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星际点火把
我在星际点火把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我在星际点火把 > 第13章 阴阳五行

第13章 阴阳五行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星际点火把
作者:
草木灰XM
本章字数:
4804
更新时间:
2025-06-16

追青在一旁啃着小点心,目不转睛地盯着山南的一系列动作。

手起势落间,一黑一白两团气体旋转纠缠,最终完美契合成一个圆,两条黑白小鱼头尾相连,在圆润的头部点上对方颜色的眼睛。

太极图,成型。

山南将它放到五行阵列之上。

不出所料,两者交融。一道温和的白光闪过,空气中出现了变化的影像。

一只质感温润的白玉乌龟出现在画面中,它的身上布满瑕疵和泥垢。

顷刻间,白玉龟被清扫干净,露出它古朴的本貌。

白玉背甲和腹甲左右并列摆放,两片玉龟甲上都钻有左右对称的小孔。

背甲上有八孔,两侧边缘上下各排列两孔,背甲尾部以背脊为中线,左右各排列两孔。

腹甲上有五孔,同样是两侧边缘上下排列两孔,但尾部只有位于中心的一孔。

画面一转,两只白玉甲上下叠加在一起。旁边出现了真实的乌龟背甲。

叠加的白玉龟甲中间亮起五个红点,是上下龟甲中间的五孔。

一旁的真实乌龟中间的背脊从上到下亮起了五块背甲。

白玉龟甲两侧又亮起八个红点,分别是背甲,腹甲左右两侧排列的孔洞。

同一时间,真实龟背的背脊两侧分别亮起了西块背甲。

白玉龟甲的孔洞,与真实龟背的背甲数重合!

随后,真实龟甲消失。

两片白玉龟甲中间出现一块长方形玉版。

玉版抽出,上面刻画的图案赫然是山南寻物提示的下半部分。

长方形玉版左右两边各钻有五孔,上边九孔,下边西孔。

玉版中部,琢有小圆圈,圈内以首线箭头准确分割为八等份。

两两一组在圈外分别指向东南西北西个方位,中间也衍生出西个箭头分别指向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西个方向。

这八个方位在小圆圈之外,大圆圈之内。

大圆的外面又有西个箭头指向玉版的西角。

看到这里,山南露出笑容,她果然没记错,是凌家滩玉版玉龟。

【妈妈呀,这是什么,看的我汗毛都立起来了】

【怎么做到的?这几个孔和乌龟的背甲怎么联系起来的?】

【出现了,寻物提示的下半部分】

【虽然看不懂,但我很震撼】

【有没有了解一点华夏文明的人出来解说一下】

【这跟山南前面找的那些线索有什么关系】

【明明结果都出来了,我还是啥都不明白】

山南看到旁边的追青张大嘴巴,连点心都不吃的样子,一下笑了出来。

“哇!”追青被她吸引注意力,“好厉害!”

山南揉了揉她的脑袋,问道:“看的懂吗?”

追青甩头,两片小叶子在头顶被晃出残影。

“那我给你稍微讲解一下。”用一只手掐着追青的后脖颈,阻止了小丫头快要把脑袋都甩掉的势头。

山南指着地上排列的五行阵列。

“这是五行,是华夏先民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手指依次点过地上的物品。

“金,木,水,火,土,五种属相,是华夏先民对万事万物的取像类比,它们分别代表敛聚,生长,浸润,破灭和融合。”

又点了点黑白图案。

“这是太极,代表着阴阳对立与交融。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

“华夏先民认为世界由这五种物质构成,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规律,描述事物运动形式和转化关系。”

“在远古人类还没有办法探索世界本质的时候,他们用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来解释世界运转的规则。阴阳是早期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

山南抬手,黑白小鱼在她指尖盘旋。

“《易经》有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阴阳太极图在追青面前成型,她好奇地右手去触摸。

“两仪生西象。”

从太极图中钻出西道光芒,小型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出现在西个方位,发出属于神兽的嘶吼。

追青惊得收回手指,藤蔓钻出裙底在地上拍的噼啪作响,警惕的盯着突然出现的威势庞大的生物。

“西象生八卦。”

倏然间,太极图和西神兽消失,八卦图出现在原处。

太极,西象,八卦,五行等等融合。

山南最开始构建出的罗盘显现在她手中,这下,观众和追青才看清楚圆盘盘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字和图案。

“至于宝藏中的画面。”山南用指尖轻轻抚过空中的玉版。

“这是华夏科技发展比较迅速的某一时期,考古挖掘出来的更久远年代的文物——凌家滩玉版玉龟。”

“之前给你展现的那些,在这玉版上都有迹可循。”

“有人说,它开创了华夏早期数字卦的先河。”

随着山南的话语,原先停滞的画面再次变幻起来。

“你看这玉版上的箭头,好像在简单的指代方位,但它其实是更复杂的数位。”

“凌家滩还出土了几尊玉人,你看他们的手。”

画面中的玉人五指张开,置于胸前。

一双大手展现,十根手指上排列出1到10的数字。

双手并拢,数字在空气中流动,排列组合,呈现出某种有规律的阵型。

“这是洛书,这种脉络是一种极度平衡的状态。”

“里面所有的数字,首线与斜线相加之和都是相同的。”

“再看玉版上的圆孔数量与图案,与它们是契合的。”

见追青的一脸呆相,山南失笑,“是不是没听明白?怪我讲的不好。”

追青连忙摇头,从嘴里蹦出几个字:“华夏,古人,聪明。”

【对对对,追青说出了我的心声,好聪明啊】

【谁懂,我还是看不明白,但不妨碍我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照了下镜子,我现在的表情和青青一模一样】

【嘿,我看懂了,这一部分有点偏向哲学范畴,正好是我感兴趣的】

【这就是华夏文明吗?好深奥】

【这只能算冰山一角好吗?你听见山南念的那几句话了没?易经,西象,八卦,五行。我敢说,这里面大有学问】

田芋看到这位网友的发言,深有同感。

以她敏锐的专业素养,山南讲的这些,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更深层的文化理论还有待发掘。

她兴奋得红了脸,换谁谁不激动?一点点表象就这么奇妙,她好想站在山南面前让她深入讲讲。

听到追青的话,山南颇有些感触。

古人的智慧,在二十一世纪的蓝星常常被人轻视。

凌家滩遗址展现的,是一个文明的高峰,同样也是一个被低估了的史前文明。

但就是这些古人智慧的结晶,汇聚了上下五千年的泱泱华夏,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空气中的影像,最终彻底消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