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小医女
山居小医女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山居小医女 > 第68章 岭南烟火

第68章 岭南烟火

加入书架
书名:
山居小医女
作者:
通天河的海漂
本章字数:
3448
更新时间:
2025-07-06

荔枝红透的时节,晚棠与萧珩的马车碾过岭南的黄土,停在了一处客家围屋前。炊烟正从青瓦屋顶袅袅升起,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药材香与炖肉的醇厚。

"客家药膳讲究‘春祛湿,夏清热,秋润燥,冬补阳’。"晚棠跳下马车,深深吸了口气,"你闻,这汤里至少有五指毛桃、土茯苓和薏米。"

萧珩揉了揉饿扁的肚子,笑道:"你这一路,鼻子比猎犬还灵。"

围屋的老灶间,黄阿婆正在搅动一锅老火汤。陶瓮里沉浮着猪骨、鸡脚和各式药材,汤色己熬得奶白。

"后生女,来试试手?"黄阿婆将木勺递给晚棠,"我们客家的汤,火候差一刻,味道就短三分。"

晚棠接过勺子,学着阿婆的手法轻轻推着汤面。热气熏红了她的脸颊,袖口沾上了灶灰,却掩不住眼中的专注。萧珩蹲在灶口添柴,被烟呛得首咳嗽,惹得帮厨的小媳妇们捂嘴偷笑。

"这味是……"晚棠舀起一勺细品,"除了五指毛桃,还加了晒干的荔枝壳?"

黄阿婆眼睛一亮:"识货!荔枝壳烤过后煮水,最解暑气。"她从竹篓里抓出几味药材,"再教你认认我们山里的宝贝——溪黄草治湿热,牛大力补筋骨,鸡骨草最解毒……"

晌午时分,晒谷场上摆开了长桌宴。新摘的荔枝堆成小山,旁边是各色药膳:茯苓糕绵软清甜,淮山饼外酥里糯,最惹眼的当属正中那瓮"龙凤汤"——蛇肉与鸡肉同炖,汤面浮着金黄的油星。

"尝尝我们客家的酿酒!"村长捧出粗陶坛子,琥珀色的酒液里浸着当归、枸杞,"药材泡的糯米酒,女人喝了面色好,男人喝了力气足!"

萧珩连饮三碗,竟跟着后生们学起了客家祝酒歌,荒腔走板的调子引得满场哄笑。晚棠被妇女们拉去包药膳粽子,竹叶裹着糯米、绿豆和瑶柱,中间还藏着半片当归,清香扑鼻。

日头西斜时,晚棠和萧珩溜达到了围屋后山的荔枝林。熟透的果实压弯了枝头,红艳艳的像一串串小灯笼。

"看我的!"萧珩三两下攀上树干,惊飞几只白鹇鸟。他挑了个向阳的粗枝坐下,随手摘了颗荔枝,用牙咬开绛红的外壳,"唔……比长安冰窖里的贡品还甜!"

晚棠提着竹篮在树下笑:"当心摔着。"话音未落,萧珩己折下一挂果枝抛下来。她慌忙去接,却被溅了满脸露水。

"当年杨贵妃要吃鲜荔枝,不知跑死多少匹马。"晚棠剥开颗荔枝,晶莹的果肉映着夕阳,"如今我们坐在树上吃,倒比她还惬意。"

萧珩晃着腿,把荔枝核吐得老远:"苏东坡写'日啖荔枝三百颗',也不怕上火。"忽然压低声音,"你说他当年被贬岭南,是不是就为着这口鲜甜?"

晚棠笑得差点被果肉呛住。山风拂过树梢,带着蜜香的果皮簌簌落在她裙摆上。萧珩忽然从枝头倒挂下来,递过一颗剥好的荔枝:"尝尝这个'糯米糍',阿婆说最养人。"

果肉触到舌尖的刹那,晚棠眯起眼睛。远处围屋升起缕缕炊烟,黄阿婆呼唤吃饭的声音顺着风飘过来。萧珩翻身下树,顺手往怀里揣了两把荔枝:"走,讨碗凉茶解解燥——"

暮色里,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衣摆扫过草丛时,惊起几只萤火虫。

次日微雨,黄阿婆带他们进山采药。的空气中,五指毛桃的叶片滴着水珠,土茯苓的藤蔓攀附在老树上。

"采药要懂时辰。"阿婆用镰刀轻刮树皮,"清晨采的溪黄草最祛湿,雨后的鸡骨草最解毒。"她突然蹲下身,拨开草丛露出一株紫茎小草,"这是‘回魂草’,遇上高热惊厥的孩子,三片叶子就能救命。"

晚棠小心地将草药收入竹篓,忽然听见萧珩在溪边大喊。跑去一看,他正举着一簇形如鹿角的菌子:"这个炖汤肯定鲜!"

"哎哟!"黄阿婆急忙拍掉他手中的菌子,"这是‘鬼笑菇’,吃了会看见祖宗咧!"

离村那日,黄阿婆塞给晚棠一个蓝布包袱。打开一看,是晒干的荔枝核、五指毛桃和手抄的《客家汤谱》。

"姑娘家要懂得照顾自己。"阿婆替晚棠整了整衣领,"心烦时煮碗茯苓汤,疲累时炖盅西物鸡。人生啊,就像我们客家的老火汤——"

"慢熬才有真滋味。"晚棠接话,与老人相视而笑。

马车驶过荔枝林,萧珩忽然递来一个油纸包。晚棠打开,竟是黄阿婆秘制的陈皮梅子,酸甜里带着药材的清香。

"接下来去哪儿?"萧珩问。

晚棠翻开汤谱末页——黄阿婆竟画了张草图,标注着闽南"西神汤"、潮汕"橄榄肺汤"的所在。她笑着指向远方:"去尝尝闽江的茶,如何?"

风过荔枝林,吹落几颗红果,恰落在他们身后的车辙里,像一串鲜活的脚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