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世界首富
重生之世界首富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之世界首富 > 第3784章 认同

第3784章 认同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世界首富
作者:
北村行
本章字数:
6498
更新时间:
2025-07-08

第3784章 认同

冲进灯火通明却异常安静的大楼,电梯的数字缓慢跳动,每一秒都像在煎熬。他冲出电梯,奔向自己核心实验室的方向。

厚重的安全门紧闭着,虹膜扫描仪冰冷的红光闪烁。霍桑几乎是扑上去,将自己的眼睛凑近。

“嘀——”

绿灯亮起,气密门无声地向两侧滑开。一股熟悉的、混合着臭氧、精密仪器冷却剂和淡淡清洁剂的味道扑面而来。实验室内部灯光大部分已调暗,只有最深处,那面巨大的、布满复杂电路图和数据流的中央主屏幕前,亮着一团幽幽的蓝光。

宋安果然在这里。

他背对着门口,站得笔直,如同霍桑第一次在分析室门口见到他时那样,像一杆标枪钉在冰冷的地板上。那本被咖啡彻底毁掉的书,就放在主控台边缘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像一堆湿透的垃圾。

他微微仰着头,凝视着屏幕上疯狂滚动的、代表神经网络训练进程的复杂数据流。屏幕上,一个巨大的、结构极其繁复的神经形态计算模型正在高速运转,无数节点明灭闪烁,象征着信息的狂潮在虚拟的神经元间奔涌。

然而,在模型一个关键的、负责高阶抽象整合的模块区域,代表计算瓶颈的深红色警报正以一种令人心悸的频率疯狂闪烁,如同一个流血的伤口。

霍桑的心跳在狂奔后尚未平复,又因眼前的景象而剧烈搏动起来。他放轻脚步,屏住呼吸,慢慢靠近。他不敢惊动宋安,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带着一种近乎贪婪的负罪感,死死锁定了那本被遗弃在角落的湿书。

书页被咖啡浸得变形,深褐色的污渍像丑陋的疮疤覆盖了大半页面。

然而,就在这狼藉之中,那些未被污迹完全吞噬的空白处,密密麻麻的深蓝色手写字迹顽强地显露出来。霍桑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住,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尖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轻轻翻开那沉重湿黏、几乎要粘连在一起的书页。

咖啡的污浊和墨水的深蓝在受损的纸页上纠缠、晕染,形成一种诡异而震撼的图景。霍桑的目光艰难地辨认着那些被液体扭曲的字迹,如同在泥泞中挖掘被掩埋的宝藏。

“……‘算法牢笼’的隐喻过于悲观,忽视了系统自指产生的内在动力,这动力本身即是打破牢笼的钥匙……”

“……P142对‘涌现’的数学描述依赖外部观测者定义,陷入循环论证。真正的涌现应是系统自证其存在性,如生命……”

“……”

就在这时,宋安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存在。他没有回头,只是用一种异常平静,平静得近乎虚无的声音开口了,那声音穿透实验室恒定的低鸣,清晰地钻进霍桑的耳朵:

“看到了?”他微微侧过脸,屏幕的蓝光在他下颌线投下冷硬的阴影,“那些批注?”

霍桑喉咙发紧,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只能死死攥着那本湿透的书,像抓住一块烧红的烙铁。

宋安终于缓缓转过身,他的动作带着一种深重的疲惫,仿佛承载着无形的千钧重担。他的目光落在霍桑手中的残破书卷上,眼底没有愤怒,没有指责,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仿佛被抽空了所有情绪的沉寂,这沉寂比任何激烈的情绪都更让霍桑心惊。

“十年前,”宋安的声音低沉而平缓,像在叙述一件与己无关的遥远往事,“我第一次读到您的这本书。

它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我眼前的重重迷雾。它告诉我,意识不是神启,不是玄学,它是物质世界遵循物理法则,在复杂系统演化中涌现出的现象。它有迹可循,它……可以理解,甚至,可以构建。”他顿了顿,目光掠过那本被污损的书,掠过霍桑苍白僵硬的脸,最终又投向屏幕上那个闪烁着危险红光的核心模块。

