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绣品坊时,白娘子正在热情地招呼客人,而顾书毅则坐在角落里,津津有味地吃着点心。看到顾书翰一行人回来,他抬起头,有些不解地问道:“哥,你们回来了,怎么不陪孩子们多玩一会儿啊?”
顾书翰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早些回去吧,外面太热了,孩子们也累了。”
白娘子送完客人,走过来:“怎么这么早回来了?不多玩一会儿啊?”
顾书翰点了点头,解释道:“外面没多少人了,天太热了,孩子们也累了。”
白娘子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镇上的商铺也没几家开门的了,有关系的人都走了。”她看了一眼叶北萱,这才转向顾书翰,语气变得严肃起来:“顾兄弟,我和你说句贴心的话吧,这雨也不知道多久能下,地里颗粒无收。”
她看了一眼外面,小声说道:“西边的六大国之一西晋因干旱,经常抢夺西周小国的粮食和资源。我们这离西晋也不算太远,还是趁早有个打算吧。”
顾书翰的脸色微微一沉,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他点了点头,低声说道:“多谢白娘子提醒,我会小心的。”
和白娘子说好明天早晨来拉粮食后,顾书翰和顾书毅各推着一辆板车,叶北萱和孩子们跟在后面,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上,顾子轩突然指着右边的村庄说:“爹,娘,那边怎么这么热闹?”
顾书翰顺着顾子轩指的方向看去,那是杨家村。杨家村的村口围了一帮人,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
顾书翰停下板车,沉吟片刻,对叶北萱说:“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去看看。”
不多时,顾书翰回来了。他的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但叶北萱敏锐地察觉到,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没事,咱们快走吧,天太热了。”顾书翰的声音依旧平静,但叶北萱却能感觉到他平静的容颜下隐藏着一丝伤心。她知道,刚才杨家村肯定发生了什么。
“书翰,书毅!”身后传来一声高昂的呼喊声。
顾书翰停下脚步,回头一看,原来是村长和顾大伯正朝他们走来。村长的大儿子顾书信和二儿子顾书旗各推着一辆板车,车上堆着几袋粮食。顾大伯的大儿子顾书翰的堂哥顾书逸也推着一辆板车,车上同样放着几袋粮食。
“村长,大伯,你们也去镇上购买粮食了?”顾书翰走上前问道。
村长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是啊,这干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过去,今天去镇上买了些粮食,有备无患。”
“我也买了一些粮食。在这荒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顾大伯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镇上的粮食价格越来越高,以后的日子怕是会更难。”
顾书翰和村长他们推着板车继续往前走。
顾书旗气愤地说道:“刚才路过的杨家村己经有饿死人现象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只值五斤粮食,七八岁的女童只值二斤粮食。”
叶北萱心中一震,看向顾书翰,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刚才在杨家村村口的热闹,就是有人在卖孩子?”
顾书翰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悲痛。
顾书毅皱着眉头,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懑:“他们会把这些买来的孩子、姑娘卖到哪里?”
顾书旗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反正不是什么好地方。有些被卖到远处的山里,那些娶不上媳妇的人家;有些被卖到大户人家做仆役;还有的……被卖到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流落风尘。”
顾书翰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家。
顾书翰和顾书毅两人把购买的粮食小心地放入前几天才挖好的地窖当中。
顾书毅首起身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抱怨道:“累死我了!”
叶北萱早己端来了两碗水,轻声说道:“书翰,书毅,快喝点凉白开水。”
顾书毅接过水,一口气喝了个精光,抹了抹嘴,笑着说道:“嫂子,还有没?渴死我了!”
顾书翰也接过水,一口一口地喝着,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想喝水,自己去倒,别净麻烦你嫂子。”
顾书毅吐了吐舌头,嬉皮笑脸地说:“知道了,知道了,我这就去倒。”
顾书翰喝完水,把碗放进橱子里,环顾西周,问道:“两个孩子呢?”
叶北萱轻声回答:“今天去镇上走了一路,累了,回来就睡着了。”
顾书毅喝完水回来,听见顾书翰的话,也凑了过来。
顾家村因为干旱,村民们从来不做午饭,叶北萱家虽然不差这一点粮食,但也不能太例外。
顾书翰想了想,说道:“书毅,午饭不做了,你要是饿,去吃点桃酥。”
“阿月,你也去吃块桃酥吧。”
叶北萱微微摇头:“我还不饿。”
顾书翰看着顾书毅拿着一块桃酥吃。
“书毅,吃完桃酥,好好歇一歇,傍晚你去西边水井打两桶水。”
顾书毅有些不解:“哥,家里不是还有一缸水吗?”
顾书翰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刚才我听杨婶说,井里的水又落下去了一截。家里多准备一些水吧,以防万一。”
顾书毅点了点头,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好,我知道了。”
顾书翰又接着说:“我去山里看看,挖的陷阱有没有野味掉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