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成长之路
帝王成长之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帝王成长之路 > 第16章 延州血焰:天宝烽烟中的最后屏障崩塌

第16章 延州血焰:天宝烽烟中的最后屏障崩塌

加入书架
书名:
帝王成长之路
作者:
梁山好汉123
本章字数:
2944
更新时间:
2025-07-08

天宝三年(744年)五月,陕北高原的热风裹挟着沙尘,将延州(今陕西延安)城染成一片昏黄。这座屹立在黄河支流延水之畔、拱卫关中东北的雄城,此刻正如同困兽般蜷缩在李泰昌叛军的阴影之下。城墙上龟裂的夯土缝隙里,还嵌着数月前战死士卒的箭镞,新换的唐军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却掩不住守军眼底的恐惧——斥候探马来报,李泰昌亲率二十万大军,己沿着延水河谷杀来。

延州都督裴元皓站在破损的望楼中,望着城下蜿蜒如长蛇的难民队伍,手指不自觉地着腰间配剑。城中守军仅剩六千残兵,且半数带伤,粮草储备在经历多次调配后,如今只够支撑两日。更令他绝望的是,朝廷许诺的援军被叛军死死堵在洛川,而延州百姓因接连战乱早己人心惶惶,不少富户甚至趁着夜色缒城出逃。

“传令各营!”裴元皓转身对副将厉声道,“即刻拆除城外五里内所有民居,木料砖石全部运入城中加固城墙!再将延水河的渡船尽数焚毁,决不能让叛军轻易渡河!”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地图上不断逼近的红点,“召集全城十六岁以上男子,发放农具为械,妇人孩童负责运送伤兵、熬制草药!”

延州城内顿时陷入癫狂般的忙碌。铁匠铺的风箱拉得震天响,百姓们将家中的铁锅、铜壶砸成碎片投入熔炉;青壮们扛着锄头、钉耙登上城墙,老人们则在城根下挖掘陷阱;裴元皓亲自带人将装满沙土的麻袋装在城垛间,为即将到来的箭雨做最后的准备。夜幕降临时,延州城灯火通明,劳作声、哭喊声响彻云霄,与远处叛军营地的篝火遥相对峙。

五月十五,李泰昌叛军抵达延水南岸。二十万大军旌旗蔽日,战马嘶鸣声震得河谷回声不绝。李泰昌立于特制的战车上,望着北岸严阵以待的延州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抬手示意,数十艘满载硫磺、桐油的火船顺流而下,霎时间延水河面烈焰滔天,残存的渡船在火海中化为焦炭。

“裴元皓!”李泰昌的声音裹着魂力响彻两岸,“看看这延水的血火!若不献城投降,明日此时,延州便是人间地狱!”

裴元皓屹立城头,白发被热风吹得凌乱:“叛贼!你纵有千军万马,我延州军民也定要让你付出血的代价!”他话音未落,叛军阵中万箭齐发,延州城头顿时笼罩在箭雨之下。守城士兵们躲在沙袋后,用简易盾牌抵挡箭矢,不时有人被流矢射中,惨叫着跌落城墙。

接下来的三日,延州城陷入了惨烈的拉锯战。叛军动用巨型投石机,将磨盘大的石弹砸向城墙,多处墙体轰然倒塌;而唐军则趁着夜色,用绳索缒城偷袭叛军的投石机阵地。裴元皓亲自率领死士,手持火把冲入敌营,烧毁了十余架攻城器械,却在撤回时被流箭射中左肩。

五月十八日清晨,李泰昌发动总攻。叛军架设浮桥强渡延水,密密麻麻的云梯如林般搭上城墙。裴元皓拖着受伤的身躯,挥舞着断刃与敌人厮杀,他的战甲上凝结着层层血痂,脚下堆满了叛军尸体。然而,叛军如潮水般不断涌来,唐军的防线在多个方向同时崩溃。

当叛军的战旗插上城头时,裴元皓退至延州刺史府前。他望着燃烧的城池,突然下令将府库中的火药尽数搬出。李泰昌率亲卫闯入时,正见裴元皓点燃导火索,火光映照着他决绝的面容:“叛贼!我今日便与这延州城同归于尽!”

震天动地的爆炸声中,刺史府化为一片火海,数百叛军与裴元皓一同葬身其中。但疯狂的攻势并未停止,李泰昌麾下的士卒如饿狼般涌入城中,烧杀抢掠,延水河被百姓的鲜血染成暗红,浮尸顺流而下。

延州陷落的消息传至长安,满朝文武震惊失色。这座曾经固若金汤的边关重镇,终究没能抵挡住叛军的铁蹄。更令人惶恐的是,随着延州失守,关中平原的东北门户彻底洞开,李泰昌的大军距离长安仅剩最后一步。天宝年间的盛世表象在战火中支离破碎,一个王朝的命运,正悬于这摇摇欲坠的危局之中。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