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崖山,离大宋灭亡还有十天
重生崖山,离大宋灭亡还有十天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重生崖山,离大宋灭亡还有十天 > 第72章:换人为厨

第72章:换人为厨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崖山,离大宋灭亡还有十天
作者:
作者高祥轩
本章字数:
4784
更新时间:
2025-06-29

赵昺才刚来琼州。

还没品尝过大食堂的饭菜。

按照他的一贯风格。

也该率先垂范,去食堂用餐。

给众人,树立个榜样!

况且,民以食为天。

吃饭可是大事,不容马虎!

赵昺必须重视。

因而,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赵昺便来到了专供皇亲国戚们吃饭的食堂。

令他感到有些意外的是。

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贵族们。

居然大部分人,都在食堂吃饭!

不是说饭菜很难吃吗?

他们也能下咽?

细细一想,赵昺明白了!

崖山那场大火,几乎烧光了这些皇亲国戚的私财。

能抢救出来的金银细软,亦十分有限。

又被赵昺突然削减了九成的日常用度。

这帮家伙,现在变成了穷鬼!

囊中羞涩。

不吃食堂,吃什么?

总比饿着强!

昨天向赵昺抱怨饮食不好吃的贤妃也在。

看到赵昺,小脸一扭。

气哄哄地,不搭理他!

其他人,可没贤妃那样的胆量。

眼见赵昺进入食堂,连忙放下碗筷,起身参拜。

“免礼!”

“继续用餐吧!”

赵昺的心思,不在这上。

随和地挥手示意众人。

紧接着,便来到了取餐台。

因为是早饭。

食堂提供的饮食,十分简单。

只有一大桶米粥。

一箩筐杂面馍馍。

还有咸鱼干和拌咸菜。

连颗煮鸡蛋都没有!

让这些皇亲国戚,就吃这个。

饮食的确太次!

估计他们根本吃不惯,只能勉强下咽。

赵昺亲手盛了一碗米粥。

拿了个馍馍。

又搞点咸鱼小菜。

找个位置坐下来,先喝了一口粥。

却是一颗米粒也没入口。

简首就是一碗米汤!

他又咬了一口手里的杂面馍。

硌得牙生疼。

又干又硬!

口感和味道也很奇怪。

确实很难吃!

鱼干和咸菜,很普通的东西。

总该没什么问题了吧?

怎料,赵昺只浅尝一口,差点吐了出去!

又苦又涩,味如草药!

贤妃所言,果然不虚。

这些东西,即便赵昺也吃不惯啊!

“怎么搞的!”

“叫厨子来!”

赵昺把筷子重重一摔,有些发怒。

高云从连忙唤来食堂厨子。

是个中年男人。

见了赵昺,叩头行礼。

“混账!”

“猪狗不食的东西!”

“你就让朕吃这个!”

赵昺怒斥厨子,显得十分不满!

“禀……禀陛下……”

“奉旨意,饮食与军中士卒类之!”

“小人,也是遵旨行事……”

厨子连连叩首。

虽然一脸惶恐,却也连忙为自己辩驳。

“朕说的,不是饭菜质量!”

“是味道!”

“朕在前线,与将士们同食共饮!”

“也没这么难吃啊!”

“是不是你厨艺不精?”

眼见厨子嘴硬,赵昺更加生气。

一顿激烈输出!

他的叫嚷声,引来诸多皇亲国戚的目光。

所有人都盯着他呢!

这个霸道的小皇帝,可把他们收拾够呛。

让这些皇亲国戚,吃尽了苦头。

现在好了。

他自己也受不了!

活该!

这些皇亲们,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甚至有人捂嘴偷乐,想看赵昺的笑话!

“小人乃宫中御厨!”

“亦难为无米之炊呀!”

这个厨子还真不一般,跟赵昺顶嘴,有理有据!

赵昺一听这话,明显一愣。

连忙问道:

“怎么个无米之炊?”

厨子把脸一扬,理首气壮地回答道:

“面是杂面,混了豆粉和苦荞!”

“根本发不起来!”

“盐是粗盐,又苦又涩!”

“味道,当然不好!”

“米粥稀汤寡水,是因为每日用度有限……”

“不怪小人……”

听了厨子这番辩解,赵昺一时语塞。

气得干瞪眼,却无言以对!

存粮按计划食用,是他的命令;

饮食标准与军中士卒一致,也是他钦定。

现在,他却叫嚷着不好吃。

岂不是自掌耳光?

觉察到周围人异样的目光。

赵昺如芒在背!

这个面子,可不能丢!

“罢了!罢了!”

“免了你食堂主事之职!”

“高云从!”

赵昺连连摆手,不想再与厨子争辩。

“老奴在!”

高云从连忙上前奉命。

“令你去民间,寻老妇为厨!”

赵昺令道。

高云从是个聪明人,立刻明白了赵昺的用意!

拱手称诺。

宫中御厨的手艺,当然不容置疑。

但他们未必会做民间百姓的饮食!

赵昺喜欢历史。

曾听说过一个故事。

清代的道光皇帝,有一天想吃面片儿汤。

御厨却说,不会做!

无奈,他只能让太监出宫去买。

端回来以后,都凉了!

面片儿汤在北方,是一种民间非常普通的小吃。

御厨平日里做的都是精致大菜。

即便勉强做出一碗。

恐怕味道也不如一名普通民妇做的好吃!

现在赵昺搞的这个大食堂。

说白了,就是做民间饮食。

御厨不合适!

他们没有经验。

反倒是那些民间的老年妇女,做厨子更合适!

这些女人,围着锅台转了一辈子。

伺候家人饮食。

更要在饥荒年间,想方设法弄来吃的,给家人充饥。

经验丰富,正合时宜!

同样的东西。

她们做出来,肯定比御厨味道更好!

不过。

那些皇亲国戚们,可不懂这些。

更迷信权威!

御厨都做不好。

民间老妇人,就能做好?

纷纷表示怀疑。

岂料,等到第二天早饭的时候。

他们大吃一惊!

同样还是那些食材,味道却大为改善!

稀汤寡水的米粥,加了一些菜叶和佐料,变得十分好喝。

杂面馍改成了野菜馍。

口感和味道,都比昨天强多了!

而且,她们还蒸了一种地方特色的米糕。

又香又糯,非常好吃!

三种凉拌的小菜,也不知道他们放了什么佐料。

清爽可口,滋味鲜咸!

所有人都因此而胃口大开。

赞不绝口!

仿佛不是在吃苦。

而是闯入了一个民间饮食的新世界!

相比过去习惯吃的大鱼大肉。

他们觉得这些粗茶淡饭,吃了更加舒坦!

赵昺也吃得很是香甜。

非常高兴!

当场夸奖了这几名民间老妇。

却也十分奇怪!

即便她们过惯了苦日子,擅长制作这些粗茶淡饭。

也不至于口味差得那么多啊?

于是,赵昺好奇询问其中缘由。

民妇们不知该如何回答。

最后,竟支支吾吾地拿出了两个小纸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