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天黑了,宋之姚安排爹娘睡下,便悄悄出了空间。
四周静悄悄的,那些兵士似乎已经走了。
宋之姚抚了抚胸口,好在是在野外,又是天黑,并没有人看到她凭空出现。
怕那些人只是躲起来,她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见确实是没人,她才再次返回空间。
抬眼便见门前的地上睡着一群人,他们个个鼾声四起,面带笑容,似乎正在做着美梦。
嫌弃的看了一眼,她转身推门进宅,取了几锭银子放进衣袖以备不时之需,这才再次出现在外面。
到了拴马的地方,却发现那里空无一物,她的马不翼而飞了,也不知道是没拴好跑了,还是被谁顺手牵羊。
靠腿明显不行,她便再次返回空间,赶了辆马车出来,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天亮时,看到城门。
远远的,便见有不少士兵站在门口,眼神锐利的看着过往行人。
她心中一突,想着该不会是搜查爹娘他们的吧,好在自已做了伪装,此刻是男子打扮,不熟悉的人一般认不出来,唯一担心的是马车上有什么记号。
一路提心吊胆,时刻戒备,眼见越来越近,城门前的情况也清晰映入眼帘。出乎意料的,那些士兵只是在收入城费,每人一两银子,不交不让入城。
城门旁还有不少衣衫破烂的人聚集在此,显然是逃荒来的灾民,没想到,外面的灾情已经这么严重。
有人在城门口苦苦哀求,有人心如死灰的望着远处,有人眼含热切的盯着过往行人。
宋之姚快速交了银钱,马不停蹄的驶入城中。
她没有散碎银子,给的是一个五两的银锭子,喜的那些士兵眉开眼笑的。
进了城,宋之姚先去了粮铺,买了许多米面,又去杂货铺买了锅碗瓢盆、调料和灯油等物,等走到无人的巷子时,便送进空间。
随后再一点点搬进宋宅里。
忙忙碌碌,一路买买买,终于将基本生活用品买齐。
好不容易歇下来,她决定犒劳下自已,顺便给爹娘买些吃食。
选了家酒楼进去,在掌柜热切的目光中,点了一堆好吃的,装了满满两个三层大食盒,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等她走后,一位手拿折扇的年轻公子问向身边的随从,“我没看错吧,那是赵齐的表妹?怎么感觉跟以前长的不一样了?好像变好看不少。”
“公子好眼力,正是定远侯府的表小姐,只是属下听说她爹对皇上有不臣之心,被判了斩刑,她此刻应该在京守孝才是,怎么会出现在此处?”
随从疑惑的问。
公子将扇子折起,使劲敲了敲他的头,“榆目脑袋,有太后在,怎么可能真死了,怕是…”
“公子,您是说偷梁换柱?那岂不是欺君之罪,要诛九族的,这…”
随从恍然大悟,声音不由拔高,引得周围人频频观望。
“小点声,喳喳呼呼,你想把官府的人招来?还九族?弑君就该灭九族,为什么只判了他一人斩刑?你仔细算算,皇上是不是也在九族之内?傻。”
公子连敲了他几下,见他疼的呲牙咧嘴,才满意,随后饶有兴致的说,“跟上去,看看她住哪?同行的还有哪些人?”
“可是公子,咱们不是要赶快进京吗?这么一来不就耽搁了?”
随从疑惑的问。
“笨,咱们进京是干什么的?”
公子好整以暇的看着他。
“是代替大公子和赵公子谈合作的事,哦,属下明了,公子是想探到这姑娘的消息,当作筹码和赵公子谈判。”
公子赞赏的看他一眼,“汝此可教, 不愧是本公子身边的人,还不算太笨。”
随从立马应声附和,“是,公子英名,小的佩服。”
“走吧,小心别跟丢了。”
两人出了酒楼,一路躲躲藏藏、鬼鬼祟祟的跟在宋之姚身后,直到悦来客栈。
这位公子,便是琊琊王氏现任家主的小儿子王磊,跟在他身后的,是他的贴身小厮追风。
他二人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一路上,有许多人目光追着他们,悄悄跟在后面。
就连宋之姚,也早就知道身后有人跟着,正想着如何准备陷阱,瓮中捉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