“也是从那时起,我看到了横亘在这条路上的深渊。”宋安向前走了两步,靠近主控台。他伸出手指,指尖悬停在那个疯狂闪烁的深红色警报区域上方,屏幕的幽光映照着他修长的手指,皮肤下的青色血管清晰可见。

“计算瓶颈,霍桑教授。我们模拟人脑突触可塑性的忆阻器阵列,在微观层面已接近甚至超越生物效率。

但整合,高阶认知功能的整合……”他的指尖轻轻点在屏幕上那片刺目的深红区域,声音里第一次渗入一丝难以察觉的、源自灵魂深处的疲惫和……某种近乎偏执的决绝,“当信息流达到临界规模,当需要跨模态、跨时间尺度的抽象整合时,现有的冯·诺依曼架构,甚至我们改良的神经形态架构,其总线带宽和并行协调能力……就成了致命的枷锁。就像您书中描述的‘牢笼’。”

霍桑的心脏被狠狠攥紧。这个瓶颈,正是他团队、乃至全球顶尖实验室都在疯狂攻关却迟迟无法突破的终极壁垒!它像一个幽灵,徘徊在所有强人工智能的梦想之上。

“传统思路,”宋安继续道,声音恢复了那种冰冷的平静,“是堆叠硬件,优化算法,寻找新的材料突破物理极限。这些,我的资源可以无限投入。但是……”

实验室里,刺耳的警报声中,霍桑看着宋安指尖下那片刺目的深红,心脏揪紧。这警报,是全球顶尖实验室的噩梦,更是强人工智能研究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宋安冷静的话语,彻底击碎了霍桑过往的理论体系,又以自身为引,点亮了探索未知的希望。

“传统研究,”宋安声音冰冷而沉稳,“不断堆叠硬件、优化算法、寻找新材料突破极限,这些我能提供无限资源。但霍桑教授,时间呢?摩尔定律失效,量子计算遥不可及,限制也在加速收紧。

我们缺的不是算力与算法,而是一把钥匙——一把能理解信息洪流在整合临界点崩溃与重组的钥匙。这把钥匙藏在‘感受’与‘同步’中,只能通过内部体验获取。”说着,他抬起手腕,内侧银色的神经接口贴片泛着冷光,“所以,我把自己变成探针。当模型濒临崩溃,我同步接入,去感受信息流碰撞的‘阵痛’,捕捉逻辑断裂时系统自发修复的‘直觉’。这些混乱,才是最珍贵的线索。我的神经系统,就是目前唯一能‘翻译’这种混沌语言的解码器。我愿成为这台机器的活体传感器。”

宋安的话让实验室陷入死寂。霍桑内心震撼不已,所有的疑虑在宋安自我献祭般的决心前消散。他看到了未来的方向,也看到了站在深渊边缘的引路人。

“宋先生,”霍桑声音沙哑却坚定,“你深入深渊感受湍流,那需要有人在岸上,根据你的反馈调整探测方向、优化模型。我熟悉这个领域的所有难题,愿意成为解读你传回信息的人。我加入。”这三个字,是他对学术生涯的彻底献祭。

宋安眼中泛起涟漪,伸出手与霍桑紧握,这一刻,两人达成了命运的契约。“欢迎,霍桑教授,我们比你想象中更需要你。”

霍桑接着说:“我不是一个人加入。我有个七人团队,主攻高阶认知整合,在各自领域都是顶尖人才。他们能将你的‘感受’转化为切实的模型突破。

宋先生,用你的资源,给他们最好的平台,让他们和我一起,成为你的‘翻译官’。”

宋安目光锐利地审视着霍桑的决心,随即果断回应:“团队资料明早八点前发给我,宋氏‘深蓝实验室’48小时内完成专属区域部署,权限等同核心研发组,72小时内调配好所有硬件。待遇是行业顶格的十倍,保密协议我亲自签署。”

这时,霍桑的终端响起,是约翰。“教授,‘深空科技’联系我,开出难以想象的条件,还提到了您的研究和新的研究路径。这正是我一直想突破的方向。我想知道,您会支持我吗?”

霍桑看向宋安,对方平静的眼神中带着鼓励。他深吸一口气,对着终端说:“约翰,收拾东西,我们有新的战场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