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清算之时
祠堂内的闹剧,在定安侯沈仲言那声“恩断义绝”的雷霆之怒中,戛然而止。
吴氏和苏锦绣被护院们拖拽着,哭喊声与咒骂声撕心裂肺,在空旷的庭院里渐渐远去。
空气中,还弥漫着烟灰和香火混合的古怪气味。
苏锦言站在原地,手脚冰凉。
她赢了,但吴大临走前,对苏锦绣无声吐出的那两个字——“嫁妆”,像一根新的毒刺,扎进了这场惨胜的骨髓里。
战争并未结束。
最血腥的白刃战己经过去,而接下来,是无声无息,却能将人吸干榨尽的清算。
吴家,绝不会轻易放手那份己经成了他们囊中之物的巨额财富。
沈仲言像一尊耗尽了所有精力的石像,在原地站了很久。
最终,他动了。
他没有看苏锦言,也没有看老夫人,只是用一种不带任何感情的、疲惫的声音,发布了一连串命令。
“周忠!”他喊的是周管事的名字,“即刻起,府内中门落锁,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将锦华院和荣安堂给我即刻查封,所有下人,就地看押,等候审问!”
“母亲,”他转向自己的母亲,声音里终于有了一丝人气,“后宅之事,暂时还请您老人家,多费心了。”
这是权力的交接。
吴氏经营了十几年的势力,在这一刻,被连根拔起。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苏锦言身上,眼神复杂得难以言喻,有愧疚,有审视,更多的,是一种对陌生工具的掂量。
“你……回听雨阁好生歇着。我会派两名护卫守着你的院子,任何人不得打扰。”
这是保护,也是监视。
苏锦言平静地屈膝行礼,接受了这份安排。
当晚,福安堂内,灯火通明。
那股常年萦绕的、让人昏沉的定神香早己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清爽的艾草香。
老夫人靠在软榻上,精神矍铄,她拉着苏锦言的手,轻轻拍着。
“好孩子,你做得很好。”老夫人眼中满是赞许,“但你爹爹,看似雷厉风行,实则给吴家留了余地。
他只说恩断义绝,却未提休妻。
就是怕吴家拿着锦绣的婚事和那份嫁妆,鱼死网破。”
“孙女明白。”苏锦言的声音很静,“嫁妆,就是吴家用来勒索侯府的最后一张牌。
那里面,掺杂了太多侯府的血肉,一旦被他们带走,侯府便会元气大伤。”
“不错,”老夫人叹了口气,“吴家商行与我们几处最赚钱的铺子和庄子,早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要查清,谈何容易。”
“不,”苏锦言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冷光,“要查清,不难。
只是需要一把快刀,将黏连的血肉,精准地剔除开来。
而那把刀,就是我们手中的密账。”
她反手握住老夫人的手,“祖母,孙女需要您的许可,对锦华院内的所有嫁妆,进行‘清点’。
我们不能等吴家上门,必须先发制人。”
接下来的两天,侯府内进行了一场无声的清洗。
在周管事的雷霆手段下,所有忠于吴氏的管事和下人,或被发卖,或被杖责,整个侯府的风气为之一清。
而苏锦言,则以“协助老夫人”的名义,拿到了清点嫁妆的权力。
锦华院内,曾经的奢华如今蒙上了一层灰败。
院门被护卫把守着,气氛肃杀。
几十个红漆描金的巨大嫁妆箱子,被一一打开,在庭院里一字排开。
夺目的珠光宝气,几乎要将人的眼睛刺痛。
田产地契、银票、金条、古玩、玉器……每一箱,都代表着惊人的财富。
沈仲言站在这些嫁妆面前,脸色铁青。
他知道这里面有猫腻,却又无法分辨。
这些东西,在明面上,都是吴氏多年来“积攒”的、合法的私产。
若他强行扣下,传出去,定安侯府便会沦为京城的笑柄,背上一个“侵吞媳妇嫁妆”的恶名。
这,就是吴家的阳谋。
就在他进退两难之际,苏锦言捧着那本黑色的密账,平静地走了过来。
“父亲,祖母,”她屈膝行礼,“女儿或许,可以为您二位分忧。”
她走到一口装满了名贵玉器的箱子前,随手拿起一支通体碧绿的玉如意。
“这支玉如意,品相极佳,在嫁妆单上的估价,是三千两白银。入账日期,是去岁十月。”
她一边说,一边翻开了手中的密账,指向其中一页。
“巧的是,去岁十月,账上记着,为了修葺南庄的祠堂,从公中支取了三千两。
可据周管事查证,南庄的祠堂,近五年,并无任何修葺记录。”
她又走向另一口箱子,里面是几份京城黄金地段的铺面地契。
“这几处铺面,是主母用‘自己的体己银’,从一个落魄商人手中买下的。嫁妆单上写得清清楚楚。”
她再次翻动账册。
“而密账上记着,几乎在同一时间,府里有几船运往北地的丝绸,‘遭遇风浪’,尽数损毁。
而那所谓的‘落魄商人’,正是吴家的远房表亲。”
一桩桩,一件件。
苏锦言的声音不大,清冷而平静,却像一把最锋利的手术刀,将这份看似光鲜的嫁妆,一层层地剥开,露出底下血肉模糊的、用侯府的骨血滋养的真相。
她不是在控诉,她只是在“对账”。
她将被贪墨的公款、被贱卖的田产、甚至被克扣的下人月钱,与嫁妆里的每一件物品,都精准地对应了起来。
沈仲言的脸色,从铁青,到震惊,再到最后的一丝骇然。
他看着自己这个一向以为痴傻怯懦的女儿,第一次发现,她那看似柔弱的身体里,竟藏着如此缜密、如此锐利、如此可怕的力量。
当苏锦言合上账本时,那几十箱的嫁妆,己经有超过七成,被她用无可辩驳的证据,打上了“赃物”的烙印。
沈仲言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他看着苏锦言,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郑重。
就在这时,老夫人身边的丫鬟匆匆赶来,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老夫人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她拉过苏锦言,压低了声音:
“吴家派人传话,要求即刻履行婚约,让锦绣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