹息,抱拳道:“即便如此,恕我不能背主。”

刘封哈哈一笑,抱拳道:“此番请先生来,既不为说降,也不为议论天下大事。就是了解一下豫章政事民情,也好有的放矢。”

“既是为豫章百姓,在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顾邵心中稍定,也不甘心自己辛苦一年的努力白费。

刘封将今日雷家祭祀之事告之,说道:“看来豫章的水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先生能在这里推行新律,上有大宗压制,下有百姓阻挠,着实不易。”

“君子行事,有所必为!”顾邵抱拳道:“将军胸襟宽阔,不废前律,豫章幸甚,百姓幸甚。”

自从来到豫章,为了禁止这些不必要的祭祀,不知费了多少周折,尤其拆除一座座庙时,甚至有百姓跪地阻路。

他这几日正担心前功尽弃,准备找庞林说情,不可半途而废,没想到刘封竟不计较身份,依然沿用他的政令,对他的看法改观不少。

刘封笑道:“世子说了,凡事以民为先。此乃利国利民的好事,我自当遵从!”

顾邵一怔,抱拳道:“想不到世子十余岁,便知以民为本之理,佩服!”

几次见刘封,他口中很少提及汉中王中,却三句不离世子刘禅,似乎有意为刘禅扬名立威。

先前刘备进位汉中王,因世子之事还传出谣言,刘封因螟蛉之子未封世子,颇有怨言,

古来党争在所难免,无不尔虞我诈,这兄弟两人当真如此和睦吗?

这是刘备刻意交代,还是刘封故意为之,以宽和示人,别有居心?

庞林也向顾邵请教雷家祭祀之事,念在当年与庞统交情上,顾邵毫不保留如实告之。

庞林听罢一阵终于明白,叹道:“看来我请将军发榜纳贤,反倒弄巧成拙,助纣为虐了。”

“这倒未必!”刘封笑道:“豫章也是人杰地灵之处,除了这些大宗,必定还有其他人才。就是这大宗之中,也未必就没有忠心报国之士,这一次我正好将计就计,去芜存菁,永绝后患。”

顾邵忙道:“这些宗族大姓盘根错觉,势力庞杂,甚至与山越多有勾结,将军万不可草率行事,一旦引起大乱,遭殃的还是百姓。”

这一次到豫章上任,让顾邵深刻体会到了宗贼对朝廷的危害,更知执政不宜。

但豫章这些大宗比起江东豪族,也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只是江东世家不似这些宗贼那般猖獗,欺压百姓,至少在明面上,大家还要顾全颜面,保持名声。

但在吴侯眼里,世家豪族恐怕也如这豫章宗贼一般无二,尤其四大家族更是首恶。

所以这次向家中写信,他特意给顾雍另写一封密信,分析其中利弊。

请顾家要约束子弟下人,不可作恶欺压百姓,更不可以身试法,不可触怒吴侯,否则必有灭顶之灾。

现在刘封说这番话,倒让他心中颇有触动,又怀疑自己身在局中,过于敏感,有些杞人忧天了。

刘封道:“难得先生时刻心系百姓,不过此事我自有对策。今日小恶不除,日后岂非养虎成患?”

“将军言之有理!”庞林点头道:“豫章宗贼当年猖獗成势,这些年蛰伏隐忍,伺机死灰复燃,不可令其有喘息之机。”

刘封请顾邵暂住府衙,也不必他亲自理政,只要平时告诉庞林豫章情况,偶尔出谋划策即可,留聂友监视他的起居。

顾邵原本闲来无事,这样也不算投敌,那监牢之中潮湿酸臭,也是苦不堪言,便答应下来。

聂友自然明白刘封这是给他学习的机会,欣然领命。

吃过饭后,几人继续讨论豫章形势,从民情到周边形势,豫章多山,山越贼寇啸聚其中,多如牛毛。

从孙策到周瑜再到孙权时期,连年为患,除之不尽,江东武将的一大半功劳,都是从征讨山越挣来的。

自从去年吕蒙兵败,孙权被困荆州后,丹阳、鄱阳、会稽一带的山越人又蠢蠢欲动。

不觉已是黄昏时分,几人谈兴正浓,掌灯夜谈,忽然关兴带着两个浑身血污,狼狈的差役进来,却是建昌的官员。

原来前两日山越贼张节领兵两万奇袭建昌,城内有人接应,里应外合夺了县衙,将所有官吏囚禁起来,城上士兵跳城逃走,一路被追杀走散,只有两人回来报信。

“好啊,这豫章的山越都猖狂到这等地步了吗?”

刘封闻言勃然大怒,平时劫掠百姓,侵扰境内也就算了,攻城占领县衙,这是要谋反啊!

“是我治政无能啊!”顾邵苦叹道:“那张节乃是九岭山有名的宗帅,这些年统合各部,聚众数万人,无人能治。”

“豫章内忧外患,孝则以书生之躯,治政安民,着实不易啊!”

庞林听罢倒对顾邵同情起来,想起兄长评价顾邵为驽牛,能负重道远,倒也贴切。

刘封冷笑一声:“哼,一个小小的山贼,能成什么气候?”

“这张节颇有谋略,此必是蓄谋已久,闻知吴侯被擒,故而趁机起兵夺城。”

顾邵忧心道:“这些山越大多互相都有联络,一处成功,只恐其他各处也会闻风而动。”

“看来要杀鸡儆猴了!”刘封站起身来:“我这就去找黄老将军请令。”

-----------------

各位看官,我没想到吴人不靠谱,连吴书也不靠谱啊!

关于顾邵,可是害苦了我了,先来看-孙邻:

《三国志·卷五十一·吴书六·宗室传第六》: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孙贲)在官十一年卒。子邻嗣。

孙邻九岁时,代理豫章太守,不久为顾邵替代,进封为都乡侯。

按照这个记载,我219年选顾邵为豫章太守,没毛病吧?

结果参考顾邵资料的时候,人傻了:

建安十九年(214年),在章郡五年的顾邵逝世,年仅三十一岁……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病逝,庞统扶送周瑜灵柩到东吴。顾邵前去吊丧,期间结识庞统。

同年(210年)顾邵入仕,接替九岁的孙邻拜为豫章太守?

这近十年的差距,直接给我干懵了,不过也不影响剧情,就吐槽一下吧!

说起来,古人真容易病死,大都督、顾家长子三十多正值壮年,说没就没,吴皇是真的能活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