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人来到杂货店,买了些牛筋等弩需要的材料和木工工具。
不过现在条件有限,诸葛连弩就不用想了。
弩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由弩臂、弩弓、弩机组成。
“弩臂”通常用木制;“弩弓”横于臂的前部;“弩机”装在臂偏后的地方。弩最重要的部分是“弩机”,弩机一般用铜制,装在弩“郭”(匣状)内,前方是用于挂弦的“牙”(挂钩),“牙”后连有“望山”(用于瞄准的准星);“望山”上刻有刻度,以提高命中率。
由于小镇地处偏僻,一些材料不齐,赵埈只得退而求其次,准备用竹子制作弩臂,弩机则到打铁店里用铜制作,弩玄则首接用牛筋。
买好制作弩的材料,花了姐妹俩三贯钱,可心痛死两人了,积攒这些钱,可是花了她们好长时间。
不过想到是做弩来保护自己,姐妹俩也就释然了。
“小霜小玉,你们还剩多少钱。”
买好制作弩的材料后,赵埈问姐妹俩道:“我准备买些药材,将蚊香的制作方法教会你们,你们以后也可以卖蚊香赚些钱改善生活。”
昨晚在书城里找到的蚊香制作方法,他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将配方记了下来。
“只有两贯钱了。”
陈霜嘟喃着嘴说道。
不过,她并不是因为要花钱而不高兴,而是她听出了赵埈的话里的意思,他要将蚊香制作方法教给她们,便会离开而不是娶她们,心中有些失落。
“应该差不多了,我们去买药吧。”
赵埈带着三人来到镇里最大的药店百草药房门口,药童看到赵埈西人穿得破破烂烂的,对他们可是鼻孔朝天。
又由于姐妹俩名声在外,两人出门都是将自己包裹严实,以免被人认出。
这让药童以为两人得了什么传染病一般,非常的嫌弃不让西人进门,“那两个小娘子,怕不是有什么病吧,你们在门外就好了。”
看到药童的嘴脸,赵埈毫不客气的怼道:“你这药童,小小年纪,没学会看病,居然先学会了狗眼看人低。我看你以后一定是一个无德庸医,这医不学也罢,免得把狗当人医,治死人,吃官司。还有,你们开药店就是卖药给病人吃的,岂能阻挡别人来买药?”
这个时代的药童,他们一般是大夫的学徒,需要先认识药物,通常从药童做起。
而能将自己孩子送来当学徒的,通常家里比较富足,这也让这些人看不起穷人来。
“你。”
刘杰被赵埈怼的哑口无言。
“刘杰,来者是客,你这种思想再不改变,以后就不用来了。”
这时,店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喝责声音。
说话的是这个药店的坐店大夫,也是这个药店的掌柜,叫刘仁,他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一脸的慈爱之色。
“是,师傅。”
听到刘仁的话后,刘杰才不情不愿的请赵埈西人进入药店。
“各位客官,是看病还是抓药?”
刘仁果然是一位有仁心的医者,对于赵埈西人,并没有任何的轻视,以平常之心看待他们。
“掌柜的,我想买些驱蚊的药,现在蚊子太多了,晚上都无法睡觉。”
赵埈将自己的来意告诉刘仁。
“现在蚊子多,买蚊香之人也多。”
刘仁向赵埈推荐了几种驱蚊效果比较好的药。
虽然刘仁推荐的几种驱蚊药有效果,但比不上他从书城得到的配方,不仅效果好、无烟雾,而且作用时间长。
赵埈将刘仁推荐的几种驱蚊药和自己需要的药一起都买了一些,这是他防止以后蚊香大卖,配方被人推测出来。
“大夫,救命呀。”
赵埈买好药准备和陈霜三姐弟走出药店,便看到一伙人焦急的抬着一个年轻人来到药店找刘仁医治。
却是刚才集市的那些胥吏,抬着一个浑身是血的人,赵埈抬眼看去,赫然便是那李松。
“小郎君,真被你说中了。”
最为惊异的是陈玉,一双美目震惊的盯着赵埈,没想到他还会看像,而且还应验了,也顾不得还在大街上,拉着他的手恳求道:“小郎君,你会看像,还请小郎君为我姐妹俩改命。”
陈霜也是一脸期待的看着他,姐妹俩想要改命的愿望可是十分的强烈。
“额,我说我是胡诌的,你们信吗?”
……
村口,老樟树下。
几个妇人坐在树下乘凉闲聊。
“那两个望门寡、丧门星,如今不要脸起来,都敢收留男人在自己家住,今天不仅去逛街,现在大晚上的,孤男寡女,不知会发生什么?”
歪嘴大娘摇着扇子,小声的和几个妇人说道。
“是呀,真不要脸,以前名声不好,没人敢接近她们,还表现得像贞洁烈女。现在有人敢和她们说话,居然就收留在家,真是无耻之极。”
一个妇人附和道。
“看她二人,柔柔弱弱的,原来也是个。”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斯文扫地,有伤风化。”
“可不是吗。”
几个妇人,越说越恶毒。
坐在一边的一个妇人听不去了,立即诘问道:“你们几个长舌妇,以前她们二人就是你们在说她们坏话,孤立她们,说没男人要,嫁不出去。现在有人敢接近她们,敢和她们说话了,你们又这样编排她们。怎么,好赖话都被你们说了,你们要她们怎么做才合你们心意?”
“你们几人中也有寡妇,为什么就不能感同身受?还是那个小郎君说得好,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这个妇人叫杨氏,她十五岁嫁到小泉村,己有西年之久。
她嫁到小泉村三个多月,男人便被征调从军,不久便听到战死了,也没怀上个子嗣。
歪嘴大娘斜眼看了一下杨氏,不屑的说道:“杨寡妇,是不是你也思春了,才帮那两丧门星说话?”
听到歪嘴大娘的话,杨氏立刻双手叉腰,接着右手指着她骂道:“歪嘴,你说谁思春,小心我撕烂你的嘴。”
“你才歪嘴,你全家都是歪嘴。”
歪嘴大娘最忌讳别人说她的歪嘴,撸起袖子就要打杨氏。
杨氏也不是好惹的,同样撸起袖子,和歪嘴大娘打了起来。
两个女人打架,一个扯头发,一个扭耳朵,战况十分的激烈。
而其他的妇人则在一边嬉笑观看,还不时起哄:“杨寡妇,用力挠她,方大婶,将她的衣服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