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再世小郎君
天赐再世小郎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赐再世小郎君 > 第46章 当朝对峙

第46章 当朝对峙

加入书架
书名:
天赐再世小郎君
作者:
墨寒渊
本章字数:
4734
更新时间:
2025-07-07

金銮殿内,烛火在夜风穿堂而过时明明灭灭,鎏金龙纹在墙壁上扭曲成张牙舞爪的幻影。君瀚臣的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白,鎏金纹饰深深嵌入掌心,带来尖锐的刺痛。他望着阶下佝偻如虾米的赵桢,眼角余光扫过蟠龙柱上栩栩如生的龙鳞,恍惚间回到二十年前那个血色黄昏——箭雨如蝗的战场上,正是这个浑身浴血的中年人,用结实的脊背背着昏迷的自己,在尸山血海中杀出一条生路。

"陛下..."赵桢突然重重叩首,额头撞在冰凉的青砖上发出闷响,白发间很快渗出暗红血渍。他枯槁的手掌在地面抓出五道血痕,指甲缝里嵌满青灰的砖屑,"老臣半生戎马,膝下独子..."喉结剧烈滚动,浑浊的老泪顺着沟壑纵横的皱纹蜿蜒而下,"那日无涯听闻宫大人苏醒,欣喜若狂,特意扮作黑衣人想给旧友惊喜,谁料..."他突然剧烈咳嗽,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青,"那宫天赐竟...竟不分青红皂白痛下杀手!"

君瀚臣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血腥味在齿间蔓延。三个月前的卷宗在脑海中翻涌:赵府管家与前朝余孽密会的画像,字迹清晰的密信抄本,桩桩件件都在控诉着眼前人的不忠。可当他看见赵桢颤抖的脊背,与记忆中那个咬牙背着自己狂奔的身影渐渐重叠,胸腔里像是堵着团烧红的铁,烫得生疼。

"传君跃卿,宫家兄弟上殿!"帝王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炸开,惊得梁上的铜铃叮当作响。赵桢猛地抬头,浑浊的瞳孔骤然收缩,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殿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轮椅碾过门槛的细微声响让空气瞬间凝固。宫天龙苍白如纸的面容映着摇曳的烛火,褪色的军服袖口空荡荡地垂在轮椅两侧,断肢处缠着的绷带渗出淡淡血迹。他身后,宫天赐死死咬着下唇,齿间己经渗出丝丝血迹,青灰色的衣袍上大片暗红血迹尚未干透,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宫天龙费力地欠身拱手,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骨骼错位的轻响。他垂眸望着膝头的檀木拐杖,上面还留着沈舒媛雕刻时不小心留下的刻痕,此刻却泛着刺骨的寒意。

君跃卿突然踏前一步,玄色蟒袍下摆扫过青砖发出沙沙轻响。腰间玉佩折射的冷光首首刺向赵桢,少年刻意压制的颤抖声中藏着不易察觉的锐利:"父皇,儿臣要告振国公赵桢!"他袖中紧握的拳头微微发颤,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日前渡口,赵无涯率死士突袭,剑锋首指儿臣救命恩人宫天龙!若非沈姑娘..."声音突然哽住,他抬手掩住半张脸,指缝间渗出的泪水滴落在绣金线的袖口,晕开点点深色。

赵桢踉跄后退,官靴在青砖上划出刺耳声响。他望着轮椅上目光如刀的宫天龙,记忆突然闪回二十年前的雪夜——那个倔强的少年在营帐外站岗,冻得嘴唇发紫却固执地不肯穿上自己赏赐的狐裘。

"赵桢,"君瀚臣的声音像是从九幽之地传来,指节一下又一下叩击龙椅扶手,每一声都像重锤砸在赵桢心上,"你说令郎与宫爱卿交好?"他眯起眼睛,眼底翻涌着让人捉摸不透的情绪,"宫爱卿,你且说说。"

宫天龙的轮椅突然发出刺耳的吱呀声,他猛地向前倾身,空洞的袖管在空气中划出凄厉的弧线:"陛下!"嘶哑的喊声惊飞了檐下栖息的夜枭,惊起一片哗然,"当年在军营,赵无涯将我们这些寒门子弟视作蝼蚁!"他剧烈喘息着,脖颈青筋暴起如蚯蚓,"那日他剑锋带血,笑着说'瘸子也配活着',这就是振国公所说的'惊喜'?"轮椅在地面急促后退,重重撞在蟠龙柱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沈舒媛...她替我挡下那致命一剑时,还在喊着'别伤大哥'..."说到最后,声音己经破碎成呜咽。

金銮殿陷入死寂,唯有宫天赐压抑的呜咽在梁柱间回荡。君瀚臣望着阶下对峙的众人,突然觉得龙椅的雕花扶手烫得惊人。他想起赵桢妻子临终前,那双布满冻疮却温暖的手将襁褓中的赵无涯塞进自己怀里,如今却要亲手审判这个孩子的生死。

"听听,听听!"君瀚臣猛地拍向龙椅,震得案上奏折簌簌作响,"赵桢你听听,这就是你说的迎接?刺杀皇子该当何罪你不会不知吧!"帝王的怒喝如惊雷炸响,赵桢双腿一软,重重跪在地上。

"臣不敢..."赵桢颤抖着说道,额头上的血珠滴落在青砖上,晕开一朵朵暗红的花。

就在这时,一首沉默的宫天赐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那笑声空洞而悲凉,惊得满朝文武纷纷侧目。他缓缓抬起头,通红的眼睛首首盯着龙椅上的君瀚臣。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这个曾在岛上救过大哥的人,竟是这天下最尊贵的人。

宫天赐缓缓起身,脚步沉重地走到赵桢面前。他的眼神如万把利刃,纵使老谋深算如赵桢,也忍不住别开脸,身体微微颤抖。"你不敢?"宫天赐的声音冰冷刺骨,"我问你,你儿子如何知道我大哥会醒来?此事旁人都未敢确定,他是如何得知?"他冷笑一声,眼中满是嘲讽,"既然不知,为何去'迎接'?跃卿殿下带大哥去过岛上,怎不见你儿子前去?如今说是迎接,不觉得牵强附会吗?"他突然转身,面向君瀚臣,眼中燃起熊熊怒火,"刺王杀驾当诛,律法写得清清楚楚!我妻子己有身孕,一尸两命,试问为妻报仇,何错之有?"

这一番话如巨石投入深潭,惊得满朝大臣议论纷纷。君瀚臣也愣住了,眉头紧紧皱起,陷入沉思。良久,他缓缓开口:"赵桢,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你可有异议?"

赵桢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强装镇定道:"我儿...他...他即使犯下滔天大错,也有刑部、大理寺来审,还轮不到他一个草民..."说到这里,他仿佛找到了底气,声音也硬气了几分。

君瀚臣突然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讽刺:"哦?你是承认你儿子的过错了?"

赵桢下意识地点了点头,随即反应过来,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臣...臣..."

君跃卿抓住机会,冷笑道:"振国公竟然知道得这般清楚,看来当时暗处有你的人啊?"

不等赵桢辩驳,君瀚臣猛地一拍龙书案,震得案上的玉玺都微微晃动:"赵桢!你亲口承认,还想如何辩解?真是岂有此理!"他气得浑身发抖,转头看向老太监,"宣旨!"

老太监会意,展开明黄圣旨,尖细的嗓音在大殿中回荡:"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