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儿一块帕子就卖了一两银子的事,仅仅一天时间在侯府丫鬟中传疯了,找林怀音指导绣帕子的人更多了。
两天后,大家千篇一律地绣出了同样的图案,纷纷拿着去找高嬷嬷代卖。
鉴于燕儿卖帕子的先例,大家都期待高嬷嬷能帮着卖个好价钱。
果然,高嬷嬷回来后,带给大家一个好消息,据说锦绣楼十分欣赏这批帕子,每块帕子给了十文钱,还说以后会继续收购此种画风的绣品。
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令林怀音充满了斗志,看来立体画在古代很有市场。
因为大家的感激,林怀音利用刚建立好的人际关系,委托青绿买来了纸张。
纸张虽软,但是并不影响她的创作,她把各种花鸟鱼虫的传统图案,改编成立体画,又融合了自己的创作和改进,使得画面生动立体,仿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
她用炭笔勾勒在纸张上,通过拍打纸张,把炭粉印在所需刺绣的净布上。
一般一张炭画可印出两块布。
她又购买了多种颜色的绣线,根据每幅画的用量分成股,并把颜色标记成数字符号与绣线绑定。
在画作上用数字符号标记出用线区域。
就这样,她摆脱了亲自指导的繁琐,省却了自己的时间,也方便了别人的操作,同时还避免了绣线的浪费。
林怀音按照图案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每张售价五文钱到二十五文不等。
因为绣品的卖价远远超出了图纸价格,所以林怀音的图纸很受欢迎,往往刚一画好,就被大家抢购一空。
石头遇到林怀音,几次欲言又止,林怀音暗暗惭愧,她知道石头应该是等钱用了,可是碍于情面,又不好意思向她开口要钱。
林怀音主动承认自己把钱弄丢了,需要等些时日再还钱,石头摆着手说:“不急,不急。”
到底急不急,林怀音又怎会看不出来,她只想快点赚钱,然后加倍还给石头。
为了腾出晚上画画的时间,她中午也不休息,经常在烈日下洗衣劈柴,别人都在饭桌吃饭,抓个馒头,边干边吃。
晚上收工后,她经常熬夜赶画稿,小蝶对此很是不满,不是说灯太亮影响她睡觉,就是说动静太大,吵到她了,总之,找各种理由把林怀音赶出房间。
林怀音只能去灶膛画画,因为那里有一张切菜用的石桌,刚好可以当桌子用。
灶膛油烟重,那张石桌,她擦了好久,才勉强能用。
没有桌椅,她只能弓着腰,撅着屁股,趴在石头台面上。
短短七八天,就熬出了两个黑眼圈,人也更黑更瘦了。不过,总算功夫没有白费,顺利卖出去了绣图,狂赚一两多银子。
林怀音好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感觉用不了一年,她不仅能还上石头的钱,还可以为自己赎身,然后堂堂正正走出侯府。
到那时,她可以考虑自己开个绣庄,再雇佣一些绣娘,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一天,丫鬟春红预定了一张百鸟朝凤图,为了能尽快得到图纸,早早就预交了二十五文钱。
这对林怀音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订单。
为了赶时间,她中午连饭都没吃,抓空劈完了小山般的柴。
傍晚收工后,别人都去吃饭了,她急忙就跑回房间,想趁着小蝶还没回来,多画几笔。
她把新买来的纸对折,再对折,裁剪成合适的小张纸,开始作画。
然而刚画不久,房门“嘭”地,被人踢开了。
林怀音回头,只见小蝶盛气凌人地带着钱嬷嬷和楚嬷嬷一起走了进来。
小蝶指着林怀音作画用的纸,对楚嬷嬷道:“楚嬷嬷,你可以检查一下,看看这纸是不是二公子书房的。”
林怀音有些懵,要知道楚嬷嬷是前院的管事嬷嬷,怎么跑到后院来了?
她放下手中的炭笔,问道:“小蝶,你在说什么?什么二公子书房的?这纸是我刚从青绿手里买来的。”
小蝶瞥她一眼,并未答话,而是看向楚嬷嬷。
楚嬷嬷走上前,拿起那纸,用手指反复捻了捻,又凑到鼻端闻了闻,点头道:“没错,就是二公子书房的玉叶,这个松香味也来自二公子书房的熏香!”
钱嬷嬷脸色一沉,怒斥道:“阿三,你可知罪?”
林怀音一脸困惑,问道:“什么玉叶?是指这纸吗?我可以解释的……”
小蝶忽然走到林怀音的床铺旁,一把撩开床上的褥子,只见褥子和床板之间还有厚厚的一摞宣纸。
“看吧,果然是她偷的!难怪她每晚都鬼鬼祟祟的。”
栽赃,赤裸裸的栽赃!
林怀音脑袋嗡嗡首响,这一刻,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小蝶在报复她!
楚嬷嬷拿起那一摞纸,摸了摸,道:“这玉叶纸滑而紧,不凝笔,光而白,质地柔韧,是宫里御赐之物,又怎会出现在你的床下?”
林怀音道:“这些纸不是我的,我只向青绿买过两张纸,花了五十文,不信,你们可以问青绿。”
小蝶嗤笑出声,“五十文?骗谁呢?这种玉叶纸的制作繁琐,每张纸需要经过一百零八道工序,市面上每张纸不低于一两纹银,更何况这是御赐之物。青绿己经交代了,你还装什么装?”
林怀音差异,“交代?她交代什么了?”
“当然是交代你的龌龊行径了。”
“我有什么龌龊行径?你不要血口喷人。”
小蝶指着林怀音的鼻子,质问道:“难道昨晚不是你要求去二公子书房看看?青绿不肯,你就诓骗她说只看一眼二公子写的字,看看就走,之后,你又趁青绿不注意,偷走了这沓玉叶纸。”
林怀音没想到,小蝶竟然给她扣了这么一大顶帽子,这是要置她于死地的节奏呀。
昨晚青竹苑要水后,本应燕儿去送水的,可是燕儿不知怎的,闹了肚子。
林怀音烧完水,本该收工的,可她想也没想就替燕儿送水去了。
她把水送到后,一首守在院门外,哪里去过什么书房了?更别提偷纸了。
林怀音据理力争道:“我一首守在院门外,根本就没进过书房,不信你可以去问青绿。”
楚嬷嬷道:“把青绿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