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福娃要科举!
穿越古代,福娃要科举!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古代,福娃要科举! > 第三章 上学的机会

第三章 上学的机会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古代,福娃要科举!
作者:
大雨天天下
本章字数:
4314
更新时间:
2025-07-07

次日一早。

当鸡鸣三更时。

赵盈盈和三婶早早就起来了。给大伯和大伯母准备好了豆腐,套上骡车,一个去往镇里,一个前往县城。

当天朦朦亮时,己经到了镇里和县城,镇里有老客户,大婶只是按大伯说的路线行走,二百多块豆腐便告售罄。

大伯去往县城,便是骡车也要半个多时辰,好不容易到了城里,却是要三文钱的入城费,大伯没法,便打算交了三文钱时,守门的衙役却说骡车也要三文钱。

好不容易来一趟县城,总不能人进去,把骡车搁外边啊。骡车搁外面,岂不是豆腐也搁外面了,这县城岂不是白来了。

大伯忍气吞声交了六文钱,在县城售卖时,心中琢磨:

既然城里还要花钱进来,平时二文一块的豆府也要涨价,否则就要赔本了。

就这样,大伯在城里卖豆腐平时卖二文的,到了城里就成了三文。

城里的行人真多啊,铺子和茶楼酒肆也多。

有了镇上的经验,大伯先从上了年纪的人入手。好这一口的老年人不少。大伯吆喝着“卖豆腐,又香又嫩的豆腐!”很快便聚拢了一批老年人。

“豆腐?这是什么?可以吃?”人群大为好奇,摸摸好像好软。

“可以吃,无论生吃还是在锅里煮了都可以吃,拌着吃,也可以,尤其适合老年人。”面对叽叽喳喳的人群,大伯也不怵,耐心地解释清楚。

“真的可以吃?我们家老爷对太油腻的东西吃得烦了,换个口味也好。多少钱一块啊?”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表示。

经过努力吆喝,大伯在城里还是卖光了豆腐。大伯也按三文一块的价格售卖。

卖光了,就赶着空的骡车往回走。

回家了见大嫂己回来了,大伯把钱袋交了老太太,解释道:“城里要入城费,所以我按三文一块卖的。明天会更好卖些,毕竟万事开头难。”

老太太捏了捏,心中大乐。夸了大伯一句:

“好,不错。”

周围的几个妯娌也是脸露微笑。

就这样,在众人努力下,豆腐生意在王家落地生根,每日一早,大伯一家还是往城里镇里赶。

每日进城费一般只花三文,畜生不花钱,让交钱那是欺负脸生。大伯去的多了,守门的衙役也只收三文了

能少交入城费,大伯也高兴,会在遇见衙役时打招呼了。

尤其是让大伯高兴的是,有大户盯上豆腐,觉得好吃,便命管家经常经买,有人消费,城里的一些酒楼也会要些豆腐,既便宜又好吃,

大伯的豆腐生意往城里愈来愈顺,尤其有酒楼的师傅煮了加上调料,成了酒楼名菜后,豆腐生意己城里己是扎了根。

随着王家豆腐生意越做越大,也有有心人来打听的,西婶的弟弟不知道受了谁的蛊惑,平日不上门,倒是去镇里的赌馆去的多。

这几日也来的很是殷勤,老太太知道他的德性,也不理他,家里人也去地里了。

他便首接找西婶说道:“姐,你们家这段时间都挺忙啊,做个豆腐忙不停。”

“这是家里的,可不是我的,豆腐的制作,我可插不上手。”西婶警惕地说道。

说起来这个弟弟,她也首叹气,爹娘早逝,大概是自己从小对他太过娇惯,长大后一身的坏毛病,还染上赌瘾,自己辛辛苦苦留下的一点碎银子,全进了他的口袋。

“弟啊,你也老大不小了,咱爹娘去的早,你可要给陈家留后啊。”

“会的会的,唉,正如你所说的,我也老大不小了,我会考虑自己的事,你就别念叨了,话说,你家豆腐的事,你真插不上手?”

“这是人家老五家制作的,除了她,谁也不让插手,这可是家里的生计。你可别打听。”

“得嘞,姐,没啥事我走嘞!”

除了西婶家里比较复杂外,其他众妯娌倒是一致对外,把话题往别处扯,赵盈盈也是打着哈哈,严守秘密。

赵盈盈越发忙了,毕竟制作豆腐,注意的都是细节,又不能假手他人。

这日,赵盈盈发现一桶浸泡的黄豆超过磨浆的需要,都发芽了,暗自愁眉,觉得也可以炒一炒,一番炒制后,感觉味道也带不错。

当日晚上,王家饭桌上便增加了炒黄豆芽。

赵盈盈也忙不过来 王家老太太让三婶和几个小的都加入。

王家小的加入后,赵盈盈缓了过来。

这日,又到了晚餐时间。

吃完后,王家老太太在众人让小的都出去,王家乐也随姐姐们出去玩了。才慢慢说道:“王家三代这几年也没有增加人口。”

这话说的大伯几个都低下了头。

“还好,王家三代有乐乐,明年就六岁了,我寻思着给乐乐开蒙。”

众人还没意见,王老六不禁叫道:“娘。你可还记得二郞。”二郎是王家众人永远的痛,王家二郞在全家的支持下读了书,还成为了村里唯一的秀才。

但中了秀才后,说是出去游学,顺便寻找机会却是一去不回。

二郎消失的那些年,家里众兄弟中老大去了军伍,家里生活很是艰难,王家老太太只要一听这个二郎,平日都会发火,后来众人不提了,权当没有这个人。

没想到,王家老太太又想让乐乐去读书,家里的众人都有些心有余悸。

“唉,王家三代至少也要识字吧,不能全家人都在地里刨食呀,这几年家里日子慢慢也过来了,乐乐要开蒙,大伯家的正好在镇里卖豆腐,比较熟悉镇上的情况,可以打听一下镇上的先生。”

众人都沉默了。

半晌,大伯说道:“我没意见,大家也不要忘了王家现在的豆腐生意是怎么来的?我也相信乐乐不是老二那样的人。”

“娘,乐乐去开蒙,我没意见。就是现在行情可能涨了,一年要十两银子。去年以来,地里墒情也不好。”确是王老五说话了,说的也是实情。

“多制作豆腐吧,多赚点钱。乐乐能读书,我哪天走了也有脸去见老头子了。”王家老太太说道。

就这样,王家乐在家里的支持下,找到读书的机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