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春花从外面打听消息回来。
“小姐,王太医府上的情况我都打听清楚了。”她在林浅上耳边轻声禀报,“王太医平日里最爱品茶论医,尤其钟爱古籍医书。府中有个药圃,种了不少珍奇药材。”
林浅上正在细读那本《本草纲目》,闻言抬起头来:“还有呢?”
“王太医有个独子,名叫王明轩,今年二十三岁,也在学医。不过听说天资平平,王太医颇为忧虑。”春花压低声音,“还有一事,王太医的夫人三年前病逝,至今未续弦。”
这些信息让林浅上心中有了计较。王太医既然爱好医书,那她就从医学见解入手;既然担忧儿子的医术,那她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
“春花,你可知王太医府上的地址?”
“知道的,在城西梧桐街,那一片都是太医院的官员居住。”
“很好。”林浅上合上书册,“明日一早,我们就去拜访。”
“小姐,您打算如何说服王太医收您为徒?”春花有些担忧,“听说王太医性情古板,从不收女弟子的。”
“我自有办法,对了,府中可有上好的茶叶?”
“有的,库房里存着一些大红袍,是江南贡品。”
“取一些来,明日带着作为见面礼。”林浅上吩咐道,“另外,你去找林叔,让他准备一副上好的文房西宝。”
春花虽然不解其意,但还是应声而去。
当晚,林浅上独自坐在灯下,仔细思考着明日的拜师策略。要打动王太医,光有现代医学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展现出对古代医学的深度理解。
她翻开《本草纲目》,开始寻找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凭借现代药理学知识,她很快就发现了几处可以完善的药材配伍理论。
“如果能够提出一些新颖而又合理的见解,想必能引起王太医的兴趣。”她心中暗道。
翌日清晨,林浅上梳洗打扮后,换上一身素雅的青色长裙,看起来既端庄又不失灵动。
“小姐,您今日格外美丽呢。”春花在一旁赞道。
“今日事关重大,自然要慎重些。”林浅上检查了一下要带的礼品,“走吧,去王太医府。”
林府到王太医府约有半个时辰的路程。一路上,林浅上心中反复演练着待会儿的对话,务必要给王太医留下深刻的印象。
梧桐街果然清雅,街道两旁种着高大的梧桐树,此时正值深秋,金黄的叶子洒了一地。王太医府位于街道中段,门前挂着“王宅”的匾额,显得庄重而低调。
“小姐,到了。”春花提醒道。
林浅上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走到府门前。
“有劳通报一声,林府三小姐林浅上求见王太医。”她对门房说道。
门房是个西十多岁的中年人,见她举止得体,便客气地说道:“小姐稍等,小人这就去通报。”
不一会儿,门房回来了:“王太医请小姐进府一叙。”
进了王府,林浅上发现这里的布置十分雅致。院中种着各种药草,书房里书香阵阵,确实有大医的风范。
王太医在书房中接见了她。今日他穿着一身深蓝色的长袍,须发整洁,神色和蔼。
“林三小姐,前日一别,别来无恙?”王太医起身相迎。
“见过王太医。”林浅上福身行礼,“浅上冒昧来访,还望太医勿怪。”
“小姐客气了,请坐。”王太医指了指一旁的椅子,“不知小姐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林浅上先是让春花呈上礼品,然后才开口道:“浅上此来,是想拜王太医为师,学习医术。”
此话一出,王太医脸上闪过一丝意外:“学医?小姐,你可知学医之路艰难?况且你乃千金之躯……”
“太医,浅上心意己决。”林浅上打断他的话,神色认真,“前日蒙太医救治,让浅上深感医者济世救人之伟大。浅上虽为女子,但也愿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力。”
“小姐,老夫并非看轻女子,只是医道深奥,非一日之功。而且……老夫从不收女弟子。”
“太医,浅上知道此事唐突,但请您给浅上一个机会。”林浅上从袖中取出一张纸,“这是浅上这几日对《本草纲目》的一些浅见,还请太医指正。”
王太医接过纸张,仔细阅读起来。越读,他的神色越是惊讶。
“这……这些见解……确实新颖……”他抬头看向林浅上,“小姐,这些真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正是。”林浅上点头,“浅上知道见识浅陋,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太医指教。”
王太医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子,眼中露出浓厚的兴趣。
“小姐,你可否详细说说这几处见解的依据?”
林浅上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的策略奏效了。她开始详细解释自己的观点,既引用了古代经典,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医学理论。
王太医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赞许。
“妙哉!妙哉!”他忍不住拍案叫好,“小姐这些见解,确实独到。老夫行医多年,也未曾想到这些。”
“太医过奖了,浅上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略有所得。”
“小姐太谦逊了。”王太医起身踱步,显然在思考什么,“不过,即便你有如此见解,要拜师学医,也需要经过考验。”
“浅上愿意接受任何考验。”林浅上坚定地说道。
王太医看了她一眼:“既如此,老夫给你出个题目。你若能解答,老夫便破例收你为徒。”
“请太医出题。”
“府中有个病人,患病多日,诸医束手,你可愿一试?”
林浅上心中一动,这正是她展示真正实力的机会。
“浅上愿意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