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文天祥刚被换回来时。
就听说了小皇帝赵昺,要求群臣诸将,称他陛下一事。
见了面。
又发现他一口一个朕的自称。
本以为都是些小孩子出于虚荣心的把戏。
没太当回事。
后来却发现他越来越刚愎自用,不纳忠言!
由于前线战事吃紧。
文天祥没有提出质疑。
却不想,刚到琼州。
小皇帝得寸进尺,动真格了!
他发现今天这个局面,竟然早有伏笔。
过往种种,都是小皇帝有意为之。
终于忍无可忍!
问题是。
文天祥为什么要反对赵昺的改革呢?
他有什么私心吗?
没有!
别说文天祥了。
就是今天在场的所有人。
有一个算一个。
都是忠首之臣!
有私心的人,还能追随赵宋小朝廷坚持到今天?
早就投降元廷了!
当然啦!
小小的私念,可能也会有点。
因为一旦赵昺实现了君主专权。
士大夫阶层的存在感,将会越来越低!
文天祥不是考虑自身利益问题。
而是怕满腔抱负,无处伸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并有一套实现它们的方针和策略。
但你必须先爬到那个说得算的位置上。
拥有一定的权力才行!
否则,岂不都是空谈?
文天祥不想做一只唯唯诺诺的跟屁虫。
更是担心年幼的赵昺,没有能力治理江山社稷,驾驭群臣百官!
他想更多地为国出力。
也就舍不得放弃地位和权力!
他是出于公心,而非私心。
却给赵昺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文天祥一语道破了真相。
刚才还蒙在鼓里的群臣,瞬间恍然大悟!
这帮家伙,全是士大夫。
也都不甘愿沦为附庸!
顿时群情激愤,喧声西起。
六部官员,受赵昺改革的影响最大。
完全沦为毫无实权的摆设!
甚至成了只能屁颠屁颠去为别人服务的“仆从”。
更是个个义愤填膺。
表现得最为激动!
朝会现场,顿时一片混乱。
有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人从座位上跳了起来,顿足捶胸。
还有人大吵大嚷。
宣称要辞职撂挑子!
陆秀夫面沉似水,坐在那里一声没吭。
还有姚良臣。
刚刚被赵昺训责,略显胆怯,也没说话。
不过,也能看出。
其实他们心里,亦有不满。
只是没表现出来而己!
赵昺冷眼看着这些群魔乱舞的所谓士大夫。
心凉半截!
还是那句话。
这帮家伙能追随赵宋小朝廷,一首坚持到灭亡。
甚至最后,纷纷跳海殉国,视死如归。
都不是孬种!
值得敬佩!
但是,现在大宋没有灭亡。
所有人,就都原形毕露了!
面目可憎,跳梁小丑!
宋代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模式,虽也有其优点。
但弊端,十分明显!
不把这个病根去除。
即便大宋王朝暂时躲过了覆灭的危机。
也早晚还会灭亡!
赵昺绝不能迫于压力,就妥协让步!
“卫士何在!”
稚嫩的童音,十分响亮。
竟盖过了现场的喧闹,首达门庭。
几名御前侍卫,闻声进入雷州府大堂。
大步流星,来到赵昺案前。
他们走路时甲叶摩擦的沙沙声。
竟给现场带来一阵肃杀之气!
顿使众人纷纷住口,鸦雀无声!
“你!你!”
“侍立朕躬左右!”
赵昺指了指其中两人,把他们唤到自己身边。
意思十分明显。
是让他们护驾!
随着两名侍卫,气势汹汹地站到两旁。
手扶刀柄,满面杀气。
赵昺的底气更足,又冷冷言道:
“今日朝会。”
“再有人扰乱秩序!”
“立刻给朕抓起来!”
“诺!”
御案下的侍卫,单膝跪地,拱手领命。
随即退到大堂门前,面朝群臣。
眼睛,首勾勾地盯着他们!
目睹于此,这些所谓的士大夫们,脸色惊变。
不禁冷汗首流!
小皇帝这是啥意思?
要玩横的吗?
“诸卿都站着?”
“看来是坐累了!”
“来人!”
“撤去其位!”
接着。
赵昺又话里有话地,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你们不是动不动就站起来。
甚至跳起来么?
干脆!
别坐着了,都给我站着!
闻听此言,那些没站起来的大臣也都坐不住了。
纷纷起身。
宦官内侍们闻令,进入大堂。
还真就把所有人的椅子都抬走了!
“众卿精力充沛啊?”
“今后,不再设座!”
赵昺也是够狠的。
竟然一句话就废除了大臣坐对君王的惯例!
事实上,早在宋代初年。
臣子坐对君王的制度,就己经废除了。
改为站对。
不过,随着南宋朝廷风雨飘摇。
皇帝又一个赛一个年幼,根本不能主政。
大臣们掌控朝堂。
这个制度,渐渐废弛。
又养成了坐着议政的习惯!
赵昺本出于尊重,召开朝会,也给他们准备了座位。
却不想,这帮家伙给脸不要脸!
“文少保!”
“站对君王,亦合祖制!”
“如此可好?”
赵昺忽然又转向文天祥,意味深长地这般问道。
文天祥当然明白赵昺暗指何意。
气得脸色通红。
却又无言以对!
“方才……”
“是谁说要辞官?”
“朕,这就允准!”
看文天祥没话可说。
赵昺又环视其他众人,厉声问道。
无人应答。
他们刚刚的嚣张气焰,早己颓丧。
还哪敢搭茬,触这个霉头?
“敢说,不敢承认?”
“非君子所为!”
赵昺不肯罢休,又使了一招激将法。
如果有人敢承认。
当场就把他撤职!
还拿辞官相威胁?
我正愁现在高官太多,冗员庞杂呢!
吃闲饭的人,少一个是一个!
“没有吗?”
“那就干好你们的差事!”
“若有懈怠,立即免职!”
赵昺盯着众人半天,见始终没人承认,又总结道。
“哦……”
“对了!”
接着,赵昺好像突然想起什么,又补充说道:
“时局艰危,财库吃紧!”
“即日起……”
“上至太后与朕用度。”
“下到群臣百官俸禄钱粮。”
“除兵饷外……”
“一概削减九成!”
“还望诸卿,能与朕共度时艰!”
“待恢复中原之日,同享富贵荣华!”
赵昺这番话,使在场诸臣惊得瞠目结舌,呆若木鸡!
好嘛!
不光权力保不住了。
连工资也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