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挺胸的带着队伍经过主席台。
向右看齐!
一声令下,五百名端着中式枪械的越南士兵齐刷刷的向主席台行注目礼。
这下还挺有精神的。而在后面的几个营,看起来也是要和阮汉的营争一个高低。
他们比谁喊的口令声更大,也在比谁踢的正步更加整齐等等。
一直到这场阅兵式结束,几个营长还在不服气呢。
因为似乎阮汉的营最后获得了最高的嘉奖。陈赓不仅亲自给他配发了一个纪念章,还亲切的握手表示祝贺。
阮汉也诚惶诚恐的用自己学的还算是标准顺溜的普通话和陈总交流了一番。最后还请了摄影干事帮自己和陈总合影了一张。
阮汉觉得这些年的训练没白苦。他还特地到了另外几个越南营长面前显摆。
“怎么样,你们没有拿到优秀营队的奖吧!看看我们,连士兵都挂上了勋章(纪念章)了!”阮汉抬头挺胸,用着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如此说道。
另外几个营长半是羡慕,半是嫉妒的说道:“你运气可真好。”
阮汉摆摆手:“这可不是运气好。你看看你们,在这里也学了两年了,现在却连中国话都说不利索,我的努力和你们相比,那可是相差甚大。”
阮汉这话不是说说的,其实他在高中就开始选择学习中文了。
现在越南的学校里开设外语课程,有俄语和中文两种不同的方向。早十年,基本都是学习俄语的。
但是最近这些年,学习中文的越来越多了。
阮汉就是在高中学习的中文,并且还自己改名,把阮南的名字改成了阮汉。因为他多少有些精神大汉朝的感觉。
实际上不光是他,来中国训练的这些军官和士兵,现在多多少少都有些倾中或者精中的倾向了。
说起来这也是中国附近小国绕不过去的一个事情。中华文化圈几千年来对东亚的影响太强了。
就算是元时空中越交恶,并且持续几十年都不算好的外交情况下。越南中很多人依旧是以小中华自称。自认为是正统的中华文化继承者。韩国日本之流,都不算。
本时空之中,这种情况更甚。因为中越没交恶,苏联无力东顾。中国对外输出强度比元时空强了数倍。
现在的越南已经提前几十年享受到了全国各国种商品中有一半是中国制造的爽感了。
从生产生活的设备,再到日常的文娱产品。还有中国和越南开设的合资工厂,以及中越合并开设的学校等等。
中国没吞下越南的心,但是架不住中华文化圈的向心力。尤其是本时空黎笋没办法转投苏联怀抱。
所以他彻底倒向中国,甚至于要做一个比胡志明更加亲中的领导人了。胡志明还要搞一些越南民族主义叙事,现在黎笋经历过之前的敲打之后,已经完全放弃这条路了。
就像是这些士兵和军官,也是黎笋一力推动来中国受训的。
第一批受训的军官和士兵加起来有一万余人,差不多是一个师的规模。
而现在他们该回国了。
阮汉他们在完成最后的阅兵式之后,就登上了南归的列车。一万余名训练了三年的军官和士兵们开始陆续回归越南。
而当他们抵达胡志明市时,注定是要让整个越南的亲中思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六十一章:功勋在哪
北越南首都,河内市。
今天的河内可真的是锣鼓喧天彩旗招展了。
因为今天,越南的中械师要回来了!
为了欢迎,所以组织了学校里的学生和一些机关单位里的员工来夹道欢迎。
这种事情要说的话,好也不好。
好地方在于,如果来的军队真的够能力的话。那么展现出来的精气神,确实是会提升民族自信心的。
而不好的地方在于,如果来的部队不太行,那么夹道欢迎反而会变成集体起哄了。
而从中国留学回来的部队是行还是不行?
其实有不少人的心里是有自己的不同想法的。
只不过客观事实是没法让一些人心中的想法实现就是了。
北越南搞了一次很盛大的阅兵式,让这一万人的部队穿过最重要的主干道。并且胡志明和黎笋等领导人都检阅了这支部队。
胡志明的脸色有些阴晴不定。因为这支部队的训练是黎笋一手促成的。
胡志明对此心情很复杂。他其实是有自己的心思的。他并不想让越南彻底倒向中国。
他希望能借助中国和苏联两个国家之间的嫌隙,然后左右摇摆,成为一个完全独立主权国家,并且搞成真正的越南主义。
但是……
小国在这个世界上有的时候是没得选的。就像是高速路上的横风,如果体量不够那就只能被卷。
卷或者被卷,在这些小国来说并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你做这一切,真的值得吗?”胡志明看着朝气蓬勃,但是中规中矩的越南军队,他心情复杂的看向黎笋。
黎笋站在主席台上,作为越南军方领导人,他一边微笑着和阅兵的队伍打招呼,一边回应胡志明:“有什么值得不值得?我们越南到现在为止还没统一呢。你看看这支军队,肯定是能在南边的战场上打出名堂来的。”
“到时候把南边的伪军和美国佬赶走了,我们统一了越南,那才是我们的丰功伟绩。胡,你老了。”黎笋说道最后一句的时候,微笑的看向胡志明:“难道你就没有想过自己百年之后,后世对你的评价吗?”
“你要是在位置上的时候统一了越南,你的声望将会达到顶点。越南的往后的一千年里,都会歌颂你的伟大。”
胡志明嘴皮子动了动,但是没有说话。
胡志明个人生活算是比较普通,对物欲的追求没有很高,只不过是吃好点和好点,但是这一切都还在普通人的范畴。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这种只属于普通人级别的物欲追求已经算得上是非常克制了。
但是胡志明对于名却是看重的。名利二字,很多人总是要图一个的。胡志明想要名垂青史,这也可以理解。
只是用这种方式,胡志明内心在纠结,他不知道这样是否真的好。
于是他开口道:“国之大事,唯戎于祀。戎于他人之手,我们以后还能祀吗?”
黎笋笑的更加灿烂了:“胡同志,你刚刚说的话来自于中国古书《左传》。甚至就连祭祀,我们都是和中国学的。你敢真的摊开整个越南的历史往上好好的数数吗?”
“真的说清楚讲明白,你觉得我们越南人的归属感要在哪里?真的捏合起来的越南民族主义?哎……”
黎笋一声叹息:“现在就连越南话,在中国也是地方方言。他们有那么多京族人(