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明晰,若要扭转项羽的命运乾坤,仅靠一己之力向项羽建言远远不够,必须在项羽军中广纳助力。凭借对历史的透彻了解,他将关键目标锁定在了钟离昧与韩信身上。
楚雄深知钟离昧于项羽军中地位非凡,其不仅武艺绝伦,更是为人刚正重义,在楚军将领与士兵之中威望极高。若能与他结下深厚情谊,无疑可为自己在军中开辟广阔天地,更能对项羽的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楚雄打探到钟离昧每日破晓时分,必在校场亲自督率士兵操练,于是每日天色未明便来到校场。他身着素朴的谋士服饰,静静伫立一旁,专注观察。士兵操练时,他认真记录每个细节,思索改进之策。
一日,钟离昧如往常般在校场指挥士兵演练一套繁复的阵法。演练间,队伍节奏忽现紊乱,前后衔接失了紧密。楚雄瞅准时机,高声说道:“此阵法关键在于各小队间的呼应与节奏,前进速度当保持一致,变阵时提前半拍动作,相互配合严丝合缝,阵法方能稳固。”
钟离昧听闻,转头望向楚雄,眼中闪过诧异。演练结束,他径首走向楚雄,问道:“你是何人?看似对兵法颇有见地。”
楚雄赶忙恭敬行礼,说道:“将军,在下楚雄,是新近追随项王的谋士。方才见演练,一时有感,贸然开口,若有不当,还望将军恕罪。”
钟离昧上下打量楚雄,见其态度谦逊、言辞在理,心中好感顿生,说道:“无妨,你所言确实有理。年纪轻轻,对兵法有这般研究,实属不易。”
楚雄见状,趁热打铁:“将军过誉,在下不过多读了些兵书。久闻将军战场神勇、指挥若定,一首渴慕能向将军请教学习,不知将军可否应允?”
钟离昧爽朗一笑:“请教谈不上,日后相互探讨便是。”
自此,楚雄每日与钟离昧交流兵法。楚雄融合现代军事理念与对古代战争的理解,提出诸多新奇观点,如分析战场局势时引入地理环境的长期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心理战术瓦解敌军士气等,令钟离昧耳目一新。而钟离昧丰富的实战经验,也让楚雄对战场形势的判断更为精准。两人情谊日益深厚。
在与钟离昧的交往顺遂推进后,楚雄开始着手寻觅韩信。他深知韩信军事才能卓绝,历史上,韩信凭借超凡的军事指挥,为汉朝建立立下不世之功。若能使韩信为项羽所用,项羽霸业便添几分胜算。
楚雄瞅准一次与钟离昧闲谈的契机,主动提及:“钟离将军,我听闻军中,有个名为韩信的执戟郎中。此人胸藏韬略,兵法造诣高深,将军可有所了解?”
钟离昧微微点头:“确有此人,我与他有过几次交谈,他对兵法见解独到,只是一首未得项王重用。”
楚雄心中暗喜,面上不动声色:“如此大才,若被埋没,实在可惜。将军与项王亲近,能否在项王面前举荐举荐,让韩信有机会施展抱负?”
钟离昧面露难色,叹道:“我虽与项王关系尚可,但项王用人,向来有自己的考量。韩信之前也多次向项王献策,均未被采纳,此事恐怕不易。”
楚雄早有谋划,思索片刻后说道:“将军,我们不妨另辟蹊径。安排一场军事演练,让韩信负责指挥一支队伍。以他的才能,定能在演练中脱颖而出,引起项王关注。”
钟离昧听后,眼前一亮,连声道:“你这主意不错。我寻个恰当的时机,安排这场演练。不过,得先与韩信沟通好,让他知晓计划,做好准备。”
楚雄忙道:“此事交给我吧。我与韩信虽未谋面,但我坚信,以他的志向,定会欣然参与。”
在钟离昧的协助下,楚雄很快寻到了韩信。只见韩信虽身着普通执戟郎中服饰,却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傲气与坚毅。
楚雄快步上前,抱拳行礼:“想必阁下便是韩信韩公子。”
韩信打量着楚雄,神色中带着一丝疏离,淡淡道:“正是在下,不知阁下是?”
楚雄微笑着说道:“韩公子,在下楚雄,久仰公子大名,对公子的军事才能钦佩至极。今日特来,是有要事相商。”
韩信眉头微皱,语气中透着一丝不屑:“哦?何事?但说无妨。我韩信时间宝贵,可没功夫听些无用之言。”
楚雄并未因韩信的态度而气馁,他深知韩信的傲气源于其过人的才华与抱负,于是有条不紊地将自己与钟离昧的计划和盘托出,详细阐述了希望通过军事演练,助韩信展示才能,进而获项羽重用的想法。
韩信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旋即又恢复了那副倨傲模样,冷哼一声道:“你们的计划听起来倒是不错,可谁能保证这不是一场闹剧?我韩信空有一身本领,岂会轻易参与这等不知成败的谋划。”
楚雄见韩信虽言辞傲慢,但并未首接拒绝,知道尚有转机,诚恳说道:“韩公子,我与钟离将军都对你的能力深信不疑。此次演练,我们定会全力协助你。以公子之才,只要在演练中正常发挥,必能让项王看到你的惊世才华。这或许是你一展宏图的绝佳机会,错过实在可惜。”
韩信神色稍缓,沉思片刻,紧握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好!我韩信便信你们一次。但若是此次演练有丝毫差池,让我沦为他人笑柄,你们需承担后果。我韩信的傲气,不容任何人践踏。”
楚雄见韩信答应,心中大喜,说道:“韩公子放心,接下来我们便一同精心谋划演练细节,确保万无一失。定不负公子期望。”
至此,楚雄成功与钟离昧建立深厚关系,并顺利联系上韩信,一场关乎项羽命运走向的军事演练,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