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波折,众人终于抵达苏州。这座曾经温婉秀丽的江南名城,在战火的肆虐下宛如容颜尽毁的佳人,满是疮痍。街道上残垣断壁林立,瓦砾堆积如山,偶有衣衫褴褛的百姓匆匆而过,眼神中尽是惊惶与无奈。顾晚晴领着众人拐进一条幽深巷子,青苔在斑驳砖墙上肆意蔓延,似在无声诉说岁月沧桑。
尽头处,爬满藤蔓的西合院静静矗立。顾晚晴轻轻推开虚掩木门,“吱呀”声仿佛岁月沉睡后的低吟。一股熟悉的药香混着淡淡霉味扑面而来,却让人心安。穿过昏暗堂屋,地上方砖残缺,露出底下泥土。顾晚晴熟练掀开旧木板,露出通往地下室的阶梯:“小心脚下。”她率先走下。
地下室宽敞隐秘,几盏昏黄油灯在墙壁摇曳,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简易床铺整齐排列,虽简陋却透着温暖。药品架上,各种瓶瓶罐罐在药品匮乏的年代弥足珍贵。陆沉舟整理药品,指尖触到磺胺嘧啶和盘尼西林,眼中闪过惊讶。“这些是地下党同志冒死运来的,每一瓶都来之不易。”顾晚晴轻声解释,指尖划过药瓶,眼神满是珍视与感慨,“他们常为送药绕几百里路,躲过无数日军关卡。”
正当此时,地面传来急促脚步声与粗重喘息。“晚晴!晚晴在吗?”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闯进来,怀里抱着旧书,衣衫凌乱,额前头发被汗水浸湿。他看到陆沉舟给伤员清创,动作熟练精准,手中的书差点滑落:“你这方法……是跟西方最新医学学的?”
陆沉舟挑眉轻笑:“在医学院时钻研过,也结合战时情况改良过。”年轻人眼睛发亮,首接蹲下观察:“太妙了!我在德国留学时见过类似方法,但你这改良更适合战时伤员,能大大降低感染率!”他语速极快,每一个字都似迫不及待蹦出。
顾晚晴忍俊不禁:“这位是林若飞,留洋医学博士,满脑子都是医术。”林若飞这才反应过来,忙整理衣衫,脸上泛起赧然:“失礼了,只是看到这样精湛的医术太激动。如今战事吃紧,这样的医术能救多少人啊。”他转向陆沉舟,伸出手,眼中满是期待:“我叫林若飞,以后还请多多交流。”
陆沉舟起身握手:“林博士客气,叫我沉舟就好。日后互相学习。”林若飞摆摆手:“别叫博士,叫若飞!我回国就是为了救人,单枪匹马实在难行……”他环顾地下室,眼神发亮,“如今有了你们,必能护更多人!”
原来,林若飞回国后目睹日军暴行,决心投身医疗救助。他从上海一路赶来,多次险些被日军抓住,却从未动摇。“我带了些笔记和资料,还有从国外带回的医疗器械,藏在城外安全屋。”林若飞兴奋地说,“明天就去取,有了这些,能做更多手术,救更多人!”
苏瑶在旁整理绷带,眼中满是希望:“那太好了,以后不用再为没有合适器械发愁了。”顾晚晴看着这一幕,嘴角上扬。曾几何时,她独守诊所,在黑暗中踽踽独行;如今,陆沉舟、苏瑶、林若飞……越来越多人汇聚于此。这小小的地下室,成了黑暗中的微光,他们织就守护之网,试图兜住死亡边缘的生命。
夕阳余晖透过墙壁缝隙洒入,给众人身影镀上金边。林若飞滔滔不绝讲述国外医学知识,陆沉舟认真倾听、不时询问。顾晚晴靠在墙边,看着这充满希望的一幕,心中暖流翻涌。未来的路依旧荆棘满布,但众人眼中的坚定如同火炬,在乱世中闪耀希望。新的故事,正从这里悄然开篇,这股新生力量,将在战火中淬炼,书写属于医者的担当与勇气。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