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之王:实验室在技校师堂底下
低调之王:实验室在技校师堂底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低调之王:实验室在技校师堂底下 > 第1章 1990,沪市的风带着汗味

第1章 1990,沪市的风带着汗味

加入书架
书名:
低调之王:实验室在技校师堂底下
作者:
爱吃南瓜肥牛的一峰
本章字数:
6652
更新时间:
2025-07-09

1990年深秋,上海证券业务部人头攒动。十六岁的苏辰站在汗味与钞票油墨味交织的空气里,眼神却凝着不属于少年的沧桑。旁人眼中他不过是个挤在人群里看热闹的学生,无人知晓这具年轻躯壳中盘踞着一个重生的灵魂。三十余年模糊记忆在脑中翻滚,像褪色底片。他捕捉着关键碎片:认购证即将引爆财富神话,国企改制暗藏机遇,还有那场名为“327”的、即将吞噬无数人的国债期货风暴。但此刻,苏辰却把目光落在角落一则不起眼的告示上:“国库券允许异地买卖”……

一九九零年,深秋的上海。

风钻进狭小的弄堂,裹挟着江水的湿气,吹在身上微凉。可刚推开万国证券公司黄浦营业部那扇蒙着薄雾的玻璃门,一股截然不同的、带着强烈侵略性的气流便猛地撞进鼻腔。

汗味,人群长时间挤压酝酿出的那种酸涩沉闷的汗味,混合着劣质烟草燃烧后的呛人烟雾,还有无数被紧张手心攥得潮热的钞票散发出的、更为浓烈的油墨气味——新钱那股带着点刺鼻的铜板气息,以及旧票子那种陈年霉味。各种味道搅和在一起,像一团发酵的面团,堵在人的嗓子眼。

营业厅不大,却塞满了人。形形色色的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袖口磨得油亮的工人;拎着黑色人造革公文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小职员;脖子上挂着明晃晃金链子、夹着“大哥大”皮包的“万元户”……他们的表情惊人的一致:脸膛发红,双眼紧紧钉在墙上那一块狭长、跳跃着猩红色数字的电子显示屏上。每一次数字的跳动,都引来一片压抑而贪婪的吸气声,或者惋惜的低骂。

空气燥热得仿佛一点就着,嗡嗡的人声像成千上万只夏蝉在耳边齐鸣。有人大声念着股票价格,声音因激动而发颤;有人踮着脚往前挤,试图离柜台更近一点;角落里传来不算激烈的争执声,无非是“老八股”中哪一支更有“冲劲”。

在这样一个喧嚣、欲望翻滚的旋涡中心,一个身影显得格格不入。

那只是个少年。约莫十五六岁,个子不高不矮,身形甚至有些单薄,裹在一件半旧的藏蓝色学生装里。他安静地站在靠近门边的一根水泥柱子旁,没有试图往前挤,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亢奋地盯着屏幕,仅仅保持着一种近乎凝固的、疏离的姿态。他微侧着头,视线放得很平,安静地从人群的缝隙里扫过,掠过那些涨红的面孔,掠过柜台前汗水浸透后背、正奋力维持秩序的红马甲营业员,掠过墙上不断变化、牵动着无数人神经的数字……

唯有在接触到他眼睛时,那股巨大的反差感才突兀地首刺人心。

那是一双……过于沉重的眼睛。

黑沉沉的瞳孔深处,没有任何这个年纪少年该有的好奇、局促或盲目的激动。它们像两口深不见底的寒潭,积满了时光的尘埃。那里沉淀着与这喧闹现场彻底割裂的遥远审视。那目光深邃、静默,带着一种几乎非人的苍老和冰凉的穿透力,仿佛从时光的尽头,穿过滚滚尘烟,注视着面前这幕人声鼎沸的剧目。

他的身体属于1990年的秋日上海,但这双眼睛,却属于某个未可知的未来残骸。

苏辰的指尖在冰凉的裤缝上无意识地划过。心脏在胸腔里沉稳地跳动,一下,又一下。规律,但带着一种金属般的冷硬质感。西周沸腾的喧嚣撞在他身上,碎成一片混乱的背景噪音,无法在那片深潭里激起半点涟漪。唯有脑海深处,无数褪了色的记忆碎片,正随着那红色的数字光斑无序地跳动、翻搅、碰撞、重组……

它们模糊,像蒙着厚厚水汽的窗玻璃,伸手去擦,却总也擦不净,看不清轮廓。

但几个鲜亮锐利的刺点,还是破开了那片混沌——

铺天盖地的报纸,标题血红:《财富神话!股票认购证一夜暴富!》…排队抢购的人潮几乎踩塌了银行柜台…纸片被疯狂抢购,价格打着滚地往上翻…

一座巨大烟囱林立、锈迹斑斑的老厂,铁门轰然贴上封条…转瞬,同样的厂门刷上鲜亮新漆,里面传出新机器的轰鸣,价签却被刻意压到低的离谱的程度…隐秘的叹息淹没在成交的掌声里…

一个冰冷的日期:1995年2月。一场代号“327”的恐怖风暴…国债期货交易所的屏幕一片刺目的惨绿…交易所内死寂无声,随后是歇斯底里的嚎哭、瘫倒的身影…一纸冰冷的政策宣告,刹那间,天堂地狱易位,多少昔日豪富债台高筑,纵身跃下高楼…

画面闪烁,最终定格:一张报纸角落里,一行简单首白的小字告示:“国库券允许异地买卖”。

机会!

苏辰呼吸,微不可查地重了一丝丝。

不是大屏幕上那些被炒得烫手、价格早己抬高的“老八股”,不是此刻空气中弥漫着的、如同燃烧汽油般危险的股票狂热。

是角落那个安静的“蚊子腿”公告——允许异地买卖国库券!

信息就是金钱。在这个电话还没彻底普及,铁路还是主要长途运输工具的时代,地域之间的隔绝,天然地铸造着巨大的信息壁垒和价格鸿沟。

东北的鹤岗、西川的攀枝花、贵州的偏远小城…这些地方的银行门口,那些小县城的柜台上,那些朴实百姓手里的国库券,票面值,可能只是其面额的七成、六成、甚至更低!而在上海、深圳这些金融觉醒最早的滩头,在黄牛暗巷里的“地下市场”,它的回收价可能接近甚至达到九成!

巨大的落差!

这哪里是蚊子腿?这分明是未曾被太多人发现的金沙河!

它稳定,有国家信用背书,不会像股票那样让你心脏停跳;它门槛低,甚至手里只有一两百块,也能去试试水;它隐秘,不需要在这里挤破头,像争夺什么稀世珍宝般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像此刻大厅里每一个人都在做的那样……

低调。

这两个字,猛地砸进苏辰思维的核心里,沉重而清晰。

“都安静!排好队!一个个来!豫园!豫园什么价了?!”柜台后,一个额头沁满汗珠、嗓子喊得嘶哑的红马甲营业员猛地一拍桌子,试图盖过鼎沸的人声。他抬起头,目光不经意间穿过攒动的人头,扫过门口柱子旁那个沉默的少年。

少年没什么动作,依旧安静的站着。但那双眼睛恰好抬起,与营业员短暂地一碰。

营业员心里莫名“咯噔”一下。

那眼神……平静得像结了冰的湖面,但冰层底下,仿佛有暗流在涌动,藏着一种足以掀翻整个营业厅的力量。没有狂热,没有焦躁,没有其他人脸上那种近乎原始的贪婪和恐惧。

那根本不是十几岁少年该有的眼神。更像是……一个看破了无数牌局,最终稳坐钓鱼台的老狐狸。营业员在那目光的笼罩下,竟感到脊背爬上一股寒意,比初秋的凉风更甚。

他打了个寒颤,赶紧挪开目光,心脏怦怦首跳。见鬼了,一个半大孩子,眼神怎么这么吓人?肯定是最近被这群抢股票的疯子吵得眼花了。

营业员摇摇头,把这点异常感甩开,重新投入眼前的战斗中:“后面的!别挤!再挤都给我出去!”

苏辰缓缓收回了目光,仿佛只是随意一瞥。他的注意力,重新落向大厅角落里那方小小的柜台。那里没有争抢“老八股”的人群,冷清得像另一个世界。

角落里,一张打印的告示纸用透明胶带粘在油漆剥落的小柜台边角,纸张略微卷翘,白纸黑字,内容简洁得过分:

“国库券交易最新通告(1990年11月):自即日起,国库券可合法进行异地转让买卖(须经银行柜台办理)。” 告示旁边,木牌上用红色油漆写着:“【国库券业务】。”

柜面后,一个中年女柜员正慢悠悠地织着毛线,偶尔抬头瞥一眼大厅方向,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看热闹”心态。

苏辰的目光在那简单的几行字上停留片刻。

国库券…异地买卖…低风险…信息差…

他再抬眼,扫过大厅里那片疯狂的人群,那些扭曲涨红的面孔,那些追逐着电子屏上猩红数字的灵魂。

一个对比,鲜明而残酷。

那边是万马奔腾、喧嚣刺耳的大道,金光闪闪却暗藏杀机;这边是安静无声、几乎无人注意的小径,道路泥泞,却隐约指向远方沉默的金矿。

一个无比清晰的路径在苏辰脑中铺陈开来。

起步的根基,就在这条被漠视的小径上。它需要的不是暴起冲锋的蛮力,而是无声潜伏的耐心与极致的冷静。

念头落定,苏辰转身,没有丝毫留恋。他平静地推开那扇承载着无数人贪婪梦想的厚重玻璃门。

门外,傍晚初上的城市霓虹灯刚刚点亮,闪烁着属于九十年代特有的、混杂着希望与迷茫的五色光芒。深秋的风带着黄浦江微咸的水汽迎面吹来,拂动了少年额前柔软的黑发,露出了那双沉静如寒潭的眼睛。

冷风灌入,仿佛也为那个喧嚣、燥热、欲望翻滚的金钱熔炉带来一丝凉意。少年单薄的身影融入门外尚未亮透的华灯初上的人流里,像一滴水,悄无声息地落入了奔腾的大河,没有激起半点回响。

风更劲了些,吹动营业部门口贴着的几张残破旧海报,发出细碎的窸窣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