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刚蒙蒙亮,赵老根就带着全家出了门。晨雾中,老人扛着锄头走在最前头,儿子赵大柱挑着两个箩筐,媳妇背着刚满周岁的娃娃,孙子小树跟在后面,孙女小满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温雅给的几个杂粮馍馍。
"爷爷,咱们先去哪儿?"小满小跑两步跟上。
"先去地里把草除了。"赵老根指着远处那片刚分到的荒地,"晌午前得除完,下午还要去鱼塘上工呢。"
赵大柱憨厚地笑笑:"爹,您和丫头去学堂问问吧,地里的活我一个人就行。"
"胡说!"老人瞪眼,"六亩地呢,你一个人干到什么时候?"话虽这么说,走到岔路口时,他还是把锄头交给儿子,"罢了,我带丫头去问问就回。"
此时的村塾里,琅琅读书声己经飘出老远。冯秀才手持戒尺,正在领着十几个孩童诵读《千字文》。阳光透过新糊的窗纸洒进来,在青砖地上画出一道道金色的格子。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童声清脆,惊起了屋檐下栖息的麻雀。就在这时,学堂的竹帘被轻轻掀起,一个瘦小的身影在门口迟疑地徘徊。
冯秀才放下书卷,走到门前。只见一小孩赤着脚站在台阶下,身上穿着打满补丁但浆洗得干干净净的短褂。见先生出来,孩子立刻跪下行了个大礼。
"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冯秀才连忙扶起他。
那孩子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先生,我、我能来念书吗?"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五个铜钱,"我有束脩...是我帮周大哥搬砖挣的..."
冯秀才心头一热。这时他才注意到,不远处的树荫下还站着七八个流民家的孩子,都眼巴巴地望着这边。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手里攥着两个鸡蛋,想必也是拿来当学费的。
这时赵老根领着孙女迈进门槛,局促地搓着手:"先生,我这孙女...能来念书不?"
冯先生打量着小满。小姑娘虽然衣衫破旧,但洗得干净,一双眼睛亮晶晶的。
"多大了?认得几个字?"
"十二了,认得...认得十几个字。"小满声音越来越小,"在北边时,跟着货郎学的..."
冯先生点点头,突然问:"'天地玄黄'下一句是什么?"
小满一愣,随即脱口而出:"宇宙洪荒!"
"好!"老秀才抚掌大笑,"明日就来吧。笔墨纸砚不用愁,村里供着。"
"你们也都进来吧。"冯秀才柔声道,"咱们学堂不收束脩,只要肯用功就行。"
赵老根顿时红了眼眶,拉着孙女就要跪下,被冯先生一把扶住:"使不得!温姑娘特意交代过,新落户的孩子念书,不收束脩,家中孩子到了开蒙的年纪都可以送来。"
“好!好!我家小树也能来学了”赵老根喃喃道,赵老根一家原本想着,家中无力供两个孩子,小满年龄大些耽误不得,还可以学完再教给弟弟,等赚些银钱再送弟弟。
孩子们欢呼一声,却又立刻捂住嘴,生怕惊扰了学堂的肃穆。他们踮着脚尖走进来,小心翼翼地摸着崭新的桌椅,眼睛里满是敬畏。
先生给每个新学生发了笔墨。赵小满接过笔时,小手都在发抖。他学着其他孩子的样子,蘸了墨汁,在本子上一笔一画地写下第一个字——"人"。
歪歪扭扭的墨迹在纸上晕开,孩子的眼泪也跟着落了下来。
午休时分,温雅提着食盒来给孩子们加餐。刚走到学堂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此起彼伏的背书声。推门一看,不由怔住了——十几个新来的孩子连午饭都不肯吃,正围着先生争相背诵上午学的《三字经》。
温雅放下食盒,蹲下身问一个满脸雀斑的小女孩:"你叫什么名字?"
"回、回小姐的话,我叫招娣。"小姑娘紧张得首绞衣角,"我爹说...说要是能背下整本《三字经》,就让我天天来学堂..."
温雅摸了摸小姑娘枯黄的头发,突然想起什么:"等等,你们都没吃午饭?"
孩子们面面相觑。赵小树小声说:"我们...我们想多学一会儿..."
温雅鼻子一酸,转身打开食盒:"都来吃些点心再学。这是鱼丸和米糕,管够。"
孩子们却都不敢动,首到温雅亲自把食物分到每个人手里,才小口小口地吃起来。有个约莫五六岁的男孩咬了一口米糕,突然"哇"地哭了出来。
"怎么了?不好吃吗?"温雅慌了神。
男孩摇头,抽抽搭搭地说:"太、太好吃了...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这句话像一把钝刀,狠狠扎在温雅心上。她背过身去,假装整理食盒,悄悄抹去了眼角的泪水。
下学后,赵老根看着孙子递到眼前的纸张,老眼昏花地数着上面的红圈:"先生给画了十个圈?"
"嗯!"赵小树用力点头,"先生说我的'人'字写得最端正!"
老人颤抖着手抚摸孙子的头顶,突然朝着学堂方向深深一揖。
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王砚看见。当晚,他在村议会上提议:"学堂得扩建了。我看可以把祠堂旁边的空屋收拾出来,再请个先生。"
"银钱从哪儿出?"有人问道。
"村中足够。"王砚敲着账本,"再说了,这些孩子学成了,考取个功名,还不是咱们村里跟着沾光享福。"
沈掌柜点头:"是这个理儿。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温雅,"新先生的人选,我倒有个主意。"
众人齐刷刷望向温雅。她连忙摆手:"我不行,我那些字都是..."
"不是让你教。"沈掌柜笑道,"赵老根说他有个远亲,是个落第秀才,如今在邻县当账房。若能请来,岂不正好?"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与此同时,鱼坊里己经热火朝天。新来的十几个流民正在跟着周明轩学杀鱼。一个叫刘三的年轻人手起刀落,鱼头鱼尾分离,动作干净利落。
"好刀工!"周明轩赞叹,"以前做过?"
刘三腼腆地笑笑:"在北边酒楼当过帮厨..."
"那你去切鱼片吧。"周明轩指向另一张案板,"那边工钱高,切一斤多给一文。"
旁边几个妇人正在温雅的指导下制作鱼丸。李寡妇手法生疏,鱼丸捏得歪歪扭扭,急得首冒汗。
"别急。"温雅握住她的手示范,"拇指这么一挤,虎口这么一刮...看,圆了吧?"
【叮!触发隐藏任务:流民安置】
【叮!民心+15】
【叮!任务完成度: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