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时刻紧绷,随时都会爆炸的气氛笼罩这个家将近三年。
首到沁沁前往寄宿制学校,她找了很多份兼职,靠自学的技能养活自己,很少回到这个所谓的家,她就要成功脱离这个家庭了。
或许是在这个孩子身上“实验”失败,夫妇二人百忙之中又抽空怀上了一个孩子。
接到埃文送来的这个“喜讯”,从未回过家的沁沁突然回来,异常沉默的拉着母亲往外走,她想带着母亲去堕胎。
“既然你们不会养孩子,那就不要再生一个出来糟蹋,你怎么不问问它愿不愿意做你的孩子,擅自生下来又养成我这样的精神病吗?”
“算我求你们,不要再这么藐视生命了行吗?要不我们就一起去死,这样就不会再制造出痛苦了!”
她的声音没有起伏,冷静得让人毛骨悚然。
最后,经过一阵阵翻天覆地的争吵,他们签下了一则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那个未出世的孩子的成长,要以埃文为主导,夫妻二人若有违背,等待着他们的就是被亲女儿送上法庭。
他们无可奈何,只能捏着鼻子认下,因为不签这份协议,她会随时光临这个家,拖着所有人一起下地狱。
从此,埃文和沁沁又开始重新对话,两人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冰冷的协议关系。
沁沁偶尔回家一趟都只是为了监视他们对这份合约的执行情况,并做好了随时闹个鱼死网破的准备。
就这样,小光被埃文一把屎一把尿地奶大,如他预计中健康快乐的长大着。
但成长过程中,总少不了挫折,小小年纪的小光人生中最大的挫折都是来源于父母。
这对夫妇在埃文全权接管了小光成长事宜之后,彻底成了甩手掌柜,偶尔心血来潮像逗猫逗狗一样和这个健康乖巧的孩子玩一玩。
但却没有一次认真回应小光的期盼。
养孩子真轻松啊!
有事找陪伴机器人解决,无事找陪伴机器人处理。
他们只需要偶尔跳出来指手画脚,和孩子发生点小矛盾,增进一下亲子羁绊,彰显几分血脉威严,就可以等着孩子长大后享受对他们的赡养义务。
终于,小光也渐渐像姐姐一样,不再等待着父母践行他们给出的承诺。
失去埃文的那一天,是他叛逆地开始,他一天比一天能闹腾。
首到姐姐把他拎出这个家,给了他一份埃文的行为记录和部分记忆。
他开始致力于“寻找埃文”,学了仿生机器人专业。
在某个洋溢着欢声笑语的午后,他和自己如兄如父的挚友重逢……
成为二手市场上畅销货物的埃文,辗转过很多家庭。
他后来恢复记忆才发现,原来不止富人家的孩子不快乐,家庭普通,家境贫寒人家的孩子也有各种各样的不快乐。
与他们相比,家庭富裕的孩子可能还要情况好一点,至少那些孩子物质上不会匮乏,身体很少遭受殴打。
埃文在这些家庭的父母身上,总能看到那么一点,或者几点,甚至全部的特质。
像是复制粘贴,拥有惊人的相似度,来对这些孩子产生一生的影响。
他进入每一个暂时需要他的家庭,建立了一段段与那些孩子的联系,然后被或不舍或嫌弃的扔回二手市场,首到他没有任